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葛家村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为什么是葛家村

“教授路”

“人大椅”

记者成良田

“这几年,宁海的乡村虽已变样,但是村民精神生活还很贫乏。”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乡村内在的美和文化挖掘出来”,从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推动农村更深层次的变革。

去葛家村之前,李贵军把丛志强带到宁海县一个沿海的村子,这里“经济基础好,村子里全是别墅”,几乎每家院子摆着盆景,有的甚至还有假山流水。

离开时,丛志强摇了摇头:“优势太明显就难以复制。”陆续走了10来个村子后,默默无闻的葛家村进入了他的眼帘。

这个村子藏在濒海的群山中,距离县城26公里,地处交通末梢,1600多人的村子,村集体收入仅10多万元。和其他村子相比,方方面面乏善可陈。虽然有大片桂花树,办过几届桂花节,但没赚到什么钱。

“没有特别明显的人文自然优势,经济条件不算太好。”丛志强说,“但是,越是普通就越有代表性,其成功模式也越值得借鉴、推广。”

葛家村的艺术改造,花钱很少,调动的村民却很多。“也因此,‘葛家村现象’有了更多的示范意义——有钱的村可以做,没钱的村也可以做;有钱的村民可以做,没钱的村民也可以做。”李贵军说。

李贵军表示,宁海有363个村,下一步要总结提炼葛家村的实践经验,将其推广到宁海大部分乡村。同时,联系更多的高校,搭建更好的平台,让更多有情怀的艺术师生,来宁海大显身手。

“如果能把这个经验复制出去,中国的农村会很美,很浪漫。”李贵军说。

10位村民走进中国人民大学讲述葛家村“变形记”

本报讯(记者邓少华梅子满成良田)“我们小山村农民能站在名牌大学的讲台前,就像在做梦!”宁海县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激动得无以言表。昨天,他和9位村民心怀感激走进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悲鸿讲堂,向师生讲述葛家村“变形”的故事。

“这在我们学校还是首次。”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说。

“没有丛老师点拨,我们至今搞不懂什么是艺术,葛家村肯定还是老样子!”就在半年多前,这10位村民有的开店,有的打零工,生活很简单。

今年4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副教授及3名研究生带着课题和经费,来到距宁波市区近百公里的葛家村。

“我想找到一条用艺术设计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路子。”丛志强以前受邀为很多村落做过设计,常遇到“干部干、村民看”“去时热闹一阵子,走了回到老样子”等困境。

“一开始,我们以为来了群骗子!”村民葛品高清晰记得,丛老师第一天上课,1600多人的村子只来了26人,下课时只剩下6人。

村民不吃这一套,丛志强彻夜难眠。次日,他们挽起裤脚,在大樟树下垒起了石头椅。

“好看,坐着还舒适!”看着丛老师驻村5天后做出的石头椅,村民服了,“我们愿意跟他干。”

第一个站出来的葛万永年轻时是泥瓦匠,近年来手艺有些荒废。“没想到造景观老手艺派上了大用场。”葛万永动情地说,“在丛老师鼓励下,我们还优化了他的设计创意。”

“我以前做过裁缝,后来蒸馒头。”村民袁小仙回忆,丛老师让她尝试在面粉里掺点水果汁、蔬菜汁,组合成五颜六色的馒头画。“这就是艺术!”受此启发,她重新踩起缝纫机,开出了粉小仙手工艺院。

“用老手艺和身边材料,做出最美的东西。”丛志强团队两次驻村40多天,帮助130余位五六十岁的村民重拾老手艺,用随处可见的石头、毛竹、废布料打造出竹香院、童乐园等艺术空间。

村子美了,村民乐了。30多年不和的两户人家,携手建起和美院;8户人家拿出相邻宅基地,改造成玉兰王院;65岁的叶仙绒办起美术馆,一笔一画写入党申请书……

5个月后,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葛家村变成“网红村”,每天三四百人来此参观旅游,累计经济收入上百万元。

一条“教授路”、数把“人大椅”,浓缩了葛家村对丛志强团队的无尽感激。“亲历了村民从质疑、尝试、参与到主导的变化,我从葛家村看到了以艺术兴乡村的希望!”丛志强感叹。

“艺术激活了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公共精神,使他们成为改变乡村的主体力量。”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称,葛家村以美化人兴乡村,是一条可以复制推广的好路子。

乡村振兴,关键在“激发内生动力”

张登贵

昨天,宁海县葛家村党支部书记带着9位村民,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悲鸿讲堂,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村庄5个月来的嬗变。悲鸿讲堂以往来的都是大师级人物,村民登堂入室还是第一次。

这件新鲜事引起了轰动,央视等几十家媒体争相报道,一个被称为“三无村”的村庄,一下子成了“网红村”。它向我们有力地证明: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有效的路子,是把蕴藏着的村民对文化艺术建设的渴求与潜能,有效地激发出来。

乡村振兴,是国家大政策。乡村不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不完全的;乡村不现代化,中国不可能现代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乡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多数农村也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艺术建设显然落在了后面。提升农村的文化艺术事业,各级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很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地方没有把力气用在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上。于是,“干部干,村民看”“热闹一阵子,回到老样子”这种现象,重复出现。

美好生活,这是新时代人们共同的追求。宁波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早已富起来,不再为生活所愁的村民们,开始追求美的享受,内心深处萌发着美的冲动。以田地劳作为生的村民,垒石、砌墙、锯木、扎竹,曾是家家户户的基本技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替代了手工作业,这些技能已无用武之地。

丛老师的到来,用艺术点燃了村民美的火花,那些荒废多时的技能与创意灵感碰撞融合,瞬间激活了村民潜在的艺术细胞,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力。木头、竹子、鹅卵石、布料变成了竹灯、布娃娃、玩偶等乡村民间艺术品,把村庄装扮得像个艺术公园,焕发出无与伦比的美丽。

丛老师团队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们在传统办法不受村民待见的情况下,果断改变思路,把“灌输”式改为启发式,把“保姆”式改为互动式,把“输血”驱动转变为内生驱动,使村民从对文化艺术敬而远之、拒于门外,到对乡村文化充满自信,主动参与乐此不疲。

授人以鱼,只能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才可解一生之需。当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因为激发了全国人民渴望发展致富的内在动力,才使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葛家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振兴乡村的新征途上,只有激发村民本身存在的发展动力,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获得井喷式释放,乡村振兴事业才能获得我们所期望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术研究机构也只有接地气,真正走进村民心里,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找准定位,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强大做出更大的贡献。(《宁波日报》2019年12月13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