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宁波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海曙三个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市第一。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之举,海曙区以营造具有“归曙感”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在精准服务、个性服务、衍生服务上积极探索,三个案例典型源于现实需求,充满治理智慧,体现了追求卓越的精神。
“一诺万金”实现信用赋能
打造卓越市场环境
如何把“诚实守信”从一句表扬转化为切实的竞争力?招投标领域“一诺万金”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让企业将有了将信用“变现”的通道。其背后庞大的数据库融合了交易主体信用档案,可自动归集分析,实现事中、事后动态管理。
用信用赋能完善规则体系,集合评标监管机器人、远程评标室等技术保障手段,“信用减免投标保证金”优势尽显,投标成本高、招标进度慢、融资渠道少、竞争时而无序等难题被成功破解。
受到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拥护的“一诺万金”成为海曙推动“信用浙江”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一串数据便可体现:容缺招标可为项目节约20天;信用免缴保证金16167次,减少企业资金沉淀25.82亿元;63家企业获得免担保、无抵押、低利率信用贷款463笔,金额达5088.87万元,企业节省利息250万元以上;72家高信用赋分企业可提高项目中选概率16%。
智慧大厅做“减法”
增加群众企业获得感
作为前沿阵地,海曙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数量“反向”发展值得思索:从112个减少到86个,但办件量同比上升19.8%、窗口平均等候和办件时长同比分别缩减19.2%和8.6%,办件事项好评率达到99.99%。“省心暖心舒心”的智慧化建设赋予大厅增值服务,办事人员只要进入大厅范围便可完成一站式、高效率的办事体验。
通过“智感通”管理系统,取号、叫号、办件等数据动态“指挥”大厅服务,如排队超15分钟,或等候人数达到20人以上,系统便会自动发送预警提醒,视情启动增开潮汐窗口、分流多渠道办理等响应机制。另一大有改观的是窗口叫号逐渐变成一对一座谈服务,即一次服务便可完成多部门、一系列事项。
如果来不了、办不好怎么办?“无界云办”政务云中台帮你实现远程办事和跨层级双向互动,逐一击破基层窗口“无权限、不会办、答不上”的痛点,通过“一号联呼”“一键转号”最终形成“一事联办”。
同时,海曙区还延伸出“海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有诉求、项目、政策、人才、金融、法治、科创、开放、知识产权、招投标、远程帮办(代办)等11个板块,上架有子应用32个,实现智慧大厅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融合对接。
“简案快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
执法质效双提升
2023年6月,海曙区龙湖天街开业前夕,三家店铺因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未申报消防验收备案等,区综合执法局根据“简案快办”流程,用时不超过3天,实现涉事企业全程“零跑腿”,确保“合规”“开张”两不误。
目前,“简案快办”模式已将侵占城市道路、未办理消防设计备案、建设工程提前施工等15类31项执法事项纳入受理范围,电子表单覆盖12类常用现场执法文书及39个处罚事项现场检查表单,实现“选项式”填写,办案流程在线流转,人机协同取代传统调查询问笔录,打造简案快办、难案精办的处理通道,实现了办案力量和案件精准匹配,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省时间不省质量、省纸张不省文书、省人力不省权利”。
据统计,2023年用“简案快办”模式办理的4989件案件,平均办案时间从20天缩短至5天以内,助推执法队伍从“专科”向“全科”迈进,有效化解社会治理高频问题,减少了对企业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
海曙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进程中,海曙将以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标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打造海曙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为区域发展赋能护航。
来源:海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