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岙村

樊岙村地处象山县鹤浦镇中部,是原樊岙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4月"撤乡并镇"后成为鹤浦镇最大的行政村,村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28个村小组,人口3000余人,村民众多且居住分散,各类纠纷面广量大,调解工作任务艰巨。

"枫桥经验"

2009年,原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曾作出批示:"象山县鹤浦镇樊岙村做到了真学"枫桥经验",取得了扎实成果。"近几年来,樊岙村坚持强化"五个要素",在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同时,继续深化"樊岙经验",使人民调解这朵"东方之花"开出更加娇人的景色。

"三无"目标

1996年以来,村党支部、调委会坚持"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建立健全调解机制,注重强化"责任、基础、机制、教育、艺术"五个要素,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九年来,村调委会先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60余件,无一件上交镇政府,全部化解在基层,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三无"目标,即无村民上访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矛盾纠纷上交,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坚持强化"责任要素",确保村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

一直以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非常重视稳定工作,尤其近十四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要位置。深刻认识到稳定是发展的基础,要致富,要把经济建设搞好,首先就必须抓好村里的社会稳定,不然一切都是空谈。[详细]

坚持强化"基础要素",确保村民小组长、老年协会成员能在一线发挥作用。

村民之间小纠纷、小矛盾时有发生,一有矛盾纠纷就上交村调委会,村调委会必将不堪重负,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矛盾纠纷。樊岙村结合本村地域、区域情况,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在本村小组中情况熟、有威信等特点,加大对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切实做到了矛盾纠纷处理的抓手向下延伸,使小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组中。[详细]

坚持强化"机制要素",确保村调委会成员有能力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近几年来,樊岙村坚持以大力推进村调委会建设为平台,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村调委会成员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培训制度。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村调委会成员集中业务培训,邀请司法所和法庭的有关同志进行授课,并结合农村常见纠纷的特点,对矛盾进行梳理分析,并讲解适用法律和调解工作技巧。[详细]

坚持强化"教育要素",确保村民素质有新的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的各种诉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结构日益分化,村民的利益更加多样化,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新诉求相继出现,有些群众自己不知法,就埋怨政府、农村基层干部,认为政府玩"猫腻",不按政策办事,有的还公开对着干,阻挠各项建设的正常进行。[详细]

坚持强化"艺术要素",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能够案结事了

在农村从事调解时间长了、数量多了,都会发现其中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个是否叫"艺术"我不敢肯定,但我们都说是"套路"或者叫"界头",即在调解时,我们非常强调"套路"要熟悉,"界头"要做到,村党支部书记、村调委会主任周正贵如是说。[详细]

目前,樊岙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使该村生活生产秩序井然,村民关系融洽和谐,形成了在稳定中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中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真正成为基层维护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维护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