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护钱袋子!宁波通报反诈最新情况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一起守护钱袋子!宁波通报反诈最新情况

今天上午,宁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宁波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宁波市公安局以及海曙、宁海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犯罪工作成效和举措并答记者问。

图片

发布会现场。

图片

电信网络诈骗是近年来高发多发、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新型犯罪。宁波公安充分发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贯彻全国、全省会议和公安部、省厅系列部署要求,坚持打、防、控、管、治、宣同步推进、多管齐下,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00余起、采取强制措施2500余人,同比分别上升30.7%、62.4%。今年4月以来,全市立案数、涉案金额连续3个月实现环比双下降,其中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分别下降11.7%、8.6%,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高发势头。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01

坚持最高站位

凝聚全警新合力

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反诈工作,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专题汇报、争取重视支持,成立由“一把手”局长任组长、15个警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县两级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30余次、开展督导检查3轮次,不断提升反诈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同时,市公安局专门出台工作意见和12条刚性措施,建立市局、区县(市)局、派出所的“三张任务清单”,全力构建“精准预警劝阻、宣传防范、研判打击、治理管控、工作保障”等五大体系;两级反诈专班实行战时模式,对任务清单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新型网络违法犯罪,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新型犯罪侦查支队,坚决以专业化力量应对有组织犯罪。

02

转变战略重心

构筑止骗新防线

电信网络诈骗仅靠单纯打击是遏制不住的,必须把战略重心转移到精准宣传防范上来,发动各级力量、发挥各类资源,从源头上构筑防骗止损的铜墙铁壁。对此,全市组建以市公安局金牌宣讲团为引领的3000余人宣讲团队,通过4.8万余场次宣讲活动,全面普及防骗、识骗知识;广泛张贴海报、悬挂标语横幅、播放专题视频片、开展反诈直播活动等营造识骗反诈的浓厚氛围,其中鄞州区推出的案例警醒式标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报道;积极联合各级新闻媒体,推出“全市反诈地图”“反诈周周见”“反诈宣传超市”“阿拉一道来反诈”“反诈早知道”等专栏,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紧盯易被骗重点群体,以及“6.18购物”、高考等时间节点,联动教育、财税、卫健、银保监等部门,深入推进“无诈系列”创建和精准宣防大型主题宣讲活动,相关群体受骗人员连续多周环比下降(如财务人员被骗案件连续4周零发案,师生被骗人数连续6周环比下降)。

03

前移防范关口

取得劝阻新成效

宁波公安与诈骗分子抢时间、抢速度,在全省率先启用精准劝阻宣防平台,通过海量数据资源分析研判,充分挖掘正在遭受诈骗或者可能被骗的潜在受害人、易受骗群体,以“110警情”处置的标准,组织“市-县-派出所”三级劝阻队伍,联动社区力量、网格员进行见面劝阻,努力变案后止损为案前案中劝阻止付,其中对高危预警对象做到了1分钟下达指令、5分钟取得联系、1小时落地见面、2小时核查反馈。2个半月来,全市累计成功劝阻27.8万余人次,其中现场阻止案件1200余起、涉及金额1.19亿元。今年5月24日起,还在全市全面启用反诈防损理赔热线,大力推行“群众汇款、咨询公安,群众被骗、保险理赔”新模式,这张依托全国反诈热线“96110”延伸出来的咨询服务网络已经接受群众咨询2400余人次,制止案件157起、涉及金额970余万元。

04

保持高压态势

形成打击新力度

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年上半年,宁波公安以“云剑2021”行动为抓手,紧盯涉案值百万元以上的大要案件和高发类案,组建大要案件攻坚队,实行专案侦办,坚决打链条、打金主、打幕后,破案数同比大幅上升。紧盯贷款类、“杀猪盘”等突出类案,组织开展集中研判、集中收网,提请公安部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5次,摧毁涉诈窝点4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针对涉案电话卡、银行卡等“两卡”问题,精心组织开展“断卡”专项行动,累计核查线索、落地打击2200余人,深挖打掉洗钱团伙158个,其中针对1条位于中西部的银行卡中转交通线,发起涉及28省市的全国集群战役。

05

强化部门协同

推动反诈新治理

打防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齐心协力。在市委政法委的有力指导下,市反诈联席办会同市委平安办对案件相对多发高发的3个区县和29个乡镇(街道)进行挂牌整治,3个地方自5月以来周发案数连续环比下降,18个乡镇(街道)连续4周零发案;先后3次对20余家行业部门进行约谈,下发抄告单10份,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压实责任、强化监管;会同市场监管、人行、通管银行、运营商等建立境外交易监测核查、数据监测拦截等机制,及时封停可疑境外账户5000余个、拦截涉诈呼叫78.6万余次、封停号码47.9万余个,惩戒违规人员1300余人,暂停10余家网点新开卡业务。同时,指导宁海县出台缅北地区宁海籍人员管控十条,向社会公布2批50名滞留境外的宁海籍重点人员,已成功劝返32人。

答记者问

Q

反诈防损理赔热线有哪些服务功能,目前运行情况如何?

