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砖窑 “燃”起新活力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古法砖窑 “燃”起新活力

周利光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周利光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天封塔造型的“顶帽”和仿古的檐口瓦片相映成趣。

天封塔造型的“顶帽”和仿古的檐口瓦片相映成趣。

10月16日,冷空气渗透南下,大白天却阴沉得如同傍晚,时不时洒下的雨水,将砖瓦窑里熊熊燃烧的窑火衬托得越发热烈。

砖瓦窑位于奉化西坞街道庙后周村的一处山脚下,是宁波范围内屈指可数的用古法烧制仿古砖瓦的窑,产品多用于古建筑的修缮。

在这一行摸爬滚打近40年,砖瓦窑的主人周利光不甘心这门传统技艺日渐式微,便打起了时髦的 “工业极简风”的主意,希望通过一些案头小物,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工业极简风”设计小物件

绕过烧得噼啪作响的砖瓦窑,记者走进一间几乎没有装饰的屋子。靠墙的架子上,放着各式各样用黏土烧制而成、充满历史感的砖瓦,有些表面上已长出薄薄的青苔。

若不是周利光介绍,很难把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砖瓦和天封塔、天一阁、城隍庙、月湖景区等甬城“地标”联系起来。

“这块砖是当初为天封塔修缮时留下的,这块是范宅翻修时烧的……”周利光如数家珍。古建筑修缮所需,也是这家用古法烧制仿古砖瓦的砖瓦窑生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和仿古砖瓦相映成趣的,是一排用水泥制成的小物件。它们多数巴掌大小,有笔架、烟灰缸、花盆、镇纸、手机架等,质地、色彩接近仿古砖瓦,设计款式正是“工业极简风”。

这些小物件是周利光从今年开始,利用空余时间琢磨出来的。最初他从网上看到,这种风格的小物件在台湾地区的年轻人中十分流行,“就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做一些类似的作品出来。”

烧制仿古砖瓦和打造水泥小物件,看起来都是手艺活,但还是有明显区别,尤其是色浆的调制,“试了十几次,才找到想要的效果,既要有水泥的现代感,又要有古砖瓦的历史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用古法烧了近40年仿古砖瓦,转身去做水泥小物件,是传统技艺“不香”了吗?

周利光说,家里从祖辈就开始烧制仿古砖瓦,他从小跟着父母在砖瓦窑长大,顺其自然继承家业。

现代化设备的出现给传统的仿古砖瓦烧制工艺带来了颠覆性改变,尤其在生产效率上。“我们从黏土开始烧制一窑青砖的周期是30天,通常一窑能产出7万片青砖;而现代化的砖瓦厂,24小时就能烧出5万片砖。”

市场并未完全被掠夺。古建筑的修缮、古村落的开发,都需要用到大量仿古砖瓦,而古法烧制的仿古砖瓦在质感上的表现不可替代。

不同于现代化砖瓦厂的薄利多销,周利光说,古法烧制仿古砖瓦只需要有那么一批稳定的客源,一般就能维持生计。

只是,在行业内浸淫那么多年,周利光还是能明显感受到潜在的危机——

“生产周期无法缩短,但眼下的人工成本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会古法烧制仿古砖瓦的老师傅越来越少,市面上的窑也越来越少,整个行业处于‘日暮西山’的状态。”

“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了解古法烧制仿古砖瓦这门技艺。”虽然,周利光的砖窑是奉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但硬把年轻人拖来,显然也不是长久之计。”

“工业极简风”水泥小物件的设计算是周利光向年轻人抛出的橄榄枝,“这些东西在年轻人中还是蛮流行的,在家里摆一些,不仅好看,说不定还会引起他们对这个行当的兴趣。”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对于传到自己手上的这份家业,周利光表现得很“佛系”,“不要求我的孩子回来干这行,让他们去外面走走看看,说不定等他们年纪再大一点,想法变了,自己就乐意回来跟着我干。”

舍不得的那份“匠心”

努力想让年轻人“看过来”,是因为从业近40年,周利光对古法烧制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古法背后静下心来慢慢修炼的“匠心”有着一种本能的崇敬。

屋外,尽管下着淅淅沥沥的雨,窑工们对手上的活不敢有丝毫耽误,不时往窑里添柴。周利光说,窑的温度从常温烧到1200℃,需要花七八天,这段时间里,窑工24小时守在窑旁,通过观察烟囱出烟,来确保窑内所需的温度。

“烧完之后还要封窑。”周利光说,在窑顶糊上黄泥并泼水冷却(行内叫“发青”),是决定古砖瓦能否烧制出青灰色的关键步骤,“需要有一二十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好分寸。”

开窑后,窑内温度很高,一般要晾上三四天,窑工才能进去搬运砖瓦。尽管如此,窑里的温度一般也有40℃左右,人站在里面不动,汗水都会往外冒。比汗水更令人难以承受的,是人在里面呼吸,粉尘就像浪潮一样袭来。

这些还都是现在能被大伙儿看到的。在周利光的记忆中,更早年间,烧制砖瓦的泥都来自河道的淤泥,窑工们要根据江水的涨落去取泥,两人一组划船出行,一个取泥,一个把泥脱水后搬到船上。

取来的泥并不能直接用,在沥干水分后还要练泥、醒泥。过去练泥,要么用“牛踏”,要么用“脚踏”。传说中,检验泥是否练到位,有一个苛刻的标准,就是在练泥前将一把玉米混到途中,经过不断踩踏,混进泥土的玉米粒被捡出来,泥就算练好了。

“这份辛苦,现在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的,但老师傅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精神,不应该随着技艺的流失而流失。”周利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