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天南海北鄞州人(15) | 王林国:做表面处理领域的“绿色”先行者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人物感言:◎现在全社会对环保的要求更高了,企业自身也必须具备这种意识,要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任何产业也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发展。下铜梁高速,嘉陵江支流淮远河蜿蜒环绕处,就是重润表面工程科技园所在地

人物感言:

◎现在全社会对环保的要求更高了,企业自身也必须具备这种意识,要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任何产业也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下铜梁高速,嘉陵江支流淮远河蜿蜒环绕处,就是重润表面工程科技园所在地。这个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规划起点与建设标准最高的表面处理集中加工区,在设计之初却有这样一条规定:厂房一楼不设生产车间,真正的生产线在二楼,距地7.5米。这个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表面处理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的缔造者王林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的王林国,是表面处理行业领域的专家,甚至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一些准入条件时都会来请教他。可在初到重庆时,这个行业对于王林国而言是全然陌生的。

“高中毕业时,我就想着要做实业。其实最早是在鄞州从事房地产开发。”王林国说,但随着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行,这一产业对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说实话,当时自己资本实力称不上强,一个朋友介绍了表面处理产业园的项目,我觉得可以一试,就孤身一人想到重庆来闯一闯。”

2004年,初到重庆的王林国创办了重庆乾林实业有限公司,第一个项目是开发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藏金阁电镀工业园,这也是整个西南地区第一个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表面处理产业园。虽然产业园区也属于工业地产范畴,但严格说来又跟房地产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性更强,除了工程建筑的设计、规划、建设,还必须同时考虑表面处理技术以及环保可持续发展。”

如何解决专业领域的困难?王林国说,首先是招聘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自己沉下心、“钻”进去研究。“自己必须要学,如果不学,就不会有判断力。”于是,创始人“变身” 学徒,向公司里经验丰富的员工和身边的专家朋友请教,只要对方稍稍有些优势,王林国就会亲自拜访。

王林国说,其实他到现在一直仍在学习的路上。特别是重润表面工程科技园建立起来后,招商过程中面临的一次次考核与被考核,更是他的一次次完善与提高。

要入驻园区,企业得先经过“考试”。“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准入标准,企业在选择园区的同时,我们也在‘挑选’入驻企业。首先是看企业的理念和思想,其次是规模和实力,这些都得和园区相匹配。”2016年,重庆当地的敏人塑胶有限公司因为急于投产,想要尽快入驻园区。但当时企业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等多个方面不过关。在园区的帮助下,企业无论是生产质量还是成本控制,各方面都有了发展和提高。达到标准入驻后,收获的订单量远远高于从前。入驻一年后,企业由租到买,在园区一举买下4000余平方米的厂房。

园区也曾通过“国际大考”。现在入驻园区的安美特(中国)化学有限公司,集团总部在德国柏林,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品生产商。“德国企业行事严谨,当初来我们园区考察时各个部门来了多次,可以说把园区从运营管理理念、项目规划设计到建设标准再到后期服务管理都翻了个底朝天,甚至包括园区建设前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下水取样等,都请来第三方专业机构一一论证。”王林国说,认证用了一个多月,合同洽谈了半年之久。“你们比自己介绍的还要好”,园区最终得到这样的评价,成功引入了这家德国企业。

王林国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园区专门成立表面处理技术服务小组、环保装修技术服务小组等专业工作小组,还专门成立了涉及环保、咨询、原辅材料、物业等6家子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现在园区一期入驻企业已有30家,等到全部建设完成,预计可以达到80家,服务半径辐射整个重庆,最远到达四川成都。初步计算,如果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年表面处理规模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产值将达到30亿元,能够提供劳动岗位约6000人。

小到眼镜、手机、笔记本电脑,大到汽车、飞机,在制造过程中都离不开表面处理,尽管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配套部分,但表面处理行业也往往被认为是高污染产业。

但王林国想要打破这一固有思维,“既要企业发展,也要环境保护。”

