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写意观
宁波
宁波 > 文化艺术 > 正文
站内

中国画的写意观

纵观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所有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写实、写意、抽象。西洋画大多倾向写实或抽象,而中国画则注重写意。“写实”是纯客观的,“抽象”是纯主观的,“写意”是介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意象”。这里所指的“意”虽然是主观的,但这个主观不是唯心或抽象的主观,而是正确反映客观的主观,这就是传统画论为什么要提出“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相互结合的道理。

中国的三大国粹

中医、京剧、中国画

中国画的三大表现体系

(一)山水

(二)人物

(三)花鸟

(图1)峡江图 陆俨少

(图1)峡江图 陆俨少

(图2)主席走遍全国 李琦

(图2)主席走遍全国 李琦

(图3)雁荡山花 潘天寿

(图3)雁荡山花 潘天寿

中国画的三大艺术特色

(一)写 意(今天的讲课内容)

(二)笔 墨

(三)融“诗、书、画、印”于一炉

中国画的三类表现形式

(一)工 笔

(二)小写意

(三)大写意

(图4)鸣喜图 陈之佛

(图4)鸣喜图 陈之佛

(图5)桃子 陆抑非

(图5)桃子 陆抑非

(图6)灵运临风图 范曾

(图6)灵运临风图 范曾

中国画“写意”的概念:

写意是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的“意象”。这个所谓的“意”,虽然是主观的,但这个主观不是唯心和抽象的那个主观,而是正确反映客观的主观,就是传统画论中提出的“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结合。

中国画的写意由“传神”和 “意境”两大部分组成。

(一)注重传神

1.“传神”一词的出处:最早提出的是东晋的顾恺之,他提出了人物画“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的著名论断。后来,南齐的谢赫《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也是传神的意思,所谓“气韵”,即是气度、神韵,与顾恺之的传神基本是一个意思。

2.“传神”的含义:绘画要捕捉和描绘客观对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3.传神的表现手法:

(1)妙藏善露

*妙藏——含蓄、暗示

以虚托实

计白当黑

以无为有

*善露——表现充分、

精到、

以少胜多

(图7)池畔清兴 齐白石

(图7)池畔清兴 齐白石

(2)造型的随意性—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齐白石主张绘画的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认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还说:“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后而复写生,自然形神俱见。”

中国画造型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装饰和变形。

装饰

(图8)小龙湫下一角 潘天寿

(图8)小龙湫下一角 潘天寿

(图9)江云石壁 陆俨少

(图9)江云石壁 陆俨少

变形

(图10)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图10)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图11)群鸭图 清 八大山人

(图11)群鸭图 清 八大山人

(3)色彩的主观性—中国画的用色是排除光源色,依据固有色,强调主观色。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北宋陈与义七绝《咏物》诗句。

(图12)夕阳山外山 潘天寿

(图12)夕阳山外山 潘天寿

(图13)红岩 钱松岩

(图13)红岩 钱松岩

(4)透视的灵活性

*打破西洋画的“焦点透视”

*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一鸟瞰

*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

深远(俯视)

高远(仰视)

平远(平视)

(图14) 春雨初霁 陈承豹

(图14) 春雨初霁 陈承豹

(图15) 观音峰 陈承豹

(图15) 观音峰 陈承豹

(图16) 港湾之晨 陈承豹

(图16) 港湾之晨 陈承豹

(二)讲求意境

1.意境的含义:画家通过深入生活后,理想化、情感化地“意造”出一个具体而真实的空间境象,使观者能为之感染和产生联想,并能引起自身生活感受的共鸣。

2.意境的类型:

(1)“无我之境”——描写的,注重客观的,写实的(北宋时期画家的主要表现风格)

(2)“有我之境”——表现的,注重主观的,浪漫的(元代之后文人画家的主要表现风格)

3.意境的表现手法:

(1)空白、朦胧是造成感染人的有力手段

朦胧

(图17)茶香春早 陈承豹

(图17)茶香春早 陈承豹

(图18)月明人静时候 齐白石

(图18)月明人静时候 齐白石

(2)“富有诗意”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

苏东坡赞扬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明要求画家至少能读诗,最好能写诗,最后能借鉴诗的意境去意造画的意境。

运用诗的“比、兴”手法。所谓“比” 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诗经集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代 王维七律《使至塞上》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乐府《琵琶行》选句

(图19)王维 诗意图 陈承豹

(图19)王维 诗意图 陈承豹

(图20)李白诗意 石涛

(图20)李白诗意 石涛

(图21)忽报人间曾伏虎 张凭

(图21)忽报人间曾伏虎 张凭

(图22)梁父吟诗意 陈承豹

(图22)梁父吟诗意 陈承豹

五言古诗 诸葛亮《梁父吟》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3)“深入生活”是创造意境的根本途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璪)

*“搜尽奇峰打草稿”(清 石涛)

*“生活中之一草一木,乃吾之无上粉本”(潘天寿)

(图23)山乡春霭 陈承豹

(图23)山乡春霭 陈承豹

(图24)青山捧出梵王宫 王安石

(图24)青山捧出梵王宫 王安石

(4)“切忌低格调、追求高修养”是创造意境的长远目标。

*师古人——向传统学习,尤其是传统笔墨技巧。

*多读书——古典画论、古典散文、古典诗词等。

*博众长——书法、音乐、戏剧、舞蹈等,还要研究儒道、佛道和道家之道。

(图25)青卞隐居图 临元代王蒙

(图25)青卞隐居图 临元代王蒙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