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为师——作者自序
宁波
宁波 > 文化艺术 > 正文

造化为师——作者自序

在崇尚师古人、师先生的同时,我还崇尚师造化。师古人和师造化是源流结合、相得益彰、和而不同的辩证关系。师古人可以更好地“师造化”,而师造化恰恰能够避免“泥古人”。因为,大千世界,现实生活有着不落巢臼、自然率真的优势,她能为艺术创作提供最鲜活、最生动的原始素材,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所以,作为画者,外师造化,注重写生,积累素材,撷取美景,珍藏记忆是必须要做的课题。

元代黄公望,常常骑着毛驴,身佩皮囊,携带画具,凡遇山中胜景,就拿纸笔写生。清代石涛更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以古人为勉,多年来,曾无数次地深入清幽的四明山和朴茂的天台山,在那里竹海听涛,林壑观瀑;在那里览青山叠翠,看碧水漾波,品晨雾暮霭,赏霁月风光;我也曾在农村、工地写景,曾在学校、工厂画人,曾在瓯江卧舟听雨,曾在佛地悟道写真;我还曾去华岳历险、黄山攀崖、港湾揽胜、岛屿熏风……我认为,大自然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都充盈着诗情画意,都是我的无上粉本。她不仅让我积累了无数的创作素材,而且还通过仪态万千的物象变化,仿佛在不时地警示着我:不要囫囵吞枣,不要贪得无厌,不要沒有感受。对景写生,要“度物象而取其真”,要懂得“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只有这样,才能揽得春光满载归。

生活流光异彩,写生好处多多。除却积累素材,她还能让你提高造型能力,开拓绘画视野,激发创作灵感,促成艺术风格。此外,还可以让你留下岁月痕迹,体验生活情趣,磨炼自身意志,平和精神状态。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画者,不应该一唯蛰居斋室,闭门造车。只有走向自然,才知外面精彩。山川物华,熠熠生辉。画笔不懈,人生难衰。行走,感悟,毫挥。

陈 承 豹

于甬上砚香斋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