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天南海北鄞州人(17) | 朱英波:以绿色钢构挺进“一带一路”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人物感言企业家要独立思考,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市场是创业的前提,创业一定要切合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人做事,必需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深秋,四川德阳,“凯圣钢构”的厂房前,一辆

人物感言

 

  • 企业家要独立思考,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 市场是创业的前提,创业一定要切合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

  • 做人做事,必需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

 

深秋,四川德阳,“凯圣钢构”的厂房前,一辆辆大货车正整装待发。

从这里出发,近400辆30吨载重的大货车,将持续不断地发往西藏。入冬前,一万多吨的钢结构将在中国海拔最高的地方建设起一座物流园区,这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最大的物流枢纽。

“无论是四川盆地,还是青藏高原,我们营销网络覆盖全国,还跟随中国‘一带一路’的步伐走向沿线国家。”站在生产线前,中等个头的朱英波意气风发。10年时间,他带着团队从宁波走到四川,也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朱英波平常话不多,但只要说出口的,就如铁板钉钉。比如他说,要让每一个穷兄弟都过上好日子、富日子;要用自家的钢结构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建造大楼。这些当年放出去的话,如今都成了现实里的事。

20多个当年跟着朱英波从鄞州一起闯出去的小伙伴,如今个个成为千万富豪;无论是西南第一高楼468项目,还是成都地铁项目,在无数超级工程中,都有“凯圣钢构”的钢铁巨影显现其中。

从一个不起眼的金属箱家庭作坊起步,20多年后发展到集钢结构、集成绿色建材为一体,年产值超过12亿元的钢构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企业,朱英波的创业之路,写满了“自我实现”四个字。

与改革开放初期投身商界的很多人一样,脱贫致富是朱英波创业的最大动力。不同的是,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朱英波有自己的产业梦想,他渴望建立一个标准化、可复制、可传承的活力企业。

“创业路,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很苦。但我从小吃着苦长大,最不怕就是吃苦。”朱英波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期的他早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也默默在心里埋下为家庭争气的种子。走上创业之路,可以说是穷则思变的必然结果。

18岁那年,朱英波到咸祥一家塑料厂学习开模具。天资聪颖的他一年后就成为厂里的模具技术员,三年后,朱英波辞职创办了鄞县威力特金属箱柜厂,自任厂长。这家作坊工厂的主业是他最拿手的开模具,一人兼销售、验收、送货、财务。

1990年,朱英波兜里揣着1000元钱,第一次离开家乡出门跑业务,选择的第一站就是西南地区。然而,面对这片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市场,他在外一个月一分钱生意也没有做成。只得铩羽转去山东,终于在威海赚到了第一桶金。但这趟人生第一次远门,让他下了决心:“我会再回来证明自己。”

哪里有市场就跑哪里,依靠一手开模具的精妙手艺和吃苦韧劲,朱英波26岁前就在家乡建了楼房、买了摩托车,还有10万元存款、。但小富的他没有选择安耽,而是选择把事业做大。

2001年,已有千万身家的朱英波在姜山科技园区买了60亩土地,创建宁波鸿远钢结构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涉足钢结构建筑产业。

“做企业必须要看得懂市场,要有实力、竞争力,才能有主动权。”朱英波选择钢结构建筑产业的原因不仅是这一行门槛特别高,还在于这是绿色产业,市场潜力大。采用钢结构建筑最大好处就是节能,但中国钢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比例不足5%,发达国家则达到了50%以上。

产业转型做什么,凭的是机遇。做什么都赚钱,那只能是实力。朱英波一直强调,自己从小小的模具工开始,没有背景没有学历,可是做企业当中遇到的一切算账、管理的问题,他都能通过自己摸索学习,使问题迎刃而解。

面对转型,他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是自我学习的能力——从零开始办企业,每个环节都要清楚,处理问题才能游刃有余。“管理就是管人和管企业,20多年来,我最多要管理近2000号人,当中的方法都是自己摸索学习得来的。”

