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宁波  宁波交响乐团乐圣年纪事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贝多芬在宁波 宁波交响乐团乐圣年纪事

宁交第四钢琴协奏曲首演指挥艾伦巴赫

俞峰版贝二、贝四音乐会海报

宁交版贝一、贝二钢协演奏者,钢琴家盛原

宁交版贝七指挥杨洋

宁交的俞峰盛原版贝多芬第二钢协唱片 贺秋帆 供图

2019年10月12日保利之夜,俞潞在推出马勒第一交响曲的宁波首演前,以一曲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暖场。(海客 摄)

贺秋帆

编者按

贝多芬,人类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和由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了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与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一生作品涵盖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合唱等不同音乐体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精神历程。我们从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曲中,可以听到“乐圣”对爱情的渴望,对英雄的赞美,对自由的呼唤。

成立于2015年的宁波交响乐团,多次把演奏贝多芬作为自我锤炼和提升的途径。2020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9月23日晚,带领宁波交响乐团在上海东艺中心演出贝多芬第一、第五交响曲的甬籍指挥家俞潞在谢幕时宣布,他将指挥宁波交响乐团在2020年12月13日-17日,连续五晚完成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的演出,并计划现场直播和发行录音。此举意味着,借助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宁波交响乐团以及甬城的文化地位将不断完成跨越。

乐圣初现 乐季初启

宁波历史上贝多芬交响曲的首演,为2006年10月3日宁波大剧院之夜,由美国指挥家阿瑟·法根(Arthur Fagen)指挥德国多特蒙德爱乐乐团演出第三交响曲《英雄》。法根是阿巴多、梅塔同窗,为奥地利指挥教父斯瓦洛夫斯基高足,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客席。当晚的《英雄》以流畅性和色彩感见胜。然而21世纪最初十年,宁波古典音乐市场整体发育滞后,以持续普及音乐文化为宗旨的严肃演出凤毛麟角,这种景况到2015年底宁波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宁交”)成立后才得以扭转。

转眼,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已过大半,本文将四个乐季以来宁交演出的贝多芬作品及场次作一番梳理。

宁交最早的贝多芬作品演出,为2017年3月18日的大剧院之夜,上半场是第四钢琴协奏曲,独奏者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法国齐弗劳钢琴比赛获奖者赵聆,指挥是当时的常任艾伦巴赫,这场演出后来也成了艾伦巴赫在宁波的贝多芬绝唱,令人唏嘘。也许在乐团总监俞峰看来,整个16/17乐季乐队尚在打磨之中,所以曲目安排上,贝多芬作品浅尝辄止,不过第四钢协的完成度仍属圆满,见出独奏家的种种心得,后两乐章音色把控更是呈现女性视角的特殊风采,次乐章钢琴与乐队的对答段落尤显火候,宁交已初步显示其分寸拿捏境界。

到17/18乐季,贝多芬作品一共演了两场,一场是2018年2月4日的“春天”专场,上的是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以平衡感著称的盛原。此曲既是贝多芬最早创作的一首协奏曲,亦是盛原本人的宁波首演,他以精准透辟的古典主义风范赋予作品,揭示早期贝多芬的气质神韵。演出当天,笔者曾前往宁交团部琴房倾听盛原的片段排练,不觉被其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触键感染,整个音响空间在充盈中涌动,汩汩滔滔,不绝于耳。这场演出由俞峰指挥,亦见其对宁交版德奥重头戏用情之专,并预示后来宁交保留曲目的重德奥趋向。另一场是4月8日的第三交响曲,因为与清明节相隔不久,坊间报章将其与缅怀英烈的调子挂钩,不过俞峰主导的这场宁交版《英雄》首演,还是以稍快的速度设定,强调了后两乐章街头群体场面以及变奏中的层层递进,以技术流的无懈可击来保证新时代英雄形象的接地气与务实,堪称宁波乡土文化背景下经典解读的一个范本。

