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天一阁:战争年代的保卫之路
宁波
宁波 > 文化艺术 > 正文

沧桑天一阁:战争年代的保卫之路

7.jpg

▲天一阁大门

卢沟桥事变后,日寇铁蹄在神州大地肆虐,为使天一阁免遭日寇破坏,当时的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决定转移珍贵古籍。他们先后分两次把其中的部分古籍运往鄞县茅草漕范大冲墓庄和茅山乡范钦墓庄,租屋存藏,由范氏后裔进行保管。

随着时局的日益紧张,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40年4月9日下令拨款,在浙江图书馆和鄞县文献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把全部图书分装23大箱,用卡车运至浙南龙泉县。

由于天一阁的名气,日寇对天一阁的古籍也是觊觎不已,当日寇以保护的名义闯进天一阁时,发现阁中空空如也,也只好作罢。

▲天一阁雪景

▲天一阁雪景

抗战胜利后,全部外迁的古籍于1946年12月运回天一阁,珍贵古籍躲过了日寇的浩劫。

尽管地方当局和民间人士对天一阁投入了很大的关注,但限于抗战期间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到了解放前夕,天一阁已是荒草萋萋,落叶满地,一派老屋荒园的凄凉景象。1949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南下大军要保护好天一阁,同年5月宁波解放,当时解放军专门派了12位战士驻守天一阁,直到宁波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沧桑天一阁:战争年代的保卫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对天一阁的管理,多次拨款对天一阁的楼房、园林进行维修,重点整治藏书楼周边环境。在其后几十年间陆续形成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和陈列展示区,一个集藏书、研究、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天一阁矗立在月湖之滨,古老的书阁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作者简介

张悦鸣,1957年2月出生,1975年10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参军入伍,大学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工作之余喜好摄影,作品偶有不俗表现,曾任宁波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