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在该区湾底村启动现代都市型碳中和综合示范区建设,计划通过2至3年时间,建成现代都市型“碳中和、光明服务、数智化、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湾底村位于鄞州新城区东面,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0.82平方公里,是宁波城里一个极为典型的花园式村庄。
近年来,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对湾底村进行多轮农网升级改造,补齐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短板,促进湾底村第一轮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在当前“双碳”、“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的战略背景下,鄞州区供电公司将全力支持新能源、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助力湾底村建设成为都市型“碳中和、光明服务、数智化、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迎来第二轮转型升级。
湾底村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天然气、汽油三方面能源活动,碳吸收则主要依赖于植被树木。经核算与分析,该区域电力占碳排放比总量的66%,是影响该区域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矛盾。因此,鄞州区供电公司从控制电力碳排放量出发,从供给侧、技术研发、消费侧、管理方式四个方面入手,在未来3年将采取多项措施,助力湾底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地源热泵新技术应用。天宫庄园植物园是目前省内单体面积最大、植物种类最全的热带植物园。为让游客既能赏玩到各类植物,又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标,鄞州区供电公司根据湾底村植物园大棚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利用地能作为热源,通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指电力、燃气等不易利用且容易造成浪费的能源种类),实现热量由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通过地源热泵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各种需热环境的供暖效果,解决了由静止散热向流动散热方式的转换,大大降低温室大棚中的各处温度不均衡。同时,水地源热泵在夏季炎热环境下也可调成制冷模式,可以使室内长期维持所需温度,一机两用,真正实现全年恒温恒湿供暖,促进农业生产向低碳、高效、节能方面发展。
建设零碳电力驿站。将在今年6月中下旬竣工的零碳电力驿站,是鄞州区供电公司电力助力湾底村“碳中和”实验方案前期成果的最佳展示。这座新建成的电力驿站不同于传统驿站,它将光储一体、地源热泵、节能LED灯等技术集于一身。据测算,包括办公电脑、数字显示屏、LED节能灯、地源热泵等主要用电负荷,整座驿站预计年用电量约9500千瓦时,考虑在驿站内配置容量为13kWp的分布式光伏+23千瓦时的储能,预计年发电量约10500千瓦时,年净上网电量1000千瓦时,实现零碳电力驿站的建设目标。依托新建电力驿站,可以达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方式,线上包括云服务+全时段电力服务电话;线下采用1+1驻点服务,包括1支公司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和1支湾底村服务队伍,缩短供电公司与乡村的供电服务半径,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效能。同时通过驿站内的数据大屏,可以对整个示范区的电气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综合研判、远程控制,大幅度提升能效管控水平。
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技术。2019年12月起,在洋江水岸小区试点投运智能有序充电桩,分别在三个公共停车位区域共安装21套41千瓦有序充电桩,可同时供42辆电动车充电,每个充电桩通过智能控制充电桩的输出功率,实现错峰充电,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当小区用户用电负荷过大时,该充电桩会自动降低输出功率,保证居民生活用电;在该小区用电低谷期,充电桩会自行提高输出功率,充满电后系统会自动识别断电,既可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又能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实现车-桩-网互联互通。
下一步,鄞州区供电公司将逐步完善充电设施网络等措施,刺激电动汽车消费增长,引导绿色低碳出行。通过实施电能替代策略,若将25%的燃油汽车改为电动汽车,年碳排放可减少300吨。
引导分布式新能源“光储”一体化建设。综合湾底村特色,鄞州区供电公司大力开发农业大棚光伏,深入研究储能、光伏等技术,全面挖掘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并积极探索多站合一最优运行策略,引导分布式新能源“光储”一体化建设。若在区域内配置光伏1200kWp,按照地区年光伏最大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分析,年碳排放可减少699.69吨。
电气化智能大棚。电气化智能温室大棚,与传统燃煤温室大棚相比,可以通过温度、大气压力、光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分析,具有自动控制温室环境、控制灌溉施肥、无需专人24小时值班等优点,不仅低碳环保还省时省力。
深化绿色校园建设。推动校园电力深度建设,在蓝青小学量身定做一系列绿色环保、节能举措,重点应用热泵、蓄热电锅炉、电厨饮、电采暖等新型技术,深化绿色校园建设。
安装非侵入式电表。2019年12月,在天宫庄园新农村建设小区,试行安装23栋楼道,共覆盖480户居民用户的非侵入式电能表。在不影响居民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感知分析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电表负荷进行监测分析,提供用能分析和改进意见,是用电行为感知技术的有效落地。特别对于发现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是否存在安全问题,从而排除用电隐患,减少或避免电气安全事故。
试点精品台区建设。2020年下半年,在福元里小区选择1个台区试点完成全省首个精品台区建设,实现台区拓补分析识别、故障精准定位、数据高频采集、相位拓补定位等几大功能,大大提高精细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能源托管模式。开展能源托管模式,降低能耗,提升能效管理水平。在蓝青小学、果植园、游客服务中心、村委会等区域开展能源托管,通过智能监测、实时控制的方式,降低整体能耗水平,实现能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未来几年,鄞州区供电公司将重点开展上述10项措施,对湾底村重新进行碳平衡分析,预计所有措施落地实施后,湾底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至5936.69吨,碳平衡指数下降至约0.992,从而实现预期的“碳中和”目标。(凤凰网宁波 沈梦晓 通讯员 唐瑾瑾 王幕宾 周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