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年期抑郁症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宁波市康宁医院

老年人群体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由于老年抑郁症起病多以躯体症状为主,容易被误认为躯体疾病而耽误诊治。通过下面这则老年抑郁症病例,您可以对老年抑郁症的症状和诊断有一个大致了解。 案例回放:浑身是病的张大

老年人群体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由于老年抑郁症起病多以躯体症状为主,容易被误认为躯体疾病而耽误诊治。通过下面这则老年抑郁症病例,您可以对老年抑郁症的症状和诊断有一个大致了解。

案例回放:浑身是病的张大妈

张大妈,今年62岁,一年前开始出现胃部不舒服,感到肚子胀、消化不良,有时胃痛,接着出现失眠,有时整夜睡不着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有时感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恶心,总觉得自己浑身上下不舒坦。为此,她也跑了多次医院,曾到消化科、神经科看病,做了很多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医生都说没什么大毛病,症状不应该像张大妈描述的那么严重;服用了好几个月的药,病情也未见明显好转。张大妈担心自己的病也好不了了,心情烦躁,终日惴惴不安,疑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由于躯体不适,她每天闷闷不乐,什么事也不想干,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时自责,认为一家人全让她给拖累了;有时坐立不安,烦躁,易怒,见什么都烦,在家自己打自己,打完后就哭,症状晨起较重,晚上较轻,有时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跳楼又怕跳楼后名声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前程,希望去医院打一针,想“安乐死”,曾企图上吊自杀未遂。在内科医生建议下来看精神心理科。精神科医生检查发现:张大妈除了多种躯体不适感,同时存在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干什么都没有兴趣,脑子反应慢,有无用感,自我评价低,自责,担心自己有坏毛病,认为毛病看不好,失眠、早醒,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严重时想要自杀。 

张大妈患的是老年期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在老年期发病称为老年期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既包括老年期首次发作的抑郁症,也包括老年期前发病持续到老年期或老年期复发的抑郁症,还包括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障碍。

老年期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考虑与病前性格因素,遗传因素、生化代谢异常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病前性格多有固执己见,依赖性强,行为孤僻,办事认真等特点;多数人发病前有社会心理诱发因素,最常见的诱因往往因为退休后社会生活范围缩小,住在与邻居相隔的单元房内与邻居间不相来住,环境的改变,年龄增长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与同事间的交往减少,会有被社会抛弃的失落感,家庭中子女已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学习,甚至婚后分家单过,加之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同老年人在一起生活时间减少,使老年人感到寂寞孤独,离、退休后或劳动能力丧失,经济来源减少,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改变,同时老年人特殊的年龄阶段,生活负性事件会不断出现,如丧失配偶,亲朋好友死亡以及家庭矛盾,意外事件等诸多因素都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悲观情绪,社会环境因素和病前性格,以往痛苦遭遇和原有的健康状况等潜在因素,促使其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从而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老年期抑郁症与青年期抑郁症两者之间常见表现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受老年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仍有许多不同之处,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老年期抑郁症的常见表现有:   

(1)抑郁焦虑的混合状态:老年病人对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很好表达,常用“没有意思,心里难受”或表现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常否认或掩饰心情不佳,甚至强装笑脸,其亲属及熟人也可能意识不到患有严重情感疾病,而只以为是些躯体的“不舒服”,见到医生就抓住双手不停地诉说躯体不适,有时躯体焦虑完全掩盖了抑郁,也有的无故报怨人们对他不好,以致使人无所适从。

(2)兴趣索然:病人不能体验到生活乐趣是较常见的特点,病人不但对以往生活的热情和乐趣下降,越来越不愿意参加正常活动,如社交,娱乐,不愿意听电话,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3)精力下降:主观上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办事拖拉、显得懒散、需人照顾。重者终日卧床,事事需人扶持,老年病人常被误认为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而送到综合医院接受昂贵的医学检查,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4)自我评价低:病人对自身的状态评价过低,对自身健康、记忆力等没信心,自感身体不好、头脑迟钝、“不中用了”、“不会好了”。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自罪。甚至有自杀观念和行为。老年人常不明确地表达,如可能说“打一针让我死吧”,却否认有自杀的念头,老年抑郁症有慢性化趋势,也有不堪忍受抑郁的折磨,自杀念头日趋强烈,以死求解脱。

