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分画,七分裱”。笔精墨妙的书法名画,只有加上与之相宜的装裱,才能相得益彰。但是,古籍书画出现人为撕裂、残缺破洞等棘手问题,该如何“妙手回春”?1月15日下午,“揭云补山——天一阁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特展”在天一阁云在楼拉开帷幕,揭秘天一阁如何保护丰厚书画收藏。
“中国书画修复装裱主要的技艺就是‘洗揭补全’。此次展览名为‘揭云补山’,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揭’天一阁书画书籍之云,‘补’宁波文艺文化高原高峰之山。”开幕式上,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在致辞中表示。
据了解,天一阁现藏有历代书画4000余件,上起元代,下抵近世,大都是历代名家精品。这些书画珍品包括天一阁范氏原藏、乾隆御赐《平回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数十位藏家捐赠的新藏书画。就连冯骥才先生也在《天一阁观画记》中感叹:“天一阁藏书楼该另有一称呼,叫做天一阁藏画楼了。”
此次展览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和锦云斋承办,是天一阁博物院首次梳理和总结天一阁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流程及特色,展示技艺成果。展览从“大观藏”“揭云技”“补山人”三个方面,精心诠释了天一阁代代传承的书画修复装裱技艺。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件极其珍贵的展品——天一阁明代彩绘本《历代圣贤画像册页》。该册页末有光绪十二年范家十世孙范彭寿题跋,跋中记载了光绪十二年范家重新修复装裱该册页的过程。“这是目前可寻的、最早的关于天一阁对所藏书画装裱修复的史料。由此推断,一直有匠人在天一阁内从事装裱修复。但由于历代工匠没有在作品上署名的惯例,所以其具体名姓已无法考证。”天一阁博物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展览将展至2月28日,广大市民游客可免费观展。
观展小助手:
第一部分:大观藏
此次展览精选部分代表性的书画展出,如《范钦像》、清代画家黄慎的《杨柳鹭鸶图》以及乾隆帝御赐的《平定回部得胜图》等。
第二部分:揭云技
主要用40余种150余件实物展品展示了各类书画装裱形制、立轴的装裱款式以及极为考究的装裱与修复材料和工具,并辅以视频演示讲解,细致地梳理了天一阁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流程,揭开这一技艺的神秘面纱,让观众从中感受隐藏于技艺背后的匠人精神。
第三部分:补山人
主要展示天一阁两位修复师姚爱娟、王金玉的书画修复成果和天一阁博物院修复团队近年来取得的各项荣誉。其中,姚爱娟是新中国成立后天一阁书画装裱修复的第一代匠人,市级古字画修复装裱非遗项目传承人;王金玉师从姚爱娟,是她的第一位徒弟,目前是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导师,承担了宁波地区古籍修复和书画修复装裱传习工作。(来源:宁波晚报记者谢舒奕 通讯员 王伊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