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1940,美国文坛损失惨重的黑色周末


来源:凤凰文化

我一度试图在这门技艺上努力精进,但就连借此为生的第一步都跨不出去。三年来出版了两本书,只换得总计七百八十美元的收入,所以不是什么能否坚持到底的问题,我很愿意做出牺牲,但现实就是不可能…&

我一度试图在这门技艺上努力精进,但就连借此为生的第一步都跨不出去。三年来出版了两本书,只换得总计七百八十美元的收入,所以不是什么能否坚持到底的问题,我很愿意做出牺牲,但现实就是不可能……外面的世界不允许我靠写作讨生活的希望成真……

配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文坛,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作家。在伍迪·艾伦导演的电影《午夜巴黎》中,你会看到这缤纷的舞台上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甚至还有那些天才艺术家,比如达利、毕加索。但在这些耀眼的明星中,却没有纳撒尼尔·韦斯特的身影。1940年12月22日,在菲茨杰拉德因心脏病去世的后一天,韦斯特和妻子外出因车祸身亡,这位36岁就英年早逝的作家,那个时候还没有引起文坛足够的重视。他一生共留下四部小说作品,其中《寂寞芳心小姐》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他死后十年,作品的价值才被重新发掘,成为世界差点错过的文学大师。这之后又过去七年,韦斯特全集出版。他终于获得自己在美国文坛应有的位置。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这位美国作家的神秘面纱……

文章摘自《寂寞芳心小姐》最新中文版后记

多舛的写作生涯,早逝的赖皮天才

1903年生于纽约,半生在大萧条时代度过的韦斯特,父母为来自当时俄属立陶宛的犹太移民,如同许多人那样对美国这块新大陆怀抱着所谓的“美国梦”。当时叱咤书市的作家要属霍雷肖·阿尔杰(Horatio Alger),著有上百本畅销书,主题皆为白手起家、奋斗致富,堪称编织美国成功神话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韦斯特不满十岁时,父母便要他读霍雷肖的作品,不料书中的平民英雄非但未成为韦斯特崇拜的偶像,反倒成了日后他自己的小说揶揄甚至践踏的对象。

少年韦斯特

对美国梦嗤之以鼻的韦斯特仿佛天生有几分吊儿郎当,他的求学历程极尽赖皮之能事。高中辍学后靠伪造成绩单进入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遭到退学后又盗用一位同名同姓的同学的成绩单进入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求学态度仍旧漫不经心,借用他人的作业意图蒙混过关。但也在此期间,他开始构思第一部小说作品《贝尔索·史奈尔的梦幻人生》(The Dream Life of Balso Snell),历时六年才完成并出版。然而,强烈的实验性题材与风格,使得本书在1931年问世时只印行了五百册,韦斯特个人买下一百五十册,其余的到韦斯特辞世为止还没能售完。

大学毕业后,韦斯特旅居巴黎两年,于1927年重返美国,从事记者工作并担任旅馆经理,借职务之便提供作家朋友免费食宿。1929年,偶然的机缘之下,韦斯特得以一窥读者写给《布鲁克林鹰报》(Brooklyn Eagle)“谈心”专栏作者苏珊·切斯特(Susan Chester)的求助信件,进而以此为素材写成了《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

1933年出版《寂寞芳心小姐》前,韦斯特原本信心满满,出版商贺瑞斯·利夫莱特(Horace Liveright)为当时美国最优秀的出版商之一,各方对此书又不无好评,被认为是美国作家写美国的一大佳作,更被拿来与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相提并论。孰料上市后竟遭逢贺瑞斯破产,致使本书售出不到八百册。

此时的美国已步入大萧条时代。1934年,韦斯特出版长篇小说《百万富翁》(A Cool Million),塑造出天真耿直、努力不懈却备受欺凌、蒙骗与剥削而至失去一切的主人公,借以嘲讽霍雷肖·阿尔杰之辈所推崇的美国价值。对当时急需正面力量的美国社会来说,本书获得的反应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到了1935年只得削价出清。

韦斯特转而投入好莱坞剧本写作,此一选择不仅使他经济上有了保障,也为他下一本也是最后一部著作《蝗虫之日》(The Day of the Locust)带来灵感。《蝗虫之日》直陈好莱坞成名梦背后并不光鲜亮丽的真相,刻画美国群众的集体幻灭,被誉为好莱坞小说中的最佳杰作(The Best Hollywood Novel)。但1939年出版时叫好不叫座,印行三千册,仅售出一千四百六十四册。