(5)心境昼夜节律改变:病人心境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常作为内源性抑郁诊断指征之一,特别是伴有早醒时,病情轻些的老年人,入睡前感到轻松些,讲“一天可过来了”或能体验到晚上电灯打开后心情平稳些。

(6)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情绪反应不仅表现在心境上,并且总是伴有机体的某些改变,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无饥饿感,勉强进食也是食之无味,多伴有体重下降。约有80%的老年人有睡眠障碍躯体不适的主诉主要有心慌气短、出汗、胸闷等等。

老年期抑郁症不同于青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1)躯体不适或主诉多,疑病观念较多。有报道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男患者65.7%具有疑病症状,女患者62%,约1/3的老年患者以疑病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有学者提出术语“疑病性抑郁症”。 疑病内容涉及消化系统,便秘、胃肠不适是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常以某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进而担心病情恶化,甚至得了不治之症。很多患者否认抑郁症状的存在而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因此情绪症状易为家人忽视,称为“隐匿性抑郁症”。 躯体症状表现:①疼痛综合征;②胸部症状;③消化系统症状;④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以找不到器质性背景的头痛及其他部位的疼痛最为常见,周身发力和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症状。

(2)情感脆弱,自杀的危险性高。老年人情绪波动性大,往往不能很好表达忧伤的情绪。部分以易激惹、攻击、敌意为主要表现。体重变化、早醒、性欲减退、精力减退等症状因年龄因素不突出。失眠、食欲减退明显。自杀观念的表露常常不清晰;但老年人自杀率比其他年龄组人高2倍,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较少谈论自杀,而是采取行动;所以千万不要等到发现老年抑郁症患者出现了自杀才开始诊治。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治疗。

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且由于常伴有躯体疾病而服用其他药物,老年人使用抗抑郁药物时,各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问题亦应予以重视,因此,老年病人药物治疗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与不良反应的问题,其次才是疗效问题。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四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等。电休克疗法(ECT)效果较好,但因其受到老年患者年龄及躯体情况的限制,很少应用。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通常需与药物治疗相配合,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及不良环境所致抑郁可选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明显依赖和回避行为可选用认知和行为治疗,适应证是轻度抑郁焦虑或重度抑郁恢复期。关于维持治疗,因其再次复发的危险性较高,大部分研究者主张,对第一次起病的抑郁病人,在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一年;若出现复发,则维持治疗二年或更长。

由于老年抑郁症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诉说各种身体不适,例如头痛、头晕、食欲降低、体重下降、胸闷、疲惫无力、尿急尿频等等。因为躯体症状十分明显,使得患者往往只注意到躯体症状而忽略了情绪问题,以致在求治时只诉说躯体症状而不提及情绪症状,病人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症,总以为自己躯体疾病很重,希望内、外、妇等科的医生帮助诊治。实际上,当这些病人到内科或神经科门诊进行各项检查时,连综合医院的医生也常会忽略这些抑郁症,而不能确诊,容易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一旦发现老年人身体东难过西难过,跑了不少医院却总是找不到病因,要考虑是否患有中老年抑郁症,应尽快到精神心理科进行检测治疗。中老年期抑郁症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治疗疗效良好,拖延数月至数年才正确治疗,疗效不佳。

专家介绍:

刘文邦

宁波康宁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老年病区科主任。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宁波市首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精神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心理咨询及治疗、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20年,曾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进修半年。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老年记忆障碍及各类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的诊治。发表医学论文多篇,曾获浙江省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三等奖。每周四上午宁波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专家门诊。

[责任编辑:崔瑜]

标签:治疗 关键是早发现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