A

夏琳答:反诈防损理赔热线是市公安局经充分探索、考察、评估,推动推出的一项反诈防诈工作举措。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全市范围内所有拨打防损理赔热线进行转账咨询的群众购买保险,如果经过公安机关研判认为没有诈骗风险,而汇款人最终上当受骗,那么汇款人将获得单案最高10万元的赔偿。

热线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一是涉诈咨询。不管群众在什么时候,只要遇到有关虚假信息、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或转账汇款时的疑惑,都可按照所属的行政区域拨打当地热线进行咨询,热线都会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进行甄别。

二是权威核查。热线小组将结合当事人与对方接触过程初步判断是否符合诈骗特征,随后由反诈中心同步对社交账号、电话号码、银行账户、网址应用等进行多维度核查比对,如相关信息存在涉诈嫌疑或已经涉案,将明确告知不能转账。

三是紧急处置。对仍有疑问可能存在转账风险的群众,热线小组将第一时间指令派出所民警同步出警,进行面对面劝阻。如当事人已经受骗,将紧急联动银行机构第一时间追查涉案资金,全力挽回损失。热线于5月24日正式运行以来,全市已累计接受咨询2400余人次、制止案件157起、劝阻金额970余万元。

除此之外,还打通了各地防损理赔热线与110、96110反诈热线的三方通话渠道,宁波市范围内的群众拨打上述任一号码,都能够享受到防损理赔热线服务。

各地号码均是以全国反诈热线96110为尾号设立,分别为:

海曙87796110

江北87896110

镇海86296110

北仑86896110

鄞州81896110

奉化88596110

余姚62696110

慈溪63196110

宁海65396110

象山65096110

杭州湾63896110

其中,高新区贵驷街道拨打镇海的号码,东钱湖、高新其他街道拨打鄞州的号码,大榭拨打北仑的号码。

Q

目前,我市预警劝阻工作具体有哪些举措?

A

夏琳答:今年以来,宁波公安牢固树立“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治为要”理念,把反诈工作战略重心转向精准宣传、预警劝阻,变案后止损为案前劝阻、案中止付。自4月14日我市在全省率先运行反诈精准劝阻宣防平台以来,共完成见面劝阻24万余人次,同步电话劝阻3.8万余人次、短信提醒31万余条,成功劝阻案件1200余起,涉案资金1.19亿元。

一是组建预警反制工作专班。抽调各部门精干力量,邀请顶尖互联网技术团队入驻市反诈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和技术力量,深入分析诈骗话术、网络域名等特征,全量挖掘、精细梳理潜在受害人,并进行“高中低”分级标注,为及早发现劝阻提供支撑。目前,日均产出预警信息13000余条。

二是健全预警劝阻闭环体系。4月14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建设运行预警劝阻宣防平台,实现预警指令下发、流转、反馈、评估等于一体。以110接处警标准,构建“市-县-派出所”三级预警劝阻联动工作体系,通过平台第一时间将指令下发到属地派出所,派出所根据指令信息,第一时间会同村社网格员落实对劝阻指令的电话提醒、上门查找、见面劝阻,确保找得到人、见得着面、说得上话,并在开展工作后将实际情况反馈到平台,从而形成预警信息业务闭环,推动反诈“最后一米”落地见效,保障全市预警劝阻工作高效运行。尤其对高危预警对象严格执行“1512”工作标准,即1分钟下达指令、5分钟取得联系、1小时落地见面、2小时核查反馈。6月30日,鄞州分局在2小时内连续劝阻2起冒充老板诈骗财务人员案件,止损金额近1000万元。

三是制定预警劝阻操作规范。先后开展四批次预警劝阻培训,层层培训到每一名参与预警劝阻工作的民警、辅警,提升预警劝阻宣防能力。出台劝阻工作奖惩机制,严格落实“劝阻失效必查”,倒逼压实工作责任。7月2日,海曙集士港所民警对1条中危预警对象进行电话劝阻,在发现对方并非当事人后,敏锐察觉该电话可能被呼叫转移,随后紧急联系反诈中心取消呼叫转移,并同步通过查找当事人单位同事联系到其本人,及时删除诈骗分子要求当事人安装的远程控制软件,成功止损22.7万元。

