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门口车行道又破了,坑坑洼洼,雨一下,别说车辆驶过溅起一身泥,连行人都要从车行道绕路了......”日前,采集员郑航一大早向东钱湖智慧城管中心紧急报备,这已是今年来辖区内加油站红线退让区域相关案件第8起了。
据了解,在城市管理中,红线退让区域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红线退让区域就是指个人或者企业红线范围内的权属用地,但因为和公共区域衔接,退让部分作为公共区域,也就是行人车辆都可以通行,但是权属还是个人或者企业的,由于种种原因,红线退让区域成了管理的“空白”区也成了“三不管”区域。每当遇到这类案件,东钱湖智慧城管中心工作人员就特别惆怅,派件困难、协同处置困难、要按时结案就更是难上加难。“加油站门口的车行道破损谁来管?”“开放式广场的道路破损谁来修?”“企业红线退让部分公共区域谁来维护?”这些关乎民生却难以落实的问题一直令人头疼。
据东钱湖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按惯例,这类上报的案件都是由他们派遣行业主管单位,再由主管单位督促权属单位负责处置修补,但是权属单位处置时效很难保证,遇到不配合的要处置结案更是遥遥无期,案件超时积压几乎成为了常态。
工作人员对红线区域内的市政设施进行修复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疑难杂症”,东钱湖智慧城管中心一个个电话联系、一次次上门协调、一回回向上级请示。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7月24日,在前期充分调研可行性和依据的基础上,乘着半年度该中心组织召开协同部门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会的这股东风,个人或者企业产权红线退让区域涉及的部件类问题终于被作为一项议题提上了日程。会上,协同部门参会人员讨论明确了部分“无主”部件的权属问题后,重点就辖区内红线退让区域涉及部件类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虽然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相关文件指导意见“道路两侧建筑红线退让区域的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卫管理纳入市、区(管委会)政策养护范围......但因经费保障、后续管理权责、具体实施部门等一系列问题让各县市区望而却步。
“怎么办?”“怎么做?”“谁来做?”面对这一个个问号,东钱湖旅游渡假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冯灿焕表示:“民生问题无小事”“既然有政策文件,再难我们也要贯彻落实”“个人或者企业产权红线退让公共区域除了有物业管理的全部纳入政府市政管理养护范围”。
会后,区中心将会议纪要梳理后正式发文,除参会单位外还逐一抄送了区各协同处置部门,这既是为协调推进会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是区智慧城管中心开启新的工作机制的起点。就这样,东钱湖又一项新的惠民政策呱呱落地。从运行两个月的时间来看,收效明显,包括之前积压的案件已全部处置完毕。
据了解,东钱湖此举在宁波尚属首例,对于消除红线退让区域之内的“乱象”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业内人士介绍,如果时机成熟,值得向更大的范围推广。(边城雨 通讯员 洪金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