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是宁波市第12个“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日”,为进一步提高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开放利用水平,总结推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的经验和做法,我市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评审组专家评议,共评选出了12项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文化遗址、名人故居、革命文物、宗教建筑、传统民居等,进一步提高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开放利用水平,为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成为了文物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典范。
航拍新浦老屋。
新浦老屋案例
新浦老屋位于北仑区霞浦街道霞浦中路210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穿山轮船公司经理胡志厚私宅,是典型的民国时期传统民居。2010年12月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保护
2012年12月,霞浦街道正式启动对新浦老屋的修缮工程,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2013年3月动工修缮,8月底竣工并通过验收。同年9月初对新浦老屋进行装修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于11月底全部完工。
张人亚党章学堂。
利用
目前以新浦老屋为核心打造的张人亚党章学堂。张人亚是北仑区霞浦籍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守护人。
党章学堂共设置5个展厅、可容纳70人的初心学苑、可容纳400人的使命客厅、人亚广场、宣誓广场以及樵斋书房6块参观区域。该党章学堂已成为一个集“学、视、听、读、宣、做”于一体的开放式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以“讲好张人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张人亚党章学堂先后制作出台了张人亚的话剧、广播剧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剧在浙江各地热演;沙画、快板、儿童剧等也广受好评。国家级重点栏目组也相继推出张人亚事迹宣讲。如中央广电总台中央电台独家推出新闻广播剧《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播出《那个人,他后来怎么样了——张人亚同志与党章传奇》。
柔石故居外景。
柔石故居案例
柔石故居位于宁海县跃龙街道西大街柔石路1号,为“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故居。
柔石(1902-1931)从出生直到1918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都在故居生活。著有《二月》《希望》《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故居为旧式木结构三合院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天井及东西厢房、正厅组成,占地面积571.04平方米。1989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夫人许广平为故居题写匾额,2002年建立“柔石纪念馆”。
在柔石故居内举行共青团活动。
保护
2018年12月10日,故居正式维修开工。12月30日,完成相关设备采购、墙体画绘制、展板制作安装及灯光改造。2019年5月8日工程经宁海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验收合格。
利用
围绕如何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这个主题,2018年12月-2019年6月,柔石故居以红色元素为核心进行红色基地改造提升,通过营造红色氛围、提升陈列展览、优化功能布局、对接智慧平台等方式实现了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为柔石故居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后的柔石故居“红色文化”熠熠生辉,社教活动异彩纷呈,年接待参观人数同比增长200%,成为宁波市开展组织生活、加强革命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
殷夫故居全貌。
殷夫故居案例
殷夫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年,坐北朝南,为三合院建筑。
殷夫烈士(1909—1931),象山县大徐镇人,乳名徐柏庭,“殷夫”是他最常用也是影响最大的笔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干事,负责编辑《列宁青年》等革命刊物。是“左联”中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留下百余首诗篇、小说与政论文、短剧。他的后期诗篇被誉为“红色鼓动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特殊地位。鲁迅先生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1931年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杀害。1986年殷夫故居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殷夫像。
保护
1991年、2010年和2019年对故居进行了三次大的修缮。目前,故居庭院被拓展为一个广场,中间安放一座汉白玉殷夫塑像。门口东侧有沙孟海题“殷夫故居”黑色花岗岩金字匾。东西厢房现为《殷夫烈士史迹陈列》室,屋后的菜园被改建为纪念碑廊,碑文皆为名人名家所书。
利用
除了开辟殷夫烈士史迹陈列室外,还开展学术研究;对外开放参观;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支持艺术创作。2018年7月6日,上海广播电视台大型历史纪录片《大上海》剧组来殷夫故居取景;大力举办巡回展览;精心举办纪念活动。殷夫烈士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大型图片展、书法展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其中;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开设“团团带你走进殷夫故居”云课堂。
展陈提升后的沙氏故居。
沙氏故居案例
沙氏故居位于塘溪镇由沙氏五杰(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季同)故居和沙耆故居组成。两幢楼屋均为清末、民国初期建筑。其中沙氏五杰故居是一幢四开间的木结构重檐楼屋,主体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约270平方米,通面宽14.35米,通进深10.34米。沙氏故居的大门上镌有沙孟海先生书写的“沙文求烈士故居”七个大字。
沙耆故居为一幢二间一弄庭院式木结构重檐楼房,主体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是沙耆的出生地和成长地。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名沙氏故居。2011年1月,沙耆故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归入到沙氏故居。
故居保养维护后。
保护
为守住名人文化资源,确保故居安全,2018年在推进鄞州智慧文保建设过程中,鄞州文物部门率先对沙氏故居安装无线烟感器以及文保监控探头,实现了对该故居24小时的安全监管。2019年,通过陈列布展的提升以及故居周边环境的改造。
利用
随着红色研学的兴起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的展开,沙氏故居与我区党建线路紧密结合,凭借深厚的红色底蕴,其成为我区重要的红色地标和网红打卡点。各类红色研游及党建活动纷纷选择沙氏故居作为活动地点,沙氏故居频繁亮相于各大媒体,成为鄞州党建“金名片”。(林旻 通讯员 何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