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蓝天绿地富民新画卷——余姚市四明山区域十年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纪实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绘就蓝天绿地富民新画卷——余姚市四明山区域十年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纪实

四明山革命老区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生态功能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管控区、相对欠发达区“多区重叠”重要地区。自2015年启动实施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项目建设以来,余姚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四明山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是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建设的第十个年头,非凡十年,余姚市在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中迈出了重大步伐,今日的四明山区,天蓝、地绿、民富……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文明画卷在四明大地徐徐铺展。

根据《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余姚市四明山区域包括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鹿亭乡,以及姚江以南以西的梨洲街道茭湖、黄明、燕窝片的8个行政村,陆埠镇洪山片、兰山片的12个行政村,大隐镇芝林、云旱、章山村,河姆渡镇河姆渡、车厩、东澄、五联村,共计78个行政村,区域面积546.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8万人。自2015年启动实施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工作以来,余姚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四明山革命老区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把四明山区打造成为红色旗帜最鲜明、人与自然最和谐、绿色发展最高效、乡亲日子最红火的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区。回望十年的生态发展进程,余姚市共投资7亿余元用于四明山区域生态建设。如今,四明山区域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美丽家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发展进一步兴旺,一项项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走出一条“生态好、产业兴、村民富”的山区绿色发展新路。

图片四明湖畔的余梁公路。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这十年,生态建设守住“绿色家底”

春日的午后,登上鹿亭乡白鹿村狮峰观景台远瞰,蔚蓝的天空下,成群的山脉连绵起伏,森林植被郁郁葱葱,田园阡陌如诗如画……这醉人的美景展现了余姚市深入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这里环境很舒适,空气也特别清新,是‘天然氧吧’,我和几个朋友每年都要来好几次。”市民李琴女士由衷地感慨这里的迷人景色。

图片四明山镇高山蔬菜基地。俞丽丹 摄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是余姚市发展的亮色。余姚市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放在四明山区域统筹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大保护和整治力度,创建了一批生态示范点,把生态修复养护列入山区乡镇年度重点专项工作考核,从育林、涵水、养土三方面入手,通过留树育林、套种常绿珍贵树种造林、优化彩化林相等多种方式,把现有花木就地成片整山改造成生态林、果树林、观赏林和景观林。四明山镇从2015年开始种植香榧树用于生态修复,2018年全面推广种植,经过近十年时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该镇已种植香榧树50余万株,面积1.38万亩,并建成了多个香榧树示范基地。近五年来,共完成生态修复面积4.2万亩,建立红枫、樱花等观光带2万余亩。

为提高村民生态保护的意识,宁波、余姚两级财政从2015年开始对生态公益林分别给予每亩140元的补助。四明山镇棠溪村黄海田自然村是余姚市海拔最高的山村,森林植被丰富,是天然氧吧,该村村民陈兴良拥有山地60多亩,他每年能拿到8000多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助款。目前,余姚市共有4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许多村民和陈兴良一样,切实享受到了生态建设政策红利。

梁弄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将生态整治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对四明湖水库生态核心区域展开生态修复,强力推进“护水乐水”计划,关停搬迁工业企业47家,腾退土地用于发展生态型产业及改善生态环境;陆埠镇袁马村积极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小集镇式中心村和生态花园村,不仅有效保护了防洪期的溪道,还显著提升了水库周边环境质量,为村民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近年来,四明山区域先后获评全国气候休闲胜地、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并列入省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

同时,按照“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分类创建。目前,余姚市四明山区域有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5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43个,A级及以上景区化村庄实现了全覆盖。如今,四明山区域通村道路硬化率、村内主要道路亮化率均达100%,浒溪线百里风光带成为省级美丽公路。

这十年,生态产业点“绿”成“金”

绿起来,更要富起来。十年来,余姚市以绿色生态为底色,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把“金钥匙”,把生态农业做大、把生态旅游业做优。3月底的梁弄镇汪巷村百果园农场,海棠花、桃花相继绽放,游客们纷纷前来赏花拍照。近年来,农场主汪国武紧紧抓住良好生态释放的“绿色红利”积极发展花、果、酒产业链,选育成功“梁弄红”樱桃,引进“太秋”甜柿等新品种果树。随着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他的500亩农场里,游客们可以赏四明风光、尝应时果蔬、品瀑布仙茗绿茶、享田园生活……

梁弄镇横坎头村依托花开梁弄“浙样红”美丽田园建设,对片区内近1000亩农田进行错位打造,实施高标准果蔬大棚建设,统筹田园绿道慢行系统、采摘区、美丽河湖等资源,推进美丽田园向效益农业的转变,域内形成特色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基地10余个,家庭农场20余家,农家乐16家,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

