注册

无言之觞:丑化中国尼众群体的历史何时终结?


来源:凤凰佛教

岳云鹏相声截图岳云鹏的小品《尼姑叹》,对于中国尼众极度戏谑调侃,毫无顾忌。作为观众,有的鼓掌调笑,有的颦眉扼腕。鼓掌者欣其艳俗之内容;扼腕者亦是怒其艳俗之内容。从《尼姑叹》的内容来看,是以佛教中的比丘

岳云鹏相声截图

网页截图

撰文/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安详

岳云鹏的小品《尼姑叹》,对于中国尼众极度戏谑调侃,毫无顾忌。作为观众,有的鼓掌调笑,有的颦眉扼腕。鼓掌者欣其艳俗之内容;扼腕者亦是怒其艳俗之内容。从《尼姑叹》的内容来看,是以佛教中的比丘尼为恶搞对象。反观这类戏虐尼众的行为,在明清小说中就已经处处可见。笔者从历史溯源的角度,追溯中国尼众被误读的历史,正本清源追究其原因。以此希望《尼姑叹》是丑化中国尼众群体的完结篇。

中国尼众群体历史:持守戒律的独立女性

尼是指信仰佛教而出家修行的女性,出家而未受具足戒的女性被称为沙弥尼;从沙弥尼到受具足戒之间的过度阶段被称为式叉摩那(学法女),要在两年的时间里学习部分戒律;受具足戒后才能称为比丘尼;而受戒却舍戒还俗或破戒后就已经失去了作为出家尼众的资格,就不能称为出家尼众。

最早的比丘尼可以追溯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其姨母大爱道随佛出家,是历史上的第一位比丘尼;在中国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是晋代净检尼。由此可见,尼众群体是一个古老的宗教群体,是佛教教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朝僧人宝唱编撰的《比丘尼传》中,记载了东晋穆帝升平之初至梁天监十一年(511)为止,共计一百五十年间,六十五位德学兼备的尼众。

通过《比丘尼传》可以窥探到“比丘尼”这一群体,以及她们舍弃红尘的修行生活。关于古代女性为何出家?在学者王儒童先生的《比丘尼传校注》中,总结为家变、婚姻、战乱、还愿、祖信、宿缘六种原因,其中因为家变、婚姻、战乱、还愿、祖信等原因而出家的女性仅占到百分之二十,大部分的古代尼众是由于宿缘而出家修行。在女性地位低下,必须依从夫主方能生存的古代,为信仰而放弃世俗的女性,在当时社会,显然具有非同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是古代社会中鲜有的独立女性。

比丘尼群体的生活,并非是随意的。就自身而言,必须持守戒律,通过戒律约束自我。上文也已经说明,一旦破戒,便失去了比丘尼的身份,不再是尼众中的一员;就尼众僧团的监管而言,存在三个体系:一、僧团自身,出家人依照戒律相互监督;二、国家僧官体系,在《比丘尼传》中就记载了宝贤尼为刘宋时期尼僧正。僧正是官方任命统理比丘尼的尼众僧官。三、信众体系,来自在家信徒的督促。加之唐代时期的试经制度,要出家就必须通过试经考核。出家为僧为尼,并非易事。

近代的比丘尼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隆莲法师、通愿法师等尼众大德,她们严持净戒、学识广博。隆莲法师被选为中国佛协理事。周恩来总理访问斯里兰卡归国,受斯里兰卡总理之托,指示中国佛协撰写《佛教百科全书》中国部分条目,隆莲法师成为撰写者中唯一的女学者。隆莲法师在世时曾遭遇文革,铮铮铁骨,不改初心。后创办四川尼众佛学院,培养出众多当代尼众人才,被誉为“中国第一比丘尼”。

误读之殇:丑化尼众群体从何时开始?

明清乃至近代,中国尼众群体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大都是负面的,小说作品中对于尼众的描写多以艳俗为主,所塑造的尼僧形象大多市侩、恶劣,这是文学作品对于尼众群体的丑化。

如果追溯中国尼众被误读的历史,据笔者考证,应该是从《明史》卷二百六十七所记载的:“又请以天下僧人配尼姑,编入里甲,三丁抽一,可得兵数十万。”这是明朝崇祯十一年冬,沈讯的奏章,背景是在明末战乱中。封建时代,为了保持生产力和生育力,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自由可言,士农工商各阶层都必须无条件的服务于王权之下,在强调人权、自由、和谐的当今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一条历史记载也可以看出,王权压迫着古代人民,而僧人群体在封建社会中也深受其害,被迫使失去信仰宗教的自由。家国危亡的明末,僧尼被迫还俗;而同样是国难当头的近代,僧尼会通过佛教的方式报答国土恩。既不违背信仰,又能为国献出一份来自佛教的支持。如1939年成立的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就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上马杀敌,下马学佛。”这体现出了近现代社会的开放,全国一心共进退。当年僧俗尚且能如此相互尊重,如今为何不能?

