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北京遭遇大风天气,首都机场T3航站楼D区屋顶局部被强风吹开,白黄色材料卷入风中,飘落在周边跑道和走廊上。这是自去年12月10日被10级大风掀翻后的第二次。事发后,机场称已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抢修,事故未对机场安全运营造成影响。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在建设之初,就宣称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但现在看来,投资数百亿元建成的T3航站楼固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但在建筑质量保障上,却未必能与其巨大的体量相称。T3航站楼的建设方曾表示,棚顶是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建设的,能抗击12级风力。但现在偶而一阵强风就能掀掉屋顶,有失颜面的恐怕不只是航站楼的建设方。
北京的风沙固然是大的,但T3航站楼如果连强风都抵挡不了,无论如何都会贻笑大方。作为一个超大公共建筑项目,能够抵御包括大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是保障建筑质量安全的应有之义。丢丑固然令人难堪,但如果不去思量丢丑的根源,那才是对国家投资和公共利益不负责任的态度。T3航站楼项目众所瞩目,那么它在规划设计、工程监理乃至建设施工等诸多环节,理应以最高的标准和最严的监督来保证质量。现在,强风揭开了T3航站楼的质量隐忧一角,有关方面能否以正视现实的理性态度,来检视自身缺失呢?
T3航站楼扩建工程于2004年破土动工,就在这一年,原建设部曾下发《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指出,“一批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造型独特,结构形式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相继建设,为确保大型公共建筑的质量安全,要求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不知以“风格独特,造型别致”著称的T3航站楼建设方,是否认真学习过这份通知的精神,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层面?
去年和今年这两场大风,掀开了T3航站楼的屋顶,也揭开了其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在质量保障方面有所缺失的一角。暴露的问题,恐怕也不仅是建筑工程质量这么简单。相关部门对业已显露的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而必须建立健全建筑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逐一审视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施工者、监管者,让有关责任方为建筑质量风险付出应有的代价。非如此,不足以惩前毖后。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屈正州 编辑:鲁冠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