距离《蝗虫之日》惨卖约一年半的时间,写作生涯霉运不断的韦斯特与新婚八个月的妻子艾琳·麦肯尼(Eileen McKenney)于周末出游,却在回程途中发生车祸,夫妻俩不幸丧生;英年早逝的韦斯特年仅36岁。就在意外发生的前一天,他的文友、44岁的菲茨杰拉德因心脏病病发身亡。在后世人的眼中,那无疑是美国文坛损失惨重的一个黑色周末。

车祸新闻登报

Nathanael West的妻子Eileen McKenney

自谷底翻身的经典,世界差点错过的大师

虽一心以文学创作为业,韦斯特在世时却始终未能确立小说家的地位,销售成绩惨淡以致无法以此糊口,在一封给文友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的信件中,他曾写道:

我一度试图在这门技艺上努力精进,但就连借此为生的第一步都跨不出去。三年来出版了两本书,只换得总计七百八十美元的收入,所以不是什么能否坚持到底的问题,我很愿意做出牺牲,但现实就是不可能……外面的世界不允许我靠写作讨生活的希望成真……

韦斯特

这位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作家,要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自谷底翻身,终至跃居大师地位。其间未受到各权威文学作品选集青睐,例如1941年初版及1948年推出第二版的《牛津美国文学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完全不见韦斯特的踪影。但有愈来愈多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家推崇生前默默无闻的韦斯特,比如著有《美国史家》 (The Americanist)等书、推动美国图书馆(Library of America)创立的学者丹尼尔·艾伦(Daniel Aaron),便分别于1947年、1951年、1965年撰文探讨韦斯特多舛的写作生涯与不俗的创作才华,称他为“奇才怪杰(perverse genius)”。终于,在1956年推出第三版的《牛津美国文学指南》中,韦斯特登上了版面。情况一如美国作家理查·波伊德·格门所言:如今,韦斯特独特、不凡的才华终获公允的肯定。在他死后十年,在愈来愈多声援者的推波助澜之下,他的声誉爬到了他应有的位置,而他辞世已然十年——这可说是终极的、讽刺的、悲剧性的韦斯特式幽默……

韦斯特

韦斯特死后十七年,《韦斯特全集》(The Complete Works of Nathanael West)问世,这位差点被世界错过的一代文豪总算有机会被广大读者看见,并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站稳一席之地,代表作《寂寞芳心小姐》与《蝗虫之日》双双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而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备受推崇,影响深远。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罗伯特·斯通(Robert Stone)、特瑞·索恩(Terry Southern)、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唐·德里罗(Don Delillo)等杰出小说家的作品中皆有师从韦斯特的痕迹。历任百老汇出版集团(Doubleday Broadway)主笔、编辑、副总的出版人杰拉尔德·霍华德(Gerald Howard)对韦斯特一波三折的际遇,可谓下了最佳注脚:“我相信在文学的世界有正义的存在,只是正义或许要依照它自己的步调在不合常理的时机到来……身为热爱韦斯特作品的忠实拥护者,同时又扮演着操纵作家命运的出版人角色,韦斯特的生平故事令我不胜唏嘘。在他生前,伴随着出书而来的名利微薄得可怜,简直具有希腊悲剧的本质……但也因为未能功成名就,这才使他写出了最伟大的作品。 ”

《寂寞芳心小姐》

作者年表

1903年10月17日生于纽约,本名内森·维恩斯坦(Nathan Weinstein),父亲麦克斯·维恩斯坦(Max Weinstein),母亲安娜·维恩斯坦(Anna Weinstein)。

1922年,入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就读,遭到退学后入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就读。1924年自布朗大学哲学系毕业。

1924—1926年,旅居巴黎。

1927年,担任肯摩尔旅馆(Kenmore Hotel)经理。

1928年,担任萨顿旅馆(Sutton Hote)经理。

1931年,出版《贝尔索·史奈尔的梦幻人生》(The Dream Life of Balso Snell),总印量五百册,韦斯特个人买下一百五十册。

1933年,出版《寂寞芳心小姐》 (Miss Lonely-hearts),迫于出版商贺瑞斯·利夫莱特(Horace Liveright)破产仅售出不到八百册。

1934年,出版《百万富翁》( A Cool Million)。

1936—1940年,从事好莱坞电影剧本写作。

1939年,出版《蝗虫之日》(The Day of the Locust),售出不到一千五百本,日后却被誉为好莱坞小说中的最佳杰作。

1940年4月19日,与艾琳·麦肯尼(Eileen McKenney)结婚,12月22日死于车祸。

1957年,《韦斯特全集》(The Complete Works of Nathanael West)问世。

[责任编辑:罗彬彬]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