园区内表面处理企业厂房外墙上,一根根灰色的管道攀附相连,这都是一排排污水管网,房顶上还布满了收集废气的装置。所有厂房一楼全用作办公或仓储,生产车间设于二楼和三楼,完全离地,可以说是一座“空中厂房”。

“我们在国内率先实现一楼不设表面处理生产线。”王林国说,如果一楼设生产线,头几年生产设备还不错,但过上10年20年呢?到时设备老化,表面处理又难免会产生污水,这些污水落到地面上、渗入地下,对土壤和地下水都会产生污染。“我们就从源头避免这些污染。”

在重润表面工程科技园,你可以看到,各个标准化厂房生产的废水,通过空中管道收集在废水收集间,这些含有金、银、铬等金属元素的废水再通过空中管道送往污水处理池。整个收集处理,都在二三楼空中完成。厂房楼面还有7层防腐漆保护,防止污染物腐蚀楼面发生渗漏。园区里还设置了废水处理池区域,各类废水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最后排放出来达标的水可达到电镀行业最严格的标准,40%会回到厂区循环利用,60%可安全排入淮远河。

这整个项目都由王林国自己规划,当时仅筹备就花费了两年多时间,他还带领着团队前往全国各地“取经”,宁可先不动工建设,也要实现“绿色工业园区”的目标。这一“不可思议”的想法在最初提出时,曾受到不少人质疑。但最终呈现出的设计与建设,真正确保了土壤和水体不受污染,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现在放眼全国,重润表面工程科技园无论是规划设计标准,还是后期运行服务管理,都走在前列。 

在与王林国的对话中,“环保”一直是他不断重复的一个关键词。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创立一家绿色工业园区?王林国给出了答案——“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勤勇村,氧气充足、满目绿色。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出来,我的心里就一直存有一个绿色工业梦。”

他说,这其实是一种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也是对自身、对企业的负责。企业要想真正长远发展,不能只考虑到眼前,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学大寨,浙江学勤勇”。在上世纪那个火红的年代,东吴镇勤勇村的村民们在“领头雁”王信德带领下,凭着勤劳、勇敢的双手,把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改造成了一个牛羊满山岗、新房幢连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王信德就是王林国的父亲,他的为人处事、思想品行,在王林国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年勤勇村要搞建设,没有物资,只有石头,村里很多人对王信德说,“这事就像玉米杆子做柱子,难!”但父亲就是凭着一股韧性“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换来新天地。王林国一直记得父亲对他说过的话:“要创造财富,必须先有‘才’。认定一个目标,就要大胆去干,光想是没有用的,想透了后必须去实践。”

初到重庆,王林国在做藏金阁电镀工业园这个项目时就遇到了阻力。“创业比较困难,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难上加难。”王林国说,最困难的一年,连工资发放都出现问题。

几天几夜,他一直在思考,接下去要怎么走。最后想透了,要坚持,熬也要熬过去。最终等来契机——国家出台政策刺激经济,重庆创建国家模范环保城市,项目迎来转机。“这么多年,不管多难,我从来没有欠过员工一分工资。这也是我办企业20多年最自豪的一件事。”

王林国说,学习、诚信,还有坚持,都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也都是父亲留下来的财富。“如果父亲还在,他应该会给出‘还算争气’的评价吧。”

虽然现在已经基本定居重庆,但王林国并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根”还在勤勇。“每年起码要回去四五次,春节、清明、“十一”是少不了的,还有孩子放假,肯定要回老家看看。”王林国说自己现在还是乡味难改,特别是雪菜汤、咸蟹这样的家乡菜,都得从宁波带过来。

是否有想过将现在的经验搬回鄞州?“如果有机会当然愿意!”王林国的回答十分肯定。在表面处理行业闯荡十余年,闯的过程里有很多教训,在全国各地也学习了很多经验。“现在鄞州也在整治电镀产业,我还特意了解过新改造的电镀园区,觉得新的规划很不错。如果家乡需要,我当然乐意出一份力。”

[责任编辑:王秀秀]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