Q

市民群众买卖“两卡”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在生活中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

A

宣业靖答:针对涉及“两卡”犯罪人员,国家层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刑事、行政、民事、惩戒的处罚机制。对构成犯罪的,按照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罪名顶格处理。对不构成刑事处罚的,依法进行行政、民事处罚。同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省通信管理局相关文件规定,将采取暂停网银等银行非柜面业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所有业务5年;在每家通信公司只能保留使用1个号码,2年内不得办理新入网业务等惩戒措施,日常生活将处处受限。

借此机会,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正确的“致富观”,时刻绷紧“安全弦”,保持足够“警惕心”,千万不要因贪图蝇头小利而以身试法。此外,辖区群众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做到陌生来电谨慎接听、陌生链接谨慎登录、转账要求再三核实,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

Q

强力管控重点人员和地区,特别是涉诈重点人员突出、缅北回流人员较多的宁海地区,请问公安机关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目前成效如何?

A

李铭胜答:一直以来,宁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今年以来,针对涉缅北地区重点人员较多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党政重视。今年5月8日,宁海县召开全县会议,就反诈工作进行专题部署。5月26日,县委政法委召集会议专题研究涉缅北宁海籍人员管控工作。在县级层面构建“政法委书记抓总、公安局长抓具体、乡镇街道和村社主要负责人抓本辖区”的三级反诈工作架构。抽调政法、三大运营商和银行系统等7名精干力量,实体化运作反诈工作专班。5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强化缅北地区宁海籍人员管控工作“十条”》。

二是深入排摸。对上级通报的74名返流人员和自行排摸的600余名重点人员,迅速下发属地落地核查,核查结果由“属地派出所所长、乡镇(街道)一把手”签字背书。对境外回流人员,落实属地盯死看牢;对偷渡境外或滞留不归人员,查明幕后组织者及境外接头人。县反诈工作专班不定期抽查落实情况。截至目前,排摸、研判发现疑似重点人730名,其中确认涉境外违法犯罪人员254名、排除怀疑人员452名。

三是从严管控。制定出台管控工作方案,清单式下达攻坚任务。5月25日、6月3日、7月5日,相继向全社会发布《关于敦促滞留境外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和两批次50名涉缅北人员处罚名单,并联合乡镇(街道)、三大运营商和人民银行宁海县支行对第一批中尚未投案自首的20名重点人员予以注销护照、冻结银行账户、取消财政补贴、关停通讯号码等处罚。截至目前,共有32名境外人员表明投案自首意向。

四是深度治理。以偷越国边境等罪名打处缅北回流人员55名,抓获涉“两卡”犯罪嫌疑人325名,查封、扣押涉案资产315余万元,冻结涉案一、二级银行账号400余个,涉案手机卡52张。加强通道管控,将394名缅北回流人员纳入法定不准出境名单,劝阻1110名人员办理出境证件。深化与边境公安机关合作,年初派出工作组赴云南开展涉缅重点人员管控、劝返工作。今年云南警方向我县传递线索50余条,助力核查管控宁海籍人员6名。公检法、组纪宣、财政等部门联动治理,严格执行涉缅北宁海籍人员处罚措施,推动“十条”落到实处。

Q

自公安部开展“断卡”行动以来,我市公安有侦办过哪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案件?

A

宣业靖答:今年2月3日,海曙分局根据公安部下发的“断卡”线索,抓获了1名买卖银行卡的嫌疑人,通过资金流、网络流、寄递流逐级深挖拓线,成功发现了一个跨国开办、倒卖、运输银行账户团伙。经周密部署,2月24日海曙分局组织精干警力在成都抓获该团伙收卡人员以及物流公司“内鬼”,并发现国内一级代理30人、涉及28省市586名全国“两卡”犯罪人员。3月18日,在市局统一指挥下,发起第一波全国集群战役,抓获35人,对其中28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缴获银行卡217张、手机43部,成功斩断了一条中国至东南亚的“贩卡交通线”。

通过审查,发现该团伙从国内几十个贩卡团伙收来“两卡”,通过包装、塑封等手段将两卡藏匿于玩具、生鲜、食品内,运输至东南亚,供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使用。该运输线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短短4个月就运输“两卡”上万件。目前,已发起第二波全国集群战役,涉及500余名贩卖两卡对象,通过集群打击确保该起案件能够挖深、挖透、挖彻底。

来源:宁波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