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再动员再落实 确保高水平完成创建任务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是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食品安全战略,加快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是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食品安全战略,加快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肯定前阶段我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2017年宁波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单位,8月份,市政府印发《宁波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裘东耀市长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并召开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动员大会。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创建各项任务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创共治共享的格局。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落实,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我市制定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党政同责实施意见,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工程,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首次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市人大常委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监督,将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列入调研项目。市政协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月谈会主题活动和一次甬派“建言直通”车直播节目,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民主监督,有效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区县(市)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创建工作。象山和余姚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分值达到5%。象山县政府出台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江北区、北仑区、鄞州区分别成立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二)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双安双创”有机结合。宁波市作为当前全国唯一同时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城市,各部门根据创建的标准和方案要求,主动履职,齐抓共管,双安双创工作统筹推进。市创建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制定宁波市农安办工作机制。市农业局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从全局抽调5名精兵强将,实行集中办公,承担市创建办的日常工作,修订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市编委办积极落实市、区县(市)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供销社、市农科院积极参与推进“品牌农业+互联网”工作,探索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农业局试点农产品产地合格证与市场销售凭证对接工作。

(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氛围进一步浓厚,群众知晓度明显提高。印发创建工作宣传方案,市委宣传部指导市级各新闻媒体做好创建工作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挖掘推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全安放心县建设的经验做法,刊播了一批重点报道。市财政局专门安排资金用于创建工作。市公安局与市农业局建立农资违法案件联动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和违法打击力度。市商务委利用城区110个社区宣传窗和宁波菜篮子网等平台,积极开展菜篮子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宣传。健全完善“双安双创”媒体合作治理机制,与国家和省、市级等多家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充分发挥媒体正面宣传和舆情引导的作用。

(四)创建工作各领域举措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检测覆盖面扩大,检测项目增加。2017年国家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我市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全年平均抽检合格率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创历史新高,为此国家农业部宋建朝党组成员致函裘东耀市长肯定宁波市的工作成效。农业、林业、海洋渔业部门开展食用农(林、水)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菜园、茶园、果园、畜禽养殖场、水产养殖场等“三园两场”的标准化示范创建,落实“五个一”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实施高毒农药退出宁波市场行动,禁止高毒农兽药用于食用农产品生产。市市场监管局利用网络监控视频和手机APP软件,实施“透明商超”监管。市农业局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已建成宁波市智慧畜牧和智慧农资监管信息化管理云平台,覆盖全市572个规模养殖场、578家农资经营单位、14个畜禽屠宰场、10个兽医实验室、6个无害化处理厂。市商务委新建市级菜篮子基地18个,升级肉类蔬菜追溯体系,提前完成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30家的目标。市农业局推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险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

二、客观分析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尽管我市创建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对照创建标准和实施方案,差距还不小。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各地各部门在创建过程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工作进度不平衡。有些区县认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主要是市里的事情,县域的创建工作不够深入,创建工作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不紧密,存在就创建而创建的情况。二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当前我市农业经营体系中以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存在只抓生产重视产量忽视质量的问题。

(二)创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部门的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农口各部门在源头监管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在农产品产地合格证管理与入市管理制度衔接机制有待进一步破题;创建办各成员单位中业务部门与保障部门沟通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市、县、乡三级的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传导监管压力的制度不够完善。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机制不足。相比食品安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监管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客观存在。将质量安全部门监管压力有效转化为主体内部质量管理动力的机制比较缺乏,落实生产经营主体第一责任的机制需要创新建立。农业标准化推广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健全。

三、努力确保高水平完成创建任务

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高水平推进“双安双创”工作,全面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任务。

(一)要进一步重视创建工作,落实创建措施。各区县(市)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自觉把自己摆进来,切实负起相关责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是以区县(市)为单元进行的,基础在区县(市)、重心在区县(市),衡量标准就是看十个区县(市)能否达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市)的要求。考核标准之一就是要求把创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分值要不低于5%。各区县(市)要认真落实这项要求,今年要向农产品质量安全倾斜,年度工作要“划重点”、“考重点”。把任务目标逐级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岗位。要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层层传导压力,逐级推动落实。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需要协作配合、整体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根据《宁波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方案》和《创建办组成人员及工作小组设置与职责分工》,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分工合作、切实履职,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充分发挥我市同时开展“双安双创”的优势,相互借力和借鉴,共建共享创建的方法和成果。

(三)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互联网+”长效机制。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系统已启动,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要着力与食品监测监管系统、肉菜追溯系统、智慧畜牧、智慧农资等互联互通,推进监管和服务全程信息化,通过互联网优化或再造监管和服务业务流程,将农产品追溯与合格证管理制度、入市管理制度、农安信用制度、农安责任险等各项长效机制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建立“互联网+”长效机制模式。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广大市民对吃上放心菜、放心肉,喝上放心茶、放心水等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过程中,要强化社会共治机制,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要坚持监管工作与宣传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切实讲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宁波故事”,用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讲话,真正融入群众,打动人心。借势“双安双创”,做好创建宣传的冲刺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保证全市人民吃得安全、放心,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各地各相关部门一定要贯彻落实“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冲劲,全面落实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举措,确保我市按期圆满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目标。

(本文是摘自作者在2018年5月9日召开的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王秀秀]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