为了壮实力,做钢结构的前5年里,朱英波以一个学生的心态入行,一心追求品质,一度放弃了多个大项目的盈利,投入人力物力专心公关技术难题,获得10余项国家专利,一举实现企业三级资质向壹级资质的三级跳。最终发展成为一家集设计、制造、安装、售后服务为一体,综合实力位列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前茅的企业。

虽然在宁波闯出了一片天,但朱英波不甘止步于此。2008年汶川地震,他到四川帮助灾区重建时,敏锐地嗅到西南大开发的商机。 

当时,宁波的钢结构运到四川每吨仅运费就要1000多元,而四川腹地大,云南、贵州、山西等省都是幅射范围,立足四川,可以说是坐拥整个西南市场。随即,朱英波在四川德阳工业区购地150亩,成立四川凯圣钢构有限公司。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如何在四川站稳脚跟可谓至关重要。“甬商的勤劳肯干与诚实守信在全国各地都是出了名的,四川的客户知道我们是宁波这边过去的,首先就会对我们多一分信任。”朱英波清晰地记得,他到四川之后拿到的最重要订单是四川京东方项目,钢结构总量达1000多吨。

这个大项目的总包商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业界以高品质著称。在5次试单后,“凯圣钢构”以远远高于同行的高品质与交货工期成功拿下,并在半年短工期内全部完工。经此一役,公司知名度在川南一炮打响。此后,所有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分公司都主动找到“凯圣钢构”寻求合作。

“走出去,一定是‘凯圣钢构’的战略,我们的目标和对手都在国际市场。”朱英波并不满足于只承接国内市场的超级工程,他跟随着“国字号”的建筑公司一起“走出去”。“凯圣钢构”近年接下的国外订单大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产品远销非洲、南美和东南亚。这些订单的选择,成为了公司战略符合国家大战略方向的最好注脚。

“一个人好不是好,大家好才是好。”朱英波说,创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留住人才,好的老板必需是一个好伯乐,更要是好老师。在企业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朱英波给予员工的最诱人待遇是“成长性”。他通过人才梯队储备制度建设,为每一个有想法有作为的优秀青年员工提供成长平台。在“凯圣钢构”,经理、副总工程师都是从最普通技术员工起步的,八九年时间里成长为公司主要领导,进入股东会。

一路走来,朱英波带领“凯圣钢构”,为员工实现着勤劳致富的梦想,也在实现着他自己的远大梦想。而除了办好企业,朱英波还是鄞商心目中的“川渝老大”——川渝鄞州商会会长。

据统计,目前鄞州驻四川的企业有56家,其中上规模有影响力的集团企业达15家之多,在川渝注册资金超过10亿元人民币。身在异乡,心系故乡,许多鄞商孤身在外打拼,一直热切地盼望着有一个组织将川渝鄞商聚到一起,平日里用宁波话唠唠家常,解解乡愁,事业上遇到困难也能抱团取暖,互帮互助。

有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缺乏资金周转,跑到朱英波这里来,肯定或多或少能借到一些钱。一次,一个会员企业遇上天灾,商铺进了大水,那位女企业家边哭边打电话给朱英波,他马上派公司员工赶去一起抢修,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你可能体会不到,能够在异地他乡,有机会为家乡做一点事情,为老乡做点事情,这是一种荣耀,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朱英波说,川渝商会的成立等于构建了一个鄞商朋友圈,不仅为在川渝两地的鄞州籍人士提供了一个互助、共享、双赢和交流的平台,也把出门在外做生意的鄞州商人与家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创业致富的朱英波一直没有忘记家乡,家乡人也一直念叨他的好。今年,在听说了“支教奶奶”周秀芳的事迹后,朱英波马上捐助25万元建设小湖鸿远希望小学。在朱英波看来,这是他的本分,也是为人性格使然。“企业发展了就应该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王秀秀]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