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北京微博发布厅”在新浪网上线运行,首批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这一发布平台,成为全国各省区市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
“北京微博发布厅”上线11天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上海发布”微博平台也开始“发声”,首条微博“每周菜价”关注“菜里乾坤”,民生味十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说,前些年,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而近年来,政务微博的纷纷开通则算得上是另一个“里程碑”。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会上表示,目前,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已开设的4万多个微博客账户,及时发布政务信息,认真回应关切,实现了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实际工作。
政府开微博从被动到主动
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说,在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以全国公安系统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运用微博,而政务微博的“井喷”现象则出现在今年4月至10月间。
来自腾讯网的统计也显示,目前在腾讯注册的政务微博数量达到约1.85万个,全国已经没有政务微博为零的省份。
日前,外交部微博“外交小灵通”粉丝突破百万,成为首个粉丝破百万的部委微博。
“去年是我们去找政府建议他们开微博,今年3、4月份开始,是政府主动找我们学习怎么开微博。”周晓鹏说,“今年春天开始,我自己已经给政府部门进行了至少40场关于政务微博的培训,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
周晓鹏认为,去年的微博查酒驾、日本地震期间化解抢盐风波等案例都给政府部门如何运用微博、使用微博的效果等提供很好的示范,政府部门在1年多时间里对微博有了更多了解,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有用的信息发布工具、平台、窗口,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去应用。
硬伤:谣言、谩骂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网民数量超过4.85亿,在各网站注册的微博账号则达到约8亿个,微博用户每天发布的信息量约为2亿条。在微博深度影响社会舆论格局的同时,人们也感受到这个新兴舆论场自身的复杂。
2010年12月,一则“金庸去世”的传言在微博上出现,相关讨论在1小时内突破5万条,在全国范围内大肆传扬,但这则消息最终被证实为谣言。
除了谣言,不负责任的攻击、谩骂,情绪化的表达等等现象也都在微博中大量存在。
腾迅网总编辑陈菊红说:“非理性的声音在网上存在是很正常的,这就更加需要善于理性思考的人以思辨的方式去探讨,以更坚强的信心、决心发出权威的声音,真理越辩越明,政务微博一定要亲身参与到这个健康沟通生态的构建过程当中。”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协调局说,去年以来,“香艳猎人”“草榴时光”等206个微博客账号因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被依法关闭。其中,新浪账号130个,搜狐账号31个,网易账号20个,腾讯账号25个,这些网站被严肃批评。
将促进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
近一个月来,微博及媒体上关于空气质量和民间自测行动的报道铺天盖地,一家外国使馆自测的空气质量指数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报告之间的差别,使PM2.5从冷僻的专业术语变成了众人议论的热词。
而这场讨论的结果促使环境保护部最终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规定修订后的标准到2016年起在全国采用。这次微博内外关于空气质量的大讨论,正是“微舆论”推动政府实际工作的典型案例。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佟力强说,微博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传播手段的创新,更重要的还在于将促进政府执政理念、观念的转变,只要政府秉持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就会敢于将真实的情况在网上公开,也会赢得公众的理解和认同,“政务微博的发展将有助于增强政府部门和官员执政为民的观念”。
对这一观点,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惠也表示赞同:“在微博推动下,发生变化的将不只是公众打开电脑之后看到的内容,还将是政府为公众服务模式的巨大改变,大家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