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这是一首江南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赞美诗;这是一部集中展示浙江民俗风情的绚丽篇章。

“悠悠古越风,深深女儿情”,十里红妆,是江南民间千百年来婚嫁文化的美好图腾,寄托了江南百姓在朱红中祈求祥和幸福的恒远梦想;十里红妆,包容着江南民间民俗风情的全新审美符号,唯美地、诗意地展现江南汉族的婚嫁习俗和风情;十里红妆,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美。

3月6日,宁波市演艺集团出品的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作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华风韵”品牌的力作之一,登上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纽约林肯中心。十里红妆花轿漂洋过海,让美国友人浓浓地感受到了宁波传统婚俗文化。记者得知,演出团已于3月14日返甬。[详细]

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出品,宁波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出,自2009年以来,先后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奥地利维也纳新城剧院、法国鲁昂剧院等知名剧场演出110余场。此次纽约演出“中华风韵”品牌项目,3月6日至9日在大卫·寇克剧院连续演出4场[详细]

《十里红妆》之所以能登台纽约,得益于2009年文化部和中央外宣办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计划。计划其中之一就是在世界主要城市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并在世界主流剧场每年定期推出“中华风韵”活动,以来宣传中国文化。据悉,演艺团正在准备《十里红妆》的全国巡演[详细]

《十里红妆-女儿梦》是宁波七千年风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别具一格地将江南特有的婚俗文化巧妙地融入到舞剧的创作中,将这个江南女子生命中最为隆重的人生仪式,是积淀了她们全部生活内涵的震慑人心的时刻搬上了舞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是浙东婚俗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女性一生中最华彩的片段。近年来,“十里红妆”一直是文学艺术界的热门创作题材,曾以电影、电视剧、舞剧、越剧等不同形式被搬上银幕、荧屏和舞台。
来过宁波人或许听说过那里有个“十里红妆博物馆”,舞剧《十里红妆》便是在此博物馆生发出的创作灵感。
据导演王晓鹰介绍,当他参观博物馆时,不仅为那些女子婚嫁的物件惊叹,而且不由自主想到它背后承载的旧时代女人的命运,于是王晓鹰想到用戏剧性的手法展现最有特色的江南民俗风情。
该剧透过梦恋、梦别、梦归和梦嫁四幕,讲述江南女子越儿等待外出闯荡的丈夫阿甬归来的故事,并穿插呈现浙东地区如轧蚕花和焐新床等民间习俗。王晓鹰说,藉绵延二十年的爱情故事,浙江地区的传统民俗被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化的、有生命的表达。
《十里红妆·女儿梦》从创作到开始排练整整用了5年时间。通过一次次的剧本修改,将宁波人当年远赴香港和东南亚创业的情形呈现在舞台上。在经历舞蹈诗、音画诗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抉择后,十易其稿后才出炉了目前的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详细]

2008年8月6日,宁波市歌舞团公司举行了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的开排仪式。从这一天起到10月6日审查演出,刚好两个月时间。两个月要让一部舞剧成形,难度可想而知。一场打造精品舞台剧的攻坚战就此开始,演员们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晚上十一二点排练结束,除了吃饭,中间几乎没有间歇。
2008年10月7日,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在宁波大剧院审查演出,主创人员邀请多方面专家举行了多场座谈会,共同探讨修改方案,特别是在“风情”或“剧”的定位上形成了一个明确方向,增加了两个人物——阿林和幸儿,从而使剧目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剧情更趋合理,作品也更具观赏性。
2009年3月,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在宁波大剧院隆重公演,出现了连演七场、场场爆满的可喜场面;随后,在上海大剧院演出,出现了演员六次谢幕观众还迟迟不愿离去的感人场面。[详细]

宁波演艺集团从2008年就开始筹备,6年时间,相继在香港、德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地演出,2014年终于登上了世界顶级的艺术中心——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
作为一台展示江南地区民俗风情的艺术精品,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将中国本土化的元素充分融入其中。而为了让本剧在艺术表达方式上更加国际化,在赴美演出前,剧组邀请麻省理工学院视觉艺术系教授杰夏伯和纽约皇后学院戏剧舞蹈系教授殷梅为该剧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更符合美国观众的欣赏口味。为了便于长途跋涉,舞台道具在保持原有基础上,选取部分软景取代硬道具,将原有6个集装箱的容量压缩到2个集装箱。演出时间压缩到两小时之内。把一个戏搬到完全不一样的场地上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十里红妆·女儿梦》显然做到了,在坚持原汁原味地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用世界语汇满足了美国的本土化要求[详细]

来过宁波的人或许听说过有个“十里红妆博物馆”,舞剧《十里红妆》便是在此生发出的创作灵感。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创建于2003年9月,200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家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专题博物馆,也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民间民俗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就像走进一座传统婚嫁文化的宝库,明清时期富家小姐的生活完全展示在面前。
博物馆占地3000多平方米,展出明清江南富家小姐生活、习俗的家具、器物1200多件,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各地游客8万多人次,已是集保护、展示、研究、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新亮点、旅游新景点
“十里红妆”博物馆内的藏品,是何晓道先生二十多年来收藏的上万件精品中选出来的,展品紧扣“十里红妆”这个主题,边展边充实,形成现在的陈列规模。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海的葛小姐就要结婚了,她56岁的父亲是一名干了30多年的箍桶匠。在宁海当地,嫁女儿是件极为隆重的事。
箍桶是嫁妆中的必备品,以前宁海人再穷,女儿结婚了也要打上一整套,总共十多样,洗脸、洗脚、储存食物一应俱全。
箍桶是嫁妆中的必备品,以前宁海人再穷,女儿结婚了也要打上一整套,总共十多样,洗脸、洗脚、储存食物一应俱全。
自打女儿订婚,老葛就琢磨着置办嫁妆。女儿女婿在宁波买房,自己出力不多,老葛想趁自己还干得动,用自己的手艺打一套嫁妆。
就这样,他上山砍来杉木,劈开,分割,亲手为女儿打了一套嫁妆,泡脚桶、锅盖、水果盘、泡澡桶。有人说太土,不轻便,葛小姐说,她都会用起来,因为满满的都是父爱。

 

与经济数字相比,文化的力量有着更浓的亲和力。中国的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孔儒思想主要依靠文字的形式在西方的传播,而《十里红妆·女儿梦》继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用舞蹈的形式,柔美的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另一面,更直观,也更震撼人心。

《十里红妆·女儿梦》的成功演出,再次证明优秀艺术的无比魅力。我们通过艺术交流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扩大和提升了宁波城市的影响力。《十里红妆·女儿梦》不仅在美国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是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把中国最本色的作品推向国际的典范,是坚持本土化和市场化来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