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具规模新建的大东门翁城和古街!再现千年古县城的历史风貌!
宁波
宁波 > 文化艺术 > 正文

初具规模新建的大东门翁城和古街!再现千年古县城的历史风貌!

慈城——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城

享有“江南第一古县城”的美誉

△古慈城山水图

△古慈城山水图

古慈城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慈江。整个古城格局方正,“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堪称风水宝地。据《慈溪县志》记载:“宝地”建城历史悠久,史记: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土“勾余”就是慈城最早的古名,后又曾改名“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慈溪县,自此,古城改名慈城。由此可见,古城历史已逾2400年,可称中国南方罕见的古城。

慈城,历史上曾经有一圈

长达4公里的城墙

古城墙建立

据《慈城县志》记载,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慈城,在明代才有了整体完备的城墙。

因为慈城地理位置濒海,嘉靖年间频遭倭寇侵犯,由慈城籍工部尚书赵文华提议筑城并为督工,兵部侍郎副都御史胡宗宪为总督,于1556年始建城垣。十六世纪中叶,慈城建造了完整的城墙。七个城门中,南门、大东门、大西门有城楼和瓮城。

从明代开始,城市与庙宇建设均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定,有着“三纵六横”格局的慈城,其布局与古城西安几乎一模一样。

古城墙消失

慈城的古城墙一直存在了将近400年。直到1938年,出于防止日军飞机轰炸,便于疏散百姓的目的才将城门拆除,1949年后城墙被陆续拆除。

大东门瓮城重建

大东门曾为慈城七个城门之一

原有瓮城和水门各一座

是慈城重要交通节点和水路枢纽

何是瓮城?

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

指在城门外加筑一道小城门,其形或圆或方

圆者似瓮,故称瓮城

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

守军即可对敌四面射击,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2011年,慈开公司委托宁波市考古所对该区域进行考古挖掘,探明了慈城东门段城墙、瓮城、城门、水门、护城河的位置和走向,为原址恢复重建工程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2011年,慈开公司委托宁波市考古所对该区域进行考古挖掘,探明了慈城东门段城墙、瓮城、城门、水门、护城河的位置和走向,为原址恢复重建工程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考古发掘的大东门瓮城遗址

△考古发掘的大东门瓮城遗址

2018年3月15日,慈城古县城大东门开始重建,作为慈城古县城修缮的重要项目,占地面积23805平方米,项目包括大东门城墙、城门、瓮城、水门以及护城河河道、河岸、埠头,及周边景观改造,2019年10月底竣工,再现了千年古县城的历史风貌。

△现古城县导游地图

△现古城县导游地图

△慈城大东门效果图

△慈城大东门效果图

△重建的大东门夜景

△重建的大东门夜景

解放河传统风貌街区项目

解放河传统风貌街区项目

老慈城口中的“市心口”

位于慈城解放路一带

一条繁华的交通要道,贯穿古城南北

但人们都已忘记

埋藏于慈城古县城“市心口”

曾经有条贯穿东西门的河

——解放河

△从骢马桥(解放桥)东望解放河

△从骢马桥(解放桥)东望解放河

△1870年骢马桥

△1870年骢马桥

图中蓝色城内河即为解放河

图中蓝色城内河即为解放河

解放河原名骢马桥横河

贯通古城东西,并连接城外水系

从宋代开凿管山江后

慈城的水运交通逐步东移

装满货物的船只候潮进入大东门水门

再从骢马桥横河抵达解放路“市心口”

解放河连接大东门

目前,解放河传统风貌街区项目已初具规模

△解放河效果图

△解放河效果图

大东门至保黎北路段

两侧沿河建筑基本完成

解放河南侧道路铺装及绿化已种植完成

届时解放河街区将和民权路、大东门全面连通

届时解放河街区将和民权路、大东门全面连通

与清道观、大东门、民权路、

孔庙、县衙等已有景点串联成群

从大东门西望古城

从大东门西望古城

一条曾贯穿古城南北的交通要道

一街一河、沿街建屋

小桥流水、人来人往

尘封在记忆中的解放河

即将重现在世人面前

它将会是下一个“韩岭老街”吗?

来源: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