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通商银行8年蝶变:深耕商贸金融,“一区两链”串起中小微金融服务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宁波通商银行8年蝶变:深耕商贸金融,“一区两链”串起中小微金融服务

宁波通商银行8年蝶变:深耕商贸金融,“一区两链”串起中小微金融服务

地处长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宁波素有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之称,不仅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海定则波宁”,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自开埠以来,宁波的工商业一直是一大名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彰显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通达天下,商贸金融。脱胎于此的宁波通商银行更是秉持着这一理念,致力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打造国内首家商贸金融专业银行。成立8年来,该行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拓展行业金融,在汽车、物流、航运等领域开展积极尝试;同时,全面推进中小微业务、个人特色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宁波通商银行资产规模达10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各项存款达6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6%;各项贷款达45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如今,正处龆年的它迎来新的成长阶段。

9月,宁波通商银行与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新一轮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在当前外部经营环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宁波通商银行将以新的发展规划编制为契机,努力做好国家政策落实与自身高质量发展“两篇文章”,答好政策落实、金融支持、经营目标、合规风控“四份试卷”,以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资产负债结构“双调整”为主要内容,在服务好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同时,着力推进“一区两链”和科创金融特色战略业务发展,努力实现“三三”规划圆满收官和“四三”规划良好开局。有了主动变革的顶层规划驱动,宁波通商银行未来将更加行稳致远。

八年深耕细作专注商贸金融

经历25年的发展,作为扎根地方经济的金融机构,城商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机构之一。据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城商行资产规模达37.28万亿,在银行业中占比15.53%,同比增速达8.53%。

一边是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一边是经营压力的日益凸显。从同业和理财被严格监管到传统存贷业务面临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挤出”,再到包商银行打破刚兑、行业信用分层加剧等,城商行被推到了改革的风口。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对于城商行而言,一个可持续的路径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探路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而这也正是监管层对城商行的期许。

作为首家由外资行重组改制而成的城商行,宁波通商银行从2012年诞生之初就确立了商贸金融专业银行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特色金融银行,形成汽车金融、物流金融、航运金融、同业金融四大细分市场领域。这一差异化的定位并不难理解。背靠宁波港,物流、商贸的先天优势不言而喻。

另外,股东背景的国际化也让宁波通商银行在开展业务时更得心应手。上市公司宁波舟山港和宁波宁兴集团是国有企业股东,分别持有该行股份20%和7%,宁波舟山港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则为印尼金光集团,其全资子公司亚洲纸管纸箱持股17%。金光集团是著名的华人国际财团,其制浆造纸、金融、房地产、通讯等多元产业,分布全球各国。

围绕这一定位,成立8年来,宁波通商银行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布局,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先是2015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分行级资金业务专营机构——资金营运中心,科学发展同业金融业务。该中心拥有债券、拆借、外汇、理财等多项业务资格,获约300家银行客户同业授信,同时与各类非银金融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同样是在2015年,宁波通商银行还开始发展科创金融,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服务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上海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等战略实施。该行秉持专业专营理念,不断强化专营队伍、专业产品支撑,成立科技金融支行,推出"融才通""助创通"专属产品,服务于科研人才和科创企业。

4年之后的2019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宁波通商银行又着眼于支持实体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着力推进"一区两链"业务——园区金融及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努力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努力实现特色发展新跨越。而这不仅是对当下资产配置的精准把控,也是对未来特色化发展道路的新探索,还是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纵观成立后的8载春秋,宁波通商银行已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打造了汽车、物流、航运三大行业特色金融模式。其中汽车金融覆盖汽车产业全链条,物流金融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物流最佳金融服务机构"称号,航运金融致力于服务宁波海洋经济发展。

数据会说话,截至2020年6月末,该行资产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达10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实现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幅为8.8%;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99%,比上年末下降了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85%,比上年末上升了25个百分点。社会贡献度持续提升,2019年度纳税总额位居全市服务业企业前20强。

多措并举支持中小微彰显通商担当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成长意味着更多的担当,尤其是城商行,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过程中,更是发挥着“毛细血管”的作用。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成为当务之急。

