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藏着国宝的博物馆是何时出现的


来源:光明网

随着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27件“国宝”的传奇也被带到观众眼前。随之推开的,是藏着这些国宝的中国九大国家级博物馆的大门。中国的博物馆何时产生?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又

随着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27件“国宝”的传奇也被带到观众眼前。随之推开的,是藏着这些国宝的中国九大国家级博物馆的大门。

中国的博物馆何时产生?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介绍西方博物馆的中国第一人

中国古籍中本没有“博物馆”这一名词,有的只是“博物”二字,大意就是见多识广,博识多知。例如《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汉书·刘向传》:“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博物馆(Museum)一词,在国外始自公元前300年左右,源出希腊语的Mouseion,汉语译义为“沉思”或“默想”,用以形容供奉专司美术、文艺、音乐等九位女神的神庙。后来欧洲人利用它作为学术研究及文化教育的场所,中世纪逐步发展成为搜集、保存和研究有关历史人文与自然实物,并公开陈列,用来教育人的组织机构。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则出现于17世纪。以英国牛津市中心博蒙特街上的阿什莫林博物馆的诞生为标志。阿什莫林博物馆是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体,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知识的近代博物馆。

那么,“博物馆”一词在汉语文献中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呢?

据学者考证,“博物馆”最早见于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在介绍英国时说“英吉利又曰英伦,又曰兰顿”,“兰顿建大书馆一所,博物馆一所”。在介绍美国时也有“设立天文馆、地理馆、博物馆、义学馆”的叙述。而查对《四洲志》的英文原版——英国人慕瑞1836年写的《世界地理大全》,可以发现“博物馆”对应的英文单词就是“Museum”,因此林则徐堪称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博物馆的第一人。

奴隶社会就有“文物收藏”

虽然没有“博物馆”这个名词,但中国的文物收藏和保护却源远流长。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某些物品已经受到特别的珍爱和收藏。商王室已有用于占卜的甲骨收藏,周王室则“多名器重宝”,设有专门收藏机构“守藏室”,并有“簿录”登记,宗庙、府库也收藏文物宝器。从秦汉直到清代,各朝宫室收藏的文物数量大、精品多,而且受到封建法律的保护,擅入皇家收藏文物的宫室、宗庙、园陵及武库者要受到严厉惩处。

古时的文物通常与图书典籍保存在一起。例如汉代的天禄、石渠、兰台就是有名的文物图书馆。宋代的秘阁、龙图阁、天章阁,除图书外,也藏有古画、墨迹或符瑞、宝玩之物。

文物的专门庋藏在封建社会的中、晚期已很普遍,如:隋灭陈后,得书画800余卷,隋文帝建妙楷台、宝迹台,分别保藏法书和名画。宋元祐五年(1090),宋哲宗在长安建“碑林”,存储汉魏以来的碑石。宋宣和(1119~1125)年间,宫室文物激增至万余件,宋徽宗建保和殿、稽古阁、博古阁、尚古阁,专门存储古玉、印玺、法书、图画和各种鼎彝礼器。

以官僚、士大夫为主的私人文物收藏,汉代已见于文献,入宋后尤盛。他们的私藏,多秘不示人,专供个人赏玩。南朝时,宗室贵戚有的聚古器多达数百种,有的专门起建古斋,保藏古物。宋代欧阳修收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一千卷,赵明诚搜罗求藏20年,所藏钟鼎彝器、石刻拓本、法书、名画、图书典籍等,装满其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故地10余间房屋。清代私人收藏文物又有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如阮元、孙星衍、钱大昕、张廷济等。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量。文物的收藏、保护,为后来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历代收藏,专重文物,对于自然科学物品重视不够;并且文物长期以来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专有,其贮藏结构始终处于封闭的内向环境之中,不向社会开放,阻碍了公共博物馆的产生。

法国人在上海

建起中国最早自然博物馆

中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还是近百年来的事。清末民初,新式博物馆来到中国。

随着晚清国门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各种途径出国考察,他们既有民间商人、学生,也有官方的驻外公使、参赞等。

