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首个智能融合终端实用化示范区在宁波北仑建成投运。这是浙江宁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宁波供电公司全面贯彻国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适应源网荷结构发展趋势,在宁波梅山供电所开展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实用化应用示范建设,实现融合终端全覆盖、营配全交互、业务全应用。
智能融合终端实用化示范区围绕配电物联网“云管边端”整体架构,完成了全域394台融合终端投运、507条馈线、1628座站房的基础数据整治,实现了图模同源维护。示范区强化配电台区营配融合、全景监测、精益管控、能源自治等能力建设,应用系统业务全流程体系,实现“工单驱动业务”管理新模式,在数字化班组建设、营商环境再优化、低压配网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成效。
示范区在梅山供电所双狮村1号、2号、5号台区建设了国内首套台区柔性直流互联系统,配备1座322千瓦时储能装置,满足台区间负荷均载、削峰填谷、故障转供、容灾备份等场景应用需求,确保各台区状态运行最优。示范区建有国网首个配网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参与智能双向互动的V2G充电站,实现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引导车主参与电网消峰填谷。基于融合终端,示范区实现对分布式光伏运行情况、电能质量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达到对分布式电源灵活消纳及智能运行控制的目的。
示范区配电网实现“变-线-箱-户”拓扑关系动态辨识,与主站侧图形拓扑开展自动校核,实现台区线损精益管理及反窃电精准定位,并“分层、分级”开展线损分析计算,精准识别异常点。基于智能融合终端,配电网可自动计算可开放容量,支撑“阳光业扩”快速办电,同时综合分析台区各节点停复电信息,结合拓扑关系,实现低压故障精准定位,变被动抢修为主动服务。
2020年9月22日,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发文函复宁波市能源局、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同意设立宁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建设示范区,这是宁波供电公司迄今获批设立的首个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建设示范区。智能融合终端实用化示范区构建了高弹性配电网最小神经元,支撑台区能源自治、互联与共享服务,为浙江省首个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示范区建设提供数字化能力保障。
特区担当引领,战区使命必达。下一步,宁波供电公司将认真落实国网公司决策部署和此次融合终端验收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实干作为,以干精彩、走在前、作示范的决心和斗志,不断深化在配网管理模式、供电所管理提升、运维模式和配网检修模式转型等方面的探索突破,取得更多实效。
来源:电网头条
供稿:石瑞敏 单宋佳 唐瑾瑾 秦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