以上追溯了史书中对于封建社会对于僧尼信仰的迫害,与史书遥相呼应的是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璀璨的果实,如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等,古代作品中优秀的传统应该继承,但不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精神的则应该摒弃。僧尼群体的形象被世俗化,被描写的内容不外乎追逐权利、金钱、色情和暴力。在封建礼教严重迫害女性的古代社会,特立独行的出家尼众群体更是成为了被调侃的重点对象。明清小说中所反映的佛教,是否符合真实的佛教历史?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在现实中汲取养分的,但作者的视角是否能代表客观、公允的态度?后世读者不以事实为基础,仅通过作者在小说中对僧尼只言片语的描述,揣测当今佛教现实,以此作为评价佛教是非曲直的理论基础,是否公允呢?

比如“尼姑”这一称谓,就是源自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把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三姑六婆是对古代市井女性的称呼,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三姑六婆则是对职业女性的蔑称。出家尼众并不属于市井女性,出家更不是一种职业,由此看来,这样的称呼实在是不太妥当。

中国尼众群体屡遭丑化之因由

为何古代社会中尼众这一群体频频招致戏虐,屡屡被丑化?社会丑化佛教、诽谤僧尼的原因,肯定不是单方面的,部分社会民众的无知无畏和佛教个别僧人道风不整都是难逃其咎。本文目前只针对为何中国尼众屡遭丑化这一历史问题进行讨论,试对其中因由进行略述:

(一)尼众从未掌握过话语权

古代社会的话语权大都被男性所垄断,女性只是附属的存在。话语权的缺失,是由于封建社会所崇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思想,将女子禁足于闺中,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依从夫主,没有独立的人格可言,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失去了父母、夫君庇护的女性,往往备受凌辱。因此古代社会中比比皆是拐卖幼女者,霸凌寡妇者,戏虐尼众者。

唐朝沙门法琳曾感“秃丁之呵”断骨痛心之至,奋起护法。这说明在唐代这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佛教是可以争取话语权的。而随着宋朝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明清两朝更是将封建统治推向极致,清朝数次文字狱,整个社会的话语权都被剥夺殆尽,佛教的话语权更是无从谈起。佛教的无言之觞,是封建王权专制背景中造成的。皇权社会不可能为社会大众提供自由发声的平台,整个社会没有话语权,佛教也没有话语权,出家尼众更是不可能拥有话语权的,只能任人诋毁,无力反击。

(二)出家为尼与封建礼教相矛盾

当绝大多数的女子都被禁足在闺中,三从四德礼教规矩桎梏着多数女性的时候,敢于对世俗社会说不的出家尼众,必定会在男权社会中受到讥讽和侮辱。站在二十一世纪反思这一问题的本质,毫不夸张的说,尼众是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独立的先驱者。为追求信仰而选择出家修行有错吗?追求信仰,追求理想不应该是当今社会主流价值所极力提倡和赞扬的吗?

在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法律保障的今天,出家尼众不应该再被封建思想和极端观念所歧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相互尊重才是当今社会所呼吁的和谐景象。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该正确的看待出家尼众的历史。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尊重宗教,尊重女性个人的选择,而不是肆意践踏佛教,还一味的要求佛教的宽容和慈悲。

(三)尼众的来源不一

佛教自古到今都是平等和慈悲的。平等的接纳任何阶层的人进入僧团,上至皇室贵胄,下至贫民百姓。在四阶级严苛的印度社会,佛教就接纳王子、商人、奴隶、甚至是贱民出家。在古代中国社会,但就出家为尼的女性而言,据《梁书》、《魏书》、《南史》等正式的记载,古代有皇后、公主出家为尼;也有侍妾、侧室出家为尼,这体现了佛教平等、慈悲、包容的精神,但正是因为这份平等,却成为了招致诽谤的原因。

官宦子女、皇室成员出家为尼,市井庶民或许不敢诋毁;但侍妾等地位卑下的女性出家为尼,则被当成了戏虐对象。试问: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所丑化的尼众,有贵胄出家的尼众吗?显然是没有的。而被丑化的大多数是底层社会出身的尼众。

综上,信仰佛教而出家的比丘尼形象被丑化,大多见于明清小说之中,而尼众屡遭丑化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一、话语权的缺失,无法对诋毁进行有效回击;二、古代出家为尼与封建礼教相违背;三、尼众来源不一,体现了佛教平等的精神,但也成为了后世丑化尼众的导火索。

认清历史才能更好的面对当下,以正确的眼光和态度认识佛教和佛教的僧尼。

无言之觞,再莫无言。

[责任编辑:葛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