如果说早期出国的中国人逛博物馆更多抱有一种猎奇心理的话,那么到了后来,博物馆就逐渐成为西方文明的缩影和象征。

晚清思想家王韬在游历过大英博物馆后曾写道:“英之为此,非徒令人炫奇好异、悦目怡情也……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漫游随录》)指出了博物馆对于公众教育的应有之义。

近代战争的失败与耻辱,使得国人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博物馆也在某种程度上建构了国人对于西方先进文明的想象。晚清报刊上开始出现这样的观点:“泰西诸国富强之基,根于工艺,而工艺之学不能不读书”,如果开设博物馆,就可以“陈列中外新奇各物,使学徒开其耳目,以资集益”。但问题是博物馆纵有千般好,却要花很大代价出国,才能一饱眼福,要想真正使本国人受益,长久之计还是得想办法建设中国本土的博物馆。

与大学、医院等很多现代公共空间一样,中国本土的博物馆最初也是外国传教士引入的。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韩伯禄1868年在上海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院,这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的自然类博物馆,藏品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的动植物标本。1930年以后划归震旦大学,改名为震旦博物院。其他如英、美、日、俄等国也都在中国境内开设了各类博物馆。

张謇首创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

那么,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博物馆是在何时诞生的呢?

1905年,中国迎来了自办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创建者是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

张謇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为何要去自费创办一家博物馆?虽然张謇一直都有“在沿江沿海省会及通商大埠建博览馆”的想法,但真正促使他下决心办博物馆的原因,还要追溯至他去日本的“东游考察”。

甲午战争后,国内已经掀起了官绅赴日考察和留学生留学的热潮,又因为张謇读过教育家吴汝纶的《东游丛录》,所以一直想找机会到日本去。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日本驻江宁领事天野恭太郎通过江南高等学堂总办徐乃昌,函邀张謇参观日本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得此良机,他当然不会错过。

张謇在日本大受启发,深刻体会到博物馆对学校教育和启迪民智的重要作用,于是他归国后不久便上书清政府请建博物馆,先后呈递《上南皮相国(张之洞)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遗憾的是,这些建言最后都石沉大海。

既然依靠政府无望,张謇只能动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1905年,他以个人财力,在家乡陆续购民房29家,迁荒冢3000余座,平地筑垣,又多方搜求中外动植物标本、金石文物、先贤遗文,最终创建了南通博物苑。十年之后,藏品达到2万余件,“纵之千载,远之外国”,“古今咸备,纵人观览”。

各地兴建地志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改变了之前博物馆隶属教育部的管理体制,在文化部内设立了文物事业管理局,作为专门管理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行政机构。

并立即开始对之前留下的24座博物馆进行接管和改革,包括各地的公立博物馆和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博物馆。如1949年接收了日本办的山东产业馆、青岛水族馆和旅顺东方历史文化馆;1950年苏联政府也将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研究所移交中国,改名为“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2年,根据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长的请求,当时的上海市文化局接收亚洲文会博物馆,并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共同接收震旦博物院等。

之后,又建立了一批省级地志博物馆与一批纪念性博物馆。地志博物馆是学习苏联博物馆经验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创建的。它又称综合性博物馆,以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发展和民主建设为主要内容。

1954年,文化部确定山东省博物馆为试点,进行地志博物馆筹备工作。在全国博物馆的支援下,1956年1月,山东省博物馆完成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史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三部分内容的地志性基本陈列,成为全国第一个地志博物馆。

这期间,纪念性博物馆也有很大发展。1950年初国家决定建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同时提出“各大行政区或省市如条件具备时,亦可筹设地方革命博物馆,或在原有博物馆内筹设革命文物陈列室。此后,延安革命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陆续筹备成立;也成立了一批人物纪念博物馆,如上海鲁迅纪念馆、杜甫草堂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李大钊故居纪念馆等。

到1957年,仅文化部门领导的博物馆就达72个,除去个别地区,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博物馆,在布局和类型等方面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博物馆藏品总数已达350多万件,年参观观众达到1200万人次。

这一时期,奠定了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基础。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中国网、《神州民俗》等记者雷册渊整理)

[责任编辑:刘斌]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