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企进入中国,
来的是鲨鱼?还是鲶鱼?
又会对中国的本土产业带来
何等规模的冲击?
百年前,在中国的木料商界,
有一头异常强大的外来“猛兽”
—— 英商祥泰木行!
祥泰木行,又称山打木行,中国木材进出口有限公司。总行总栈设在上海杨树浦路80号,董事是以阿诺德为首的英商。
祥泰木行的印花税票 (年代:民国)
税票抬头:THE CHINA IMPORT EXPORT LUMBER CO.,LTD.
(译:中国木材进出口有限公司)
祥泰木行在中国究竟攫取了多少利润?
难以查考!
其鼎盛时期,
在全国16所中大城市均设有分行,
尤其以上海、南京、汉口、天津四地
的营业最为发达。
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木材加工厂。
据记载,曾出现过进口木材价格的涨落,
要听命于祥泰木行当日的“开盘”行情。
祥泰一度操控中国各地的木材市场,
称雄称霸半个世纪。
祥泰木行的信戳
宁波的木行业,
是早期宁波商业“运舶船帮”的经营主柱,
木材原料从福建运入,故称“建木”。
不仅供应宁波地区,还转销内地,
贸易往来甚巨。
在江东沿江地区,
现今的庆安会馆位置,
有一条“木行路”。
东至东胜路,西至江边,
宁波各大木材行商云集于此,故名。
民国中期,还建过一所木行路小学,
由木行老板兼任校长,
学校一直办到上世纪90年代。
1918年,英商上海祥泰木行通过
镇海人乐俊葆当联络人,
在江东“泥堰头”开设了祥泰木行宁波分行,
经营进口木材“松木”的批发。
松木(网络配图)
当时宁波的建筑行业还大都使用鲁班尺,
不习惯洋松木的尺码标准。
购买者也只知道建木,
祥泰分行的经营并不理想。
要想成为行业老大,
就要先把市场搞乱!
1927年,宁波成立市政府,
大批市政建设正待上马。
祥泰木行宁波分行买办(华人经理)
郑圣法得知后,
认为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通过各种方式,巴结联络到了工务局,
与主管人员的关系“非同一般”。
于是,工务局发出通告,
凡扩展马路、修造房屋等土木工程,
“一律要向工务局呈送设计图样,申请建筑许可证。
图样必须以洋松尺码作绘制标准。”
如此一来,松木水涨船高,建木一落千丈。
祥泰木行逐渐盖过了宁波所有的华商木行,
其营业额一度高占全市木行业的80%。
在掌控了建材市场后,
祥泰木行又把 手伸到了家具木器市场。
宁式家具
(宁波地区的传统家具)做工考究,
盛行牛骨镶嵌,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平。
宁式家具衣柜(网络配图)
祥泰木行利用建材剩料及薄板,
雇工大量制造西式木器在市场抛售。
并大力吹嘘和宣传松木的优点,
如此操作,
也夺去了比重不低的家具市场,
宁波的手工劳动工匠也遭到了重创。
在危难中无法和你并肩而战的人,
是“叛徒”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普世价值观,
孰是孰非,无法定义!
以下是一张祥泰木行
宁波职员的工作证
姓名:史康安 籍贯:鄞县
年龄:24岁 经理:郑圣法
地址:江东泥堰头
本证证明身份不作别用
民国的“外企白领”
江东“泥堰头” 在什么地方?
现今江东北路宁波书城的位置,
是太丰面粉厂的旧址,其厂址北面
曾有一个来往江北江东的渡口,
被称为“泥堰头”。
职员史康安在泥堰头留影
祥泰木行器部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英商祥泰木行在江东开设后,
宁波木行业根据通商条约规定:
外商经营限在宁波江北岸,
江东属于内地,不允许外商经营企业。
在其开设之初就群起反对,
但由于警察厅长林映青的庇护,
问题不得解决。
江东木行同业也有公文向临时市政府呼吁,
请行文予英领事馆,促其停止营业。
可惜“四一二”事变后,
(“四一二”事变:以蒋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
宁波市临时政府解散。
祥泰一案遂由浙海关监督交涉员张申之办理。
几经交涉,英领事虽复了文,
但认为祥泰木行之分设,是由原地方官批准,
已是 “既成事实,不容置疑”。
张申之接文后,再次致函,严于驳斥。
“……凡属外商货物,除江北一带得以自由通行,
一经越过浮桥,即便缴纳捐税。
例民国13年间,
日商竹正健吾之在江东税关弄开设正隆洋行,
已勒令停闭。
足以证江东向来确为内地,
不容外商开设行栈……”
然而这封义正辞严的驳文,
却未被理睬,最终不了了之。
交涉员有志难伸,
英商祥泰木行依然非法立足在江东地区,
控制着宁波的木材市场,
直到1941年4月宁波沦陷后才告闭歇。
1941年4月20日,
日军平山部队入侵宁波城区
再强大的商界霸主,
在战争面前,不堪一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祥泰木行在全中国开始采取收缩方针!
1941年太平洋战争,
日军进驻上海租界,
祥泰木行召开股东大会,
一边哄抬股票价格,伺机抛售,
将现款结成外汇,汇往国外。
同时对高级华籍职员也隐瞒住消息。
租地建筑的祥泰胶合板
标价20万美元售予华商兴业公司;
属于自有产业的60多亩土地的总栈和锯木厂,
因地价昂贵而无人问津,
最后被日寇占用。
待董事会把股票尽数抛光后,
停业解散所有员工。
民国英商祥泰木行有限公司
壹佰圆股票一张
据清理时的股权过户名册,
中国人握有股票占总股额的99%,
外籍人仅占1%。
在日军军管期间,
日军把所有木材存货及值钱设备劫掠一空,
剩下的仅是几座厂房、办公楼
和一些二手机械,
所值远远不及股票市值。
被日军劫掠的损失,基本转嫁到了中国人身上。
自此,雄霸上海进口木材市场半个世纪,
对国内木料市场有重大影响力的的祥泰木行
就此消失。
上海杨浦滨江 祥 泰木行 工业遗存
祥泰木行在我国的木材流通史上,
有着经济掠夺的一面,
但不可否认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改变了封建制度影响下
中国木料市场的传统经营方式。
祥泰木行对供应的木材,
有着严格的 材质分等、图样、质量检验标准 。
盖有等级标志和祥泰木行的商标
——三棵树印记。
祥泰木行的商标 三棵树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祥泰各地分行经理一职,
大都物色华籍人员担任。
如南京分行的朱之椿、汉口分行的李厚荃、宁波分行的郑圣法、上海新闸支行的叶汇源等。这些人都与某些行业有着特殊关系,通过他们把当地政府机关、工矿、交通和营造、家具等行业的用材大户,成为祥泰的长期客户。
另外祥泰木行也非常 重视人才培训。
一战后,华籍职工增多,
祥泰举办夜校培训,还聘请了大学教师,
增加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
所有学员的书籍文具、教员薪金
均由祥泰支付,
对于成绩优良的学生,给予升级加薪。
引进外企,就是引狼入室吗?
以市场换技术!
可增加自有产业竞争力,增加多样性。
如同上海引入特斯拉,
赌一个未来!
来源 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 蔡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