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不少百姓在寒风中因"打车难"苦苦守候,另一边却是出租车行业改革依旧步履蹒跚。尽管公众要求推动出租车改革的声音多年来从未消停,但进展缓慢,特别是在打破垄断、完善出租车准入制度等方面,还没有根本性动作。出租车体制到底应该怎样改革,又是谁在阻挠出租车改革的进程?
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热议出租车经营放权、斩断牌照垄断背后的"利益链",为让公众能够享受更为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增加人民在改革中的"获益感"而献策建言。
坐出租车的,因为司机拒载、宰客骂娘;开出租车的,提到份子钱和各种收费,满腹怨言;出租车公司,面对暴利指责忿忿不平;政府部门,对各方面所提出的管理不当的质疑,也是委屈得不行;至于各地政府或明或暗地指定出租车车型的做法,让汽车厂商们心生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更不用说数量庞大的"黑的士"们,对钓鱼执法的敢怒不敢言了。
2015年年初,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祥子"为何频频"不拉活"?调查发现,"专车""黑车"不过是导火索,常年居高不下的"份子钱"和行业垄断问题,才是亟待动刀的行业痼疾。
"早上一睁眼,就欠公司100多块。"远高于物价涨幅水平的"份子钱",与缓慢提增的起步价和小步下降的燃油费形成明显对比。[详细]
记者在沈阳街头随机打了一辆出租车。当被问到最近收入如何时,的哥贾师傅立刻打开话匣子:"现在出租车没法开。我早上4点出门,中午随便糊弄一口饭,再到下午4点交车,一天下来除去饭钱有时连100元都赚不到。"
出租车司机宁师傅则认为,沈阳出租车管理没章法,"现在黑车、改装车太多,你到地铁口看看,黑车明目张胆地排成长队没人管。"[详细]
的哥师傅叫苦连天,市民也是满腹牢骚。最近沈阳市民微信朋友圈里有流传甚广的一条消息,就对沈阳市出租车司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风雨交加、大雪纷飞时被漫天要价;着急赶飞机、赶火车、去往闹市区被拒载;不问乘客意见强行拼客;上车还要忍受司机的"烟熏火燎"……
类似的情况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详细]
出租车行业的问题,民众诟病由来已久。虽有小幅度的改进,但收效甚微。 一个大家都认为不合理的行业体制,为什么就是改不了?究其原因,既已形成的出租车公司利益格局使得改革难度增加,这"利益格局"的背后,不仅有地方政府的"小金库",还有管事官员的"小钱袋"。而出租车司机这一群体,难以掌握话语权,使得出租车的行业改革,步履艰难,几乎难以撼动。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日前表示,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涉及到公众、驾驶员、企业、移动互联网平台等多个主体,各个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各不相同,要使各种主体的诉求都能得到共同认可,只能寻求一个公约数。
目前在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中,有两大问题急待解答:一是各地的出租车牌照垄断能否破除,二是打车软件和专车到底是否非法运营。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官方的明确说法,这两大问题能否获得回应,将成为本次改革的焦点。
今年1月份,广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广州不向个人发放牌照是因为上位法不支持,需要看交通运输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详细]
北京和广州等地的交通部门都宣布打车软件和专车服务属非法运营,一旦发现将予以查处。[详细]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阻力主要来自三方面:
第一是观念,就是传统的观念和价值,管得过多过死,居高临下,很强势。
第二是审批改革。行政审批事项是一个部门的权力,部门审批越多,审批许可越多,部门权力越大。拿掉这些审核许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等于割自己的肉。
第三是部门利益。我们过去几十年把经济市场化了,最不该市场化的权力也被市场化了,出现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也正因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里强调,要壮士断腕,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推动改革。
出租车行业的种种体制顽疾,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冲击之下,已经到了必须开刀解决的关键点上,矛盾倒逼改革的良机不可错过,成本高、难度大、敏感复杂都不能作为回避的借口。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呼声为出租车行业改革深化提供了新契机,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让出租车行业的改革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