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书”非遗传承拜师收徒仪式在奉化举行。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后继有人!今天(1月18日),“宁波走书”非遗传承拜师收徒仪式在奉化举行,宁波走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朱玉兰收徒胡寅晖。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诞生于清朝末期,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宁波地区的奉化、鄞州及周边县市(区),影响力涉及舟山、台州等地,是浙东地区比较有名的一个地方曲种。2008年6月,宁波走书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师徒合影。
朱玉兰师从宁波走书老艺术家朱桂英,25岁开始独自登台献艺,多次获得省、市曲艺汇演大奖,以擅长长篇走书而出名,足迹遍及杭州、宁波、舟山、绍兴、台州等地,是宁波地区活跃在走书舞台的主要力量,平均每年受邀参与公益性和市场化演出300余场。2016年3月,朱玉兰加盟“省市曲艺名家走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同时,参加奉化区“群乐艺学堂”流动书场,一直为宁波走书奉献光和热。
胡寅晖出生于1986年,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热爱曲艺和表演,多次在省、市故事大赛和小品大赛中获奖,活跃于宁波城乡各地的曲艺舞台。拜名师学习宁波走书,是胡寅晖近年来从事曲艺表演道路上的一个美好愿望。
当天的拜师收徒仪式上,徒弟胡寅晖向师傅朱玉兰行拜师礼、献花、敬茶,师傅赠徒弟三件走书道具醒木、扇子、手帕,双方签订拜师帖等。朱玉兰表示,将悉心传授,尽一切力量把宁波走书艺术发扬光大。
签订拜师帖。
奉化区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甬派记者,宁波走书因其通俗易懂的唱词、跌宕起伏的情节、原汁原味的伴奏以及最接地气的唱腔,在奉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奉化对宁波走书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颇为重视,形成保护、传承、展示、宣传、教育等不同功能的基地链,并通过探索宁波走书公演与商演相得益彰的保护传承新方式,政府搭台实现公益演出常态化等多种创新途径,使该项目的艺术精髓得以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群乐·艺学堂”流动书场国遗项目“宁波走书”进基层活动是奉化文化部门重点打造的品牌项目,自2015年开展以来,持续推进流动书场进文化礼堂巡演活动,2019年演出近200场。
来源:甬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