图片四明山镇北溪村一角。俞丽丹摄

四明山镇北溪村引入宁波甬旅发展有限公司战略投资2000万元,推进北溪“双富”样板村项目建设,带动整村基础设施提升和闲置农房盘活,打造村落型旅游综合体,实现村集体年均保底增收36万元,带动该村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在海拔500多米的四明山上,依托“低八度”产业联盟,以北溪高山蔬菜基地“共富工坊”为产业基础,打造乡叙高山农场,采用“轮耕休作、严格选种、露天栽培”种植模式,创新推出“果蔬直采到家”盲盒包年业务,乡叙高山农场发展面积已超200亩。

为了推动生态富民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余姚市通过建设高产种苗栽培基地、创新高山果蔬套种模式、引入高附加值种植业等“三高”举措,实施名优产品“品牌化”和“走出去”战略,推进花木、竹笋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发展香榧、石斛等经济作物10余种,形成了大岚镇美丽茶园、梨洲街道竹文创产业园、鹿亭乡林下作物经济等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真正实现“青山”变“金山”。

图片大岚镇雅庄村一角。赵静 摄

除了农业产业发展,在体育产业方面,四明山区域的8个乡镇(街道)建起了800公里的登山步道,羊额岭古道、茭湖古道、东岗山森林步道、古越寻踪步道、环大岚樱花步道等“三纵、一横、八环”为主线的步道已经初步形成。千里登山步道植入数字登山系统,串联了四明山旅游景区景点、山居村落、农业观赏点、民宿、农家乐等,生态环境多样、文化特色鲜明、智慧导航便捷、产业带动广泛的千里登山步道,吸引大批户外运动爱好者登山赏景,逐渐成为助推四明山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如何用满山绿色换来更多财富?余姚市积极发挥四明山区域特有的林业生态、人文景观等优势,以花卉观赏、水果采摘为切入点,将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农家乐休闲农庄、旅游景区串点连线成面,全面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目前,四明山旅游节、红枫樱花节、丹山赤水柿子节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四时皆有节,四时皆可乐”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这十年,民生服务润人心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图片市民在鹿亭乡中村村赏景。俞丽丹 摄

十年里,余姚市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改善成果持续造福于民。梁弄镇汪巷村以“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梳理式改造村项目为契机,在保存村庄整体徽派马头墙建筑风格基础上,做好“拆、改、建、保”四篇文章,“拆”去乱象、“改”出美丽、“建”好配套、“保”住乡魂,实现了文化古村的美丽蝶变。同时,该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田园景观和观光农业产业优势,以“四季花海”为主题,通过对村庄周边整片农田进行统一风貌管控,沿线修建了樟树下营地和田园迷宫、“探花·花海”营地,配套生态停车场、阳光花房、空中花廊、儿童乐园、游步道、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展现了南方特色的山区田园风光,构成了汪巷田园文化地标,在提升村民宜居生活的同时也成为游客休闲游玩、感受田园生活的好去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隐镇云旱村以其特有的绿色生态农业为依托,对村内零散空地、荒地进行整合流转,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扩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里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路灯亮化、道路绿化、新建农贸市场和文化礼堂……一件件实事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针对山区乡村普遍存在居住分散、部分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的现状,解决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大岚镇卫生院依托“智慧微医院”设施设备,创新“5G+”流动微医院建设,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一医一护将医疗服务送进各行政村。针对久病卧床、行动不便的村民,医务人员上门为患者开展诊疗、配药等定期随诊服务,家门口的“流动微医院”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愈发普遍,老人的居家养老和安全成了不少子女放心不下的问题。为此,余姚市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居家养老、托老所、银龄互助等新模式基本解决了日益增多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在大隐镇章山村,投入250万元打造集人体红外感应器、手动报警按钮、门磁感应器、烟感报警器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养老系统。郑艳娟老人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的子女告诉记者,“自从政府安装了这个智慧养老系统后,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特别是‘一键呼叫’报警装置,有事需要帮忙的时候,按下这个按键,我们就会第一时间收到讯息,安全得到了很大保障。”他说的这个“一键呼叫”装置,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可以同步呼叫子女、村网格员、智慧平台值班人员,让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在道路设施上,近年来,四明山区域在建成投用浒溪线等主干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交通“末梢”建设,陆上线沿线环境提升、即将开通的茭湖至斤岭顶林道,极大地提升了山区群众的出行环境。近五年来,四明山区域新建网络公路24公里、公交站场3个,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公交实现全覆盖。2023年初,总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的四明山镇客运综合服务站正式启用,在为乘客提供良好乘车环境的同时,对科学实施四明山区域公交运营调度和规范交通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四明山镇至奉化溪口镇直达公交的开通,有力提升了公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了两地群众的出行需求。

十年征程漫漫,十年矢志不渝,山区群众欣喜地见证着四明山生态环境的向美之变,好生态成了群众的“幸福不动产”。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余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汪长海表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余姚市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继续阔步前行,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严守生态安全底线,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不断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余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