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人"的电梯一次次造成伤害。统计显示,去年通过应急救援的网络,宁波市的应急救援接警达537起,解救电梯被困人员1070人。仅在2015年1至7月,全国发生的重大电梯事故就达30起,造成27人死亡。
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占比高达60%。
电梯行业比较推崇洋品牌,认为洋品牌电梯质量可以保证。目前,洋品牌在国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已经超过了50%,重点工程特别是政府采购工程中,一般都是非洋品牌不要。而实际上,奥的斯、三菱、日立等外资品牌早在2007年就把生产研发中心转移到了中国。北京地铁奥的斯扶梯事故发生后,其公共事务部经理李明杰就承认,该公司虽然是中美合资,但旗下产品早已本土化。洋品牌电梯本土化后,其产品质量似乎并未与知名度相称。【详细】
国内电梯事故频发,还因为电梯维修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维修保养方面的管理制度。电梯维修保养不到位,责任心不强,面对乘客多次反映电梯有故障而未引起维修服务公司重视,不少电梯长期带故障运行。维修人员技术素质差,湖北电梯"吃人"事件,就起因维修人员只铺了铺板忘上连接螺丝。还有不少电梯多日无人进入机房,导致常年处于失养失修状态。近期,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协会组织的专家,分赴全省11个市,到小区、商场进行抽查。【详细】
小区电梯经常出故障,除了说明故障电梯质量、维修存在问题,更折射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责。保障电梯安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使用者的安全意识,都缺一不可。但现实情况是,电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但是相关的管理漏洞却迟迟未能补上。按照《物权法》有关规定,业主作为电梯产权的所有者,是承担电梯修理、改造或更新资金的责任主体,而当前已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屋中,却并没有电梯修理、改造或更新资金便利使用机制。【详细】
近年来电梯伤人死亡的事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居民没有正确使用。
比如,电梯门都是装有防夹装置的,搬东西时,人们往往用物品把门挡住。其实,电梯门有10~20秒的间隔时间,反复关闭后,电梯就会启动保护设计,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要按住电钮,而不要强制挡门。
另外,轿厢内是安全空间,厢体与楼层之间存在很大空隙,里面的人强行扒开电梯门出来...【详细】
电梯安全事故一幕接一幕,却难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关乎亿万家庭幸福的电梯梦魇在各地不时出现,我们乘坐电梯时依然伴随着各种担忧。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过这样的感叹:"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在法律规范安全准则之外,也愿电梯的生产商、维护企业、监管者与乘坐人员一起,遵守行业相关规范,尊重职业道德,文明乘坐电梯,让电梯安全真正落于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