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聚焦井头山遗址,讲好宁波故事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8月19日,为深刻了解井头山遗址在沿海地区史前遗址考古的重大意义,宁波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举办“2020绿色网络文明进企业·走进井头山遗址”活动,邀请宁波各大自媒体到余姚参观井头山遗址,感受8000年前沿海先民渔猎耕作的生活场景。

据了解,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市镇井头村,经过碳14测年,确定距今8000多年,比河姆渡遗址还要早1000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首个贝丘遗址。

截至目前,井头山遗址已发现灰坑、食物储藏坑和食物处理点等10多处生活遗迹、数百件可登记遗物、海量的贝壳遗存以及鹿角、稻谷等其他动植物遗存,可以较清晰地复原出8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特征。

活动现场,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及发掘过程。孙国平老师表示,一直以来,河姆渡遗址被认为是六七千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最真实、全面的一扇窗。而井头山遗址,填补了河姆渡之前浙东南文化谱系的空白,为人们打开了更早的一扇窗。

在遗址附近搭建的临时库房中,出土遗存被考古人员有序的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在各类出土遗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百筐各类贝壳遗存,有蚶、螺、牡蛎、蛏、蛤、蚝等,这些贝壳遗存表明8000年前的宁波先民就已经开始享用丰富的海鲜大餐。考古专家还风趣地介绍道,从贝壳遗存的集中堆放来看,先人们也懂得“厨余垃圾”的分类呢。

遗址中还发现了早期稻作遗存。在井头山遗址考古工地临时库房内,孙国平老师从塑料袋里取出一片陶釜的残片,指着残片上米粒状黑乎乎的东西,“看,这是8300年前的锅巴!”孙老师介绍,这些黑乎乎的东西是碳化的米粒。碳化的米粒、食用后废弃的贝类遗物,证明井头山的先民们在大量吃海产品的同时,也开始吃稻米!

在挖掘现场陈列室里,还有用石头打磨成石斧、划船的木浆、用植物纺织的席片、陶片、器具和动物遗骨等,这些遗迹遗存表明,井头山先民的生活方式是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狩猎和早期稻作农业。

在活动现场,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大吉表示,井头山遗址是宁波故事的好素材,需要宁波各大媒体发声,更需要自媒体参与进来,让广大网民知晓井头山遗址的价值和文化,通过不同渠道去发声,讲好宁波故事,让更多人知晓宁波、了解宁波。

[责任编辑:沈梦晓]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