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威资本:第十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共话金融法律新格局
宁波
宁波 > 企业资讯 > 正文

瑞威资本:第十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共话金融法律新格局

2020年11月12日,第十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在上海半岛酒店圆满举办。本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组委会成员有上海市律师协会、黄浦区司法局、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黄浦区律师工作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三中院、黄浦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共同出席论坛,近200名金融界、实业界、法律界的嘉宾共襄盛举。瑞威资本联席董事会主席、总裁朱平先生受邀出席论坛并担任圆桌论坛(二)嘉宾主持。

论坛布景

本届论坛主题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的金融及法律新格局”。论坛上,多位著名经济学家以及来自金融界、法律界的知名学者、专业人士及机构代表,深入探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的金融与法律新业态、新情况、新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金融对外开放的法治保障水平,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设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论坛、闭幕式等环节。

开幕式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在开幕致辞中强调,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营商环境的优化更需要夯实法治的基石。黄浦区始终致力于完善法治化的现代金融治理体系,坚决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黄浦区今后将以更加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持续加强制度探索和实践创新,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金融创新试验田、金融发展生态圈,不断提升外滩金融集聚带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更高能级迈进。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刘卫萍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刘卫萍在开幕致辞中表明,希望外滩金融法律论坛在各界的支持及参与下,能够助推黄浦区乃至全市金融业和法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知识力量,为法律服务行业与金融行业加强沟通交流、共商金融法治建设搭建良好平台,为金融决策和制度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支持。

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以“大变局、双循环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世界目前正处在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外部挑战。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发达国家企图利用国家力量制裁中国企业、遏制中国发展和技术进步成为不争的现实。为此,我们要用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各国保持互动、开展合作、实现多边共赢,形成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瓦解美国等发达国家想通过结盟遏制中国的企图。

二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直面发达国家的零部件断供、技术封锁等问题,更专注于自主创新,从而解决外部循环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断供等导致的国内市场、产业体系自主循环乏力的内部大循环问题。他指出,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的市场,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内需潜力,但是目前在供给侧方面存在诸多堵点,比如存在从生产到销售再到连通各个环节不通畅的现象,又比如金融无法真正落实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问题,要解决这些“梗阻”问题,除了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外,还要推动改革,通过改革消除这些堵点和梗阻,进一步畅通供应链循环,使国内大循环真正循环起来。报告中,他还就如何使需求和供给相互推动、良性循环等问题分享了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屠光绍

全国政协委员屠光绍以“金融法治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从三个维度看金融法治建设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意义”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系统回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历程,强调金融法治建设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的金融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于整个上海硬实力包括数量、规模、体量等数量级、规模级的指标而言,上海的金融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短板,尤其是在当前金融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改革还在不断深化、上海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上海在金融法律制度、金融专业化审判、国际化的仲裁以及高水平的律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仍有不足的地方。

他强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对标全球进行建设,要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资产的安全、金融市场参与者权益的保护,而这些都需要法治作为保障。报告中,他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指出上海金融法治建设一是要以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为引导,完善金融法治体系。二是以临港新片区为基地,建设国际化金融法治试验区。三是要以金融科技发展为抓手,健全上海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圆桌论坛

两场圆桌会议以“企业纾困与法治营商”和“当前形势下的特殊资产投资机遇”为主题展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参会嘉宾着眼于当前形势,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疫情,世界各国企业所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困境和挑战,从市场环境、经济发展走势、金融与法律、投资机遇与风险防范、困境与挑战等多层面展开研讨,着力呈现各界人士对于金融及法律新格局的多维思考。

圆桌论坛(一)

本环节讨论重点关注困境企业,如陷入危机的企业如何通过破产重整摆脱困境,债务人、债权人、法院、管理人、投资人、政府在其中如何作为,以及如何通过法治等各种手段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顾功耘,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上海破产法庭庭长俞秋玮,上海市市委依法治市办副处长刘斌,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上海公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副主任会计师周逸,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理事、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夏玲,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鹏主持这一单元的研讨。

圆桌论坛(二)现场

本环节讨论从政策宏观面出发,关注在经济内循环下,随着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特殊资产作为逆周期属性的投资标的迎来的机遇及困局等展开具体讨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合规部总经理叶天蔚,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特殊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从治,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份公司总经理姜国勇,Pantheon Pacific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Skystar Bio-Pharmaceutical 董事陈大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蒋展,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联席秘书长陈府申共同探讨这一话题。瑞威资本联席董事会主席、总裁朱平主持这一单元的讨论。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季诺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季诺为论坛作闭幕致辞。他指出今天对于法律服务业、金融业、困境企业的重整和挽救以及不良资产的处置等问题都提供了宝贵的看法及建议。上海五个金融中心以及科创板、长三角、新片区等三大中心任务的关系都不能脱离破产保护的问题,要让投资者和利益方感受到长期稳定的法律体系和可预期、有回报的投资体系。金融人要和法律人携手合作,府院要联动,思想要开放,要有创新思维来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要有新的思维去迎接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夯实法治基础,提升金融行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才能保障金融安全及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而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作为推动不断思考如何为上海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金融经济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律服务保障的盛会,希望论坛能够持续举办下去,也希望上海律师及各界朋友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上海的经济社会法治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季诺对各个参与单位表示了感谢,特别鸣谢了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希望邦信阳中建中汇在创所25周年的历史新时点上,砥砺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