鼓角争鸣 英雄下凡

18/19乐季的贝多芬专场扩展到三场——先是2018年11月25日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七交响曲,盛原再次献上他对早期贝多芬所置身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氛围的理解与传达,温情脉脉而隽永剔透。中场后,钢琴家在听众席落座欣赏下半场演出,恰与笔者毗邻,我们曾就上半场演出略作交流。盛老师表示,尽管均衡节制是古典主义一般意义上的法度,但贝多芬毕竟有他的独特性,如果不能用音乐暗示他未来的走势以及他与莫扎特、海顿的迥异,则演出不可谓成功。下半场贝七,身为中央歌剧院、杭州爱乐乐团总监以及俞峰高足的杨洋,展示其一脉相承的戏剧性架构能力,第二乐章速度严格按照原谱标示的小快板来,联系到笔者多次现场见证的俞峰的处理手法,可见客观严谨的尺度掌控,乃是中国目下贝多芬演绎的主流。再是2019年1月25日贝一、贝六专场,俞峰执棒,上下半场分别呈现乐圣早期和盛期全然不同的两种生命姿态。具体到演绎风格,即是全然不同的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两种口吻及其微妙差别的展示,这正是受严正德国指挥学派滋养的俞峰专长。当晚的贝六,俞峰的落墨在大自然景观的音响化描摹再现之外,另有一层意图,即是把解读触角渗入到精神世界或曰乐圣的内宇宙,其陶然忘机、浑朴未雕之功,亦足以将贝六的宁波首演,越出音乐范畴,抬举到文化事件的高度。

18/19乐季乃至于宁交成立以来曲目分量最足的一场演出,为2019年3月2日于宁波大剧院推出的贝五、贝三专场。这是宁交第二次上演《英雄》,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一个月后的欧洲之行暖场。比之于前一乐季的首演,此版《英雄》的圆熟程度更甚,俞峰依旧以略快的速度应对贝多芬那些涉及抗争意味的作品,这场演出的亮点是贝五《命运》的宁波首演。与贝三的处理类似,俞峰把重心放在后半部分走向光辉胜利的篇章里,它甚至超越了胜利,化身为礼赞,而对首乐章的戏剧性,则略有淡化,也颇吻合《命运》的当代世界范围的解读潮流。另外不可不提的是,2018年末的两场新年音乐会上由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加盟、俞峰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两次响彻甬江之滨,经此铺垫,贝九完整版宁波首演指日可待。

德奥风范 双重洗礼

19/20乐季依旧保持对贝多芬的倚重。2019年10月12日保利之夜,俞潞在推出马勒第一交响曲的宁波首演前以一曲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暖场。这首序曲堪称乐圣的一首小型交响曲,其精神气质近似贝三和贝五,不过俞潞却赋予作品以一种内省冥想气质,并以不到四天的排练时间,将宁交的弦乐织体打磨得空前的厚重端庄,辅以绵远持重的气息,唱出一曲英灵赞美诗。2020年1月19日,俞峰则推出贝二、贝四专场,两者被并置的缘由在于内在同构倾向,调性、布局、气象无不酷肖,比较而言,经由贝三洗礼之后问世的贝四更显自由畅达,它是典型十九世纪产物,而贝二更像是十八世纪的残照余晖,在此不妨引用宁交乐手兼乐评人张听鱼的评论(见2020年2月7日《音乐周报》):

“俞峰棒下的贝二表现出的是纯熟与平衡,贝二和贝四两个开头长大的引子演奏难度都很大,贝二又有许多细密的节奏使这段引子不易把握,俞峰运用精湛的指挥技巧,让每个声部以最自然的音色精准进入,前两句之间的木管连接,每个音的奏法都是字斟句酌而充满活力,到了弦乐的快速经过句则展现出沉着与从容,即使到了呈示部之前的快速三十二分音符跑句仍保持引子的速度。魏因加特纳在《论贝多芬交响曲的演出》中曾强调贝多芬引子到呈示部间连接句速度把握的重要性,而俞峰基于乐谱细致读解的现场演绎更使音乐的古典谨严风格与演奏家的音乐个性融合呈现……”