从实际出发,宁波通商银行将支持中小微企业放在首位,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疫情防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员工和客户安全;一手抓金融服务,保证银行业务不间断,积极落实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帮扶企业有序复工的政策要求。

为了能“精准滴灌”,防疫期间,宁波通商银行在全行开展了小微业务调研,按照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倒推内部革新举措,出台综合施策体系,形成“1+7”的专项措施,并推出“增贷、减息、免费、延期、优先、快办”等特色服务,主动对接融资需求,精准帮扶中小微企业。

数据显示,上半年,宁波通商银行支持企业授信164.8亿元、2687户;实际放贷50.7亿元、2461户;总营部门和上海分行小微业务单笔审批时长分别缩短55.3%和38.2%,单笔小微业务放款时长分别缩短28.5%和32.6%。

具体而言,在增加信贷投放方面,宁波通商银行上半年实现中小微信贷投放55.9亿元,较去年同期逆势增长12个百分点;另外,为了更好支持企业和实体经济,该行还加强了政策工具应用,通过再贷款、转贷款等政策,增强资金供给能力,其中新增央行支小再贷款2.7亿元、新增国开行转贷款5.635亿元,对接进出口银行转贷款10亿元。

在减免息费方面,该行重点针对抗疫贡献突出、民生公共服务企业,给予低利率支持,上半年实现免息或利率优惠贷款总额4.8亿元,客户515户。其中宁波地区小微贷款减免息政策,已落实客户509户,涉及贷款金额3亿元。

另外,在延期还贷方面,该行推出了四种方式,分别是:延期归还,贷款本息应延尽延;贷款展期,延期最长可达90天;变更还款方式,从等额本息转变为按月付息、一次还本;延长授信批复启用有效期限。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提供到期贷款延期支持5177户、金额14.19亿元。

还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监管要求,该行对于还款困难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上半年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139笔、金额1.42亿元。

同时,为响应“零接触式”服务,宁波通商银行优化了信贷业务流程,积极推广线上作业,如线上传递信贷资料、贷款合同电子签约、线上远程面签、实行影像放款等,便利企业申请贷款。

一系列举措之下,宁波通商银行将“金融活水”引入到了中小微企业中,在助力稳企业、保就业中履行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科技兴行创新提出332N架构策略

不止是支持中小微企业,近年来,宁波通商银行也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业内的共识是,金融科技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上,该行在努力争先。

2015年,银行系首家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也正是在当年,宁波通商银行着手布局科技金融。2016年,该行与招银云创合作,构建异地灾备私有云平台,并实现了部分交易类系统“本地-云端”双活,提高了信息系统风险抵御能力,此为浙江地区银行业内首个采用云技术实现重要信息系统上云的案例。

多年来,宁波通商银行借助政策优势、区域优势和科技创新机遇,着重支持科创金融发展,整合内外资源,为长三角科创企业打造“蓄水池”。目前,该行在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领域均开启了金融科技应用尝试;并成立3家科技金融专营团队,包括总营科技金融部、上海分行科技金融部和科创金融专营定位的宁波江北支行。

另外,今年宁波通商银行出台了科创金融发展意见等专项政策,推出“融才通”“助创通”等专门产品,成功落地宁波首笔“微担通”业务,实现投贷联动突破。截至6月末,科创类授信客户135户,增长43户;科创贷款余额5.19亿元,较年初增长1.6亿元;其中投贷联动贷款5000万元。

该行行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20年是该行“三三”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回归本源,深化转型,特色经营,科技兴行”的全行战略指导下继续深耕细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与安全应用,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最终实现“科技兴行”。

在此背景下,今年宁波通商银行还创新提出了332N科技架构建设,即形成包括前台开放银行、中台操作工厂、后台管理驾驶舱三大板块,以大数据、大运营、大风险为三大支撑,实行数据标准与技术标准两个统一,通过N项应用工具灵活使用,以构建开放、灵活、敏捷、高效、安全、稳定的信息科技体系。

