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微博时代也是政治家的时代”应该不算夸张吧。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社会里,微博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无疆界地进行沟通,微博为政治的参与引入了新的力量,它使政治家离我们更近了。经历了“2010年微博元年”后,一些重视“执网能力”提升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开始尝试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获取反馈,与公众交流。微博问政,正在成为微博百花园中一道惹眼的风景。
在此背景下,8月25日在杭州召开的首届政务微博论坛,自有它特殊的意义。这标志着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微博这一平台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得到更加主流的正视,首届政务微博论坛会议召开的本身,就是对微博这一平台的无上肯定。论坛上,“政务微博与社会创新管理”、“突发事件如何利用好微博”、“微博时代官民如何良好互动”等内容都是当下社会公众极为关心的话题。政府官方主动将这些甚至带有一定敏感程度的话题以“高峰论坛”的形式公开探讨,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微博问政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的提升。
回顾近两年全国一些热点事件,大多都是通过微博率先发布,并一度成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微博可以产生‘核裂变’效应,形成信息的高速大范围传播,它可以让每个人都发挥过去只有媒体才能发挥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一度对微博表示出担忧,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会扰乱社会秩序,加大社会管理难度。但一系列事实证明,网络时代没有可以隐瞒的真相,越公开越稳定,越透明越有秩序。微博这一新兴传媒平台不但是民意与舆情的“观测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既然是“观测站”和“稳压器”,官员们就应该从这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微信息”中体察民意。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困难复杂交织的新形势下,微博里蕴涵着纷繁而又丰富、驳杂而又原生态的民意,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什么?信息沟通和感情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微博江湖里,官员必须抛弃官话套话空话,否则你的粉丝不待见你;在微博江湖里,政府机构官方微博必须及时更新信息反馈民众,否则你的懒政与摆设就会遭到网民炮轰;在微博江湖里,领导必须放下身段重视草根智慧才可能与民众真正良性互动。因为有粉丝的监督和督促,“微博问政”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把政府机构和官员还原成了一个真实的“人”,更利于他们从百姓的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无微博,不问政。很多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微博的传播作用,并以实际行动向民众展示了“微博问政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沟通民意与民互动的工具”。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新疆等多个地方政府都有明确的态度,要利用微博问政、亲民。南京更是明确规定,官员对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发布时要少说官话。 以快对快,让事实和时间赛跑,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捂住不讲更糟糕,越到后面就越被动。这些执政理念的更新,也得益于微博问政的体会。
在这个风生水起的“微时代”,公众更愿意把微博看做是当下社会无法缺席的舆论阵地,而对于政府机构和官员而言,他们更应该从这方阵地中汲取施政营养。无微博,难问政,也终究应算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