峰回路转 长乐未央

庚子年初,疫情汹汹,全球文化产业持续停摆,欧美许多乐团甚至宣布破产。在经历了不到四个月的禁足期后,宁波交响乐团于5月17日晚推出一场甬派线上直播的贝多芬专场音乐会,名曰“长乐未央”,由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陈琳教授指挥演出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笔者也是第一次借由手机观赏了完整的音乐会直播,当首乐章富有生气的快板从掌中传出,长时间的自我隔离生活造成的憋闷感被一扫而空,只有这时才真正感知贝多芬的重要性。横向比较一下国内情形,宁交更是站在疫情后音乐会(含线上)重启时间表之醒目位置,贝八之后,宁波贝多芬交响曲有首演记录的独缺贝九,这份成绩单可以排在国内前列。

6月13日,疫情以来的宁交首场线下公开演出重启,欧洲演出档期被迫取消的俞潞重返故里,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此曲多种场合(含出访波兰的巡回演出)多次演出多种风采,这一场精彩处是末乐章的痛饮狂歌,真如风卷残云,大有为疫情所困已久的时势出一口恶气之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演出开场,选了巴赫第三管弦乐组曲次乐章咏叹调,令人想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一个月,也就是4月11日在东京文化会馆举行的那场赈灾义演,当时曲目是贝九,受邀指挥的是祖宾·梅塔,那天也特别选用了这段音乐用于陪衬祷告,抚慰心灵,可见拥有国际视野的俞潞,自有深意存焉。

7月11日,俞潞强手连发,奉献贝多芬第二、第五交响曲音乐会,两首都是宁交二刷作品,但俞潞带来了新气象——贝二声部间的融洽工稳,弱奏的静态细腻写意,织体的新鲜欲滴,比年初那场宁波首演更经得起回味,维也纳古典乐派风神在再现的同时又是鲜活如一汪清泉。下半场《命运》,俞潞的首乐章处理,乐句的长音时值比俞峰去年的演出要长出一截,深呼吸堪称气沉丹田,并未追求外观上的摧枯拉朽,而是呈现沉思过后的宏阔绵长,属于朝着沉郁浩大一路开凿的少见案例,但是连续演奏的三四乐章所策动的狂势则像是1992年东京现场那个莫斯特指挥伦敦爱乐的神演翻版,壮哉俞潞!

后生可畏 歌以咏志

宁波土生土长的俞潞其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履历在国内目前少壮派群体里非常引人注目。15岁和18岁时,他两次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俞峰,19岁时他有幸得到小泽征尔垂青,兼任大师的助理指挥,并开始执掌大师在日本创办的音乐塾交响乐团,继而在小泽征尔为纪念恩师而创办的斋藤秀雄音乐节上崭露头角,并在21岁时指挥全本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22岁时,俞潞前往欧洲得卡拉扬的门徒毕契科夫赏识,继而受杨松斯之邀指挥世界顶尖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出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2013年,俞潞获邀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登台。这以后,他以华人指挥家身份开启欧洲范围内的职业生涯,并开始涉足唱片录音。迄今最重要的录音发行,是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立60周年之际在德国NAXOS公司录制的由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演出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两年后俞潞的故乡首秀也选择了同一曲目。

跨年音乐会的始作俑者据说是维也纳的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早在1847年,他就指挥自己家族的作品在演出中辞旧迎新。二战以后,莱比锡首先建立起元旦前夜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传统。进入上世纪60年代,随着欧美特别是德奥指挥家们摩肩接踵地光临日本指挥NHK交响乐团,邻邦东瀛也开始在每年的12月份推出贝多芬交响曲序列音乐会,其高潮则是第九交响曲的演出。2004年12月31日下午起至新年钟声敲响,东京文化会馆举行了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跨年演出,由岩城宏之——1969年推出亚洲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日本指挥家——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掀起了一场岁末音乐狂欢。若干年前,笔者主持的《相约秋帆,洗耳恭听》节目曾经选取了04版跨年音乐会的片段做过一期,当时的文案里还谈到“期待宁波推出中国版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跨年版”,没想到梦想这么快就接近现实,而且是整套由宁波本地班子来完成——音乐之城,名不虚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