比如,在大数据方面,构建完善、高效的数据管理与分析体系,持续推动业务运营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在大运营方面,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践行流程银行理念,构建清晰高效、覆盖线上线下、产品服务多样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在大风险方面,构建开放、灵活、敏捷、覆盖千种后台的全流程,深度融合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有了“332N”科技架构作为抓手,该行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推进。通过构建开放、安全、灵活、敏捷、高效、稳定的信息科技体系,深度融合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的客户服务体验将实现升级,从而进一步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该行行长曾提到,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关键之一就在于通过改造传统银行的信息系统,打造适应数字化转型要求的平台化架构体系。

践行精细化管理夯实转型基础

“要使车子走得快,就得给轮子勤上油。”一家机构的发展离不开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对于中小行而言,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就相当于重新装上了一台发动机,通过科学管理方式实现短期的财务目标和长期的发展目标。

所谓精细化管理,涵盖从战略、分析到应用的顶层设计,包含资产负债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转移定价、成本分摊、经济资本计量、客户关系定价、多维度盈利性分析、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的管理策略。

一直以来,宁波通商银行深耕精细化管理,致力培育银行服务的“工匠精神”。

其中,较为创新的就是队伍建设。据悉,该行实施中层管理干部轮退转岗机制,推动管理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转型;而且在人才考核上,以对银行贡献大小为评价标准,强化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六能”机制按季考核。

在优化组织架构方面,则根据业务需要,在总行公司部下组建供应链金融部,在分行级单位组建对口部门,做好系统、流程、资源以及服务的倾斜和配合,打通上下衔接,畅通运作,提高效率。

另外,宁波通商银行也发力强化过程管理,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如强化预算目标执行的过程管理,提升预算执行管理能力;将贷款资源分配、财务资源分配与结构优化进度、优质负债拓展情况动态结合,把资源管控与预算执行情况有机融合;不断加强季度考核力度,紧盯全年任务目标,有效推进落实。

同时,推进流程优化,致力减少“脚底”成本,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持续推进信贷和运营流程优化,改进征信授权、授信审批等环节,提升便利性和服务质效。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优化账户等各项运营流程30个;全行49类业务项目中,实现“跑一次”项目41个。

除此,对于银行业近年来普遍面临的资本补充难题,宁波通商银行也在积极加强资本管理,在总行层面成立了资本精细化管理工作小组,推进资本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努力申报发行总规模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永续债,及时补充一级资本,以支持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12.77%,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2%。

以“双调整”为浆顺风远航

在前期快速增长之下,当前宁波通商银行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道路,这也与银行业整体转型相符。随着去杠杆、监管政策逐步加码、防范金融风险力度加大,银行业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据悉,宁波通商银行提出了实施资产负债结构“双调整”,并以中小企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为转型目标,积极拓展地域特点、行业特色的金融业务,努力打造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一方面,立足当地,坚持“六稳”“六保”,努力完成政策任务,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发挥好总行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工作机制的作用。由各级领导亲自“挂帅”,加强组织推动,确保态度端正、程序到位、动作规范;做到确保重点、统筹兼顾,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有序完成

另一方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资产业务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以“一区两链”和科创金融为重点,全力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尤其抓好中小贷款放量、消费贷款回升;负债业务则深入贯彻存款立行理念,切实优化存款结构,降低存款集中度和成本,提升存款稳定性。

其中,该行行领导强调称,“一区两链”业务是该行未来几年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业务核心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实现对风险特征相似的客户群进行统一模式的金融服务。而要做好“一区两链”业务,势必需要金融科技的有效支撑,在信息来源、风控体系等关键环节,依托金融科技技术,提升业务产品竞争能力,构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全流程动态风险管理及线上化作业的综合金融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由此,未来宁波通商银行还将继续坚持科技兴行战略,增强转型引领。落地到实施中,将以“332N”科技架构落地为抓手,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以供应链系统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推动银行管理体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风控体系的全面梳理和构建,逐步实现由科技支撑转向科技引领;继续推进智能风控建设,加大外部数据应用,充分发挥决策作用。

另在风控管理上,宁波通商银行将坚持以风险审慎为原则,增强发展保障。深化“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夯实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做好风险滚动排查,抓早抓实风险防范工作;加强员工行为和案防管理,强化电信诈骗防范和银行账户安全管理;完善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升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科技风险等应急处置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