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做课堂“加法” 促“双减”落地
宁波
宁波 > 教育 > 正文

慈溪:做课堂“加法” 促“双减”落地

落实“减负”不仅是学校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今后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学校应把“减负”理念与措施贯彻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建立校内减负长效机制。落实校内“减负”,关键在于减负提质。为达成这一目标,桥头镇实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聚焦课堂,搭建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开展课堂“加法”行动,构建轻负高效课堂,促进“双减”落地。

加法1:“学善”课堂重实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老师们开展“高效”课堂研究。他们认为,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才是高质量的课堂。那么怎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思维的特征……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前提。课堂不是学生如何配合老师,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和特点来开展教学。他们提出了“学善”课堂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主。

理念指导行动

行动1

9月24日,孙红波教研员来校之际,徐双双老师执教《秋天的雨》,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重点。

图片

图片

行动2

11月5日,学校承办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2021年新教师第三期的集中实践培训,三位老师展示课堂教学:屈梦丹《只有一个地球 》,孙利红《维也纳的音乐钟》一课,施铁军《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图片

图片

图片

施铁军老师蹲下来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实验。

图片

行动3

学校老师参与桥头镇教办组织的语数教师学科展示。

图片

行动4

12月1日一位数学老师参与教研室送教活动展示

图片

“学善”课堂,以“学”为中心,向学而教,顺学而导,注重学习过程的展开,重视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前后联结,遵循了教学规律,实现了能力序列的发展;支架的适时搭建,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抓手,难度降低了,学习也就变得更容易了;活动的巧妙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循循善诱的教师语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唤醒学生的美好体验,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

加法2:“博善”联盟共成长

学校与慈溪市保德实验学校是教共体下的共建体联盟。自开学以来,两校以“教研共同体”形式,运用互联网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两校之间教研活动。采取“集体备课、互动型课堂展示、阐述磨课报告、金点子报告、观点播报、互动点评”的模式推进共同体建设,今年共开设20节互联网课堂,线上线下研讨活动12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与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是友好姐妹学校,两校教师互访互学,共研课堂教学。10月13日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施春芳校长带领语文教学团队来校指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屈梦丹老师等去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上门求教,深夜磨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法3:“名家”进校强引领

学校邀请专家对教师“师德师风”“学科教学”“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等方面进行细致指导。本学期开学初,教师进修学校周青老师来校讲座《师爱需要智慧来浸润》 ;9月24日,孙红波教研员走进学校,听课、评课,并作题为《明确关联 展开学程培养能力》的讲座;10月25日慈溪市名班主任宓春丽老师来校讲座《拨动心弦 引领成长》;11月24日慈溪市教研员余晓艳来校讲座《班主任如何应对“双减”挑战——来自一线的点滴思考》;12月1日慈溪市教研员金奎带领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例的呈现、观点的碰撞,高位的引领……整个活动中,老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提高了教师们的教材解读和课堂教学能力。教研员、名班主任等专家的倾情指导,给老师们如何应对“双减”挑战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前进的力量。在他们的引领下,桥实老师们前行的方向越来越明晰,脚步也愈加坚定稳健!

加法4:课后作业巧设计

作业是教学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要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优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需要注重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实行学生家庭作业审批公示制度、作业审查、把关制度,与此同时,采用了“常规作业+弹性作业”的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阅读类、体育、器乐、绘画、舞蹈、劳动实践等弹性作业,提升综合技能。如阅读类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校设计的“善学园”快乐读书摘录本,做个性化的摘抄、反思,从而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质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法5:多维评价促发展

学校推行“日行一善”评价方式,将“善”教育目标细化到每一天活动、每一个学科中,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品德表现、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定,让学生在反复训练和实践的基础上真正落实“善”的养成教育。学生根据所得积分,每一周换“积善卡”,月评“乐善标兵”,每班每学期评选“至善少年”。被评为“至善少年”的学生,将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展示表彰,其事迹将被收录进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绩报告单及其档案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通过课堂展示、观点分享、主题讲座、作业创新、评价改革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课堂“加法”活动,将教、学、评、研融为一体,为教师带来了理念的更新、思维的碰撞,也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有助于教师聚焦“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减轻学生负担,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