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年间,赖氏先辈始建酒坊于茅台村。1953 年历史上“王茅”、“华茅”、“赖茅”三茅合一,建立了今天的茅台酒厂。原赖氏家族的老厂房已是茅台酒厂的第一车间,至今依然维持着正常的生产并保持解放前的原貌。
1984年赖世伦先生作为第一位申请“赖茅”商标的人,获得当地工商所批准。同年,生产出解放后第一瓶“赖茅”酒。当时“赖茅”商标归属不清晰,以至于全国上百家酒企生产的白酒冠以“赖茅”之名在全国进行销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酒质和口感更是无从谈起。如此混乱的“赖茅”酒市场一度透支着赖茅在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形象,身为老赖茅传人的赖世伦先生和其子赖鼎为此痛心疾首。
1984年赖世伦先生作为第一位申请“赖茅”商标的人,获得当地工商所批准。同年,生产出解放后第一瓶“赖茅”酒。当时“赖茅”商标归属不清晰,以至于全国上百家酒企生产的白酒冠以“赖茅”之名在全国进行销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酒质和口感更是无从谈起。如此混乱的“赖茅”酒市场一度透支着赖茅在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形象,身为老赖茅传人的赖世伦先生和其子赖鼎为此痛心疾首。
在这备受争议的十年中,作为独掌家族“复窖法”配方的传人企业回归赖酒厂为了不辱祖上声誉,从未生产过一瓶赖茅酒。而是用“回归赖酒”这个品牌,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强烈的使命感,严守家族传统工艺,让消费者真正体会到赖家酱酒的风采。
2014 年 3 月 17 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再次把“赖茅”注册商标划归茅台集团。回归赖酒企业传承人赖鼎虽心有不甘,但也愿意接受这一结果,唯有这样才能结束“赖茅”乱象,他才能静下心来走好质量路线。
传统酱酒工艺,独特曲药配料
赖氏家族酿造严格按照传统酱酒工艺酿造生产,秉承三高一长工艺,经历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七次取酒,历经一年的生产周期。
曲药和贮存时间是决定酱香白酒品质的关键,赖氏传人家族神秘的“复窖法”单传配方主要体现在曲药上,每次在制曲之前都会清场,由传人独自进入制曲车间把一种神秘的配料放入母曲之后,工人们才能进入车间开始制曲。正因为这种神秘的曲药,回些神秘物质。
神秘的赖氏家族复窖法,助理宗族振兴
家族复窖法专利拥有人赖世伦先生承先辈余荫,为光大宗族振兴家业不遗余力。1986 年用家族神秘配方复窖法生产工艺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一般发明专利一年半即可审请完毕。
因贵州茅台酒厂对该发明专利提出异议,回归赖酒历经 4 年,经中国专利局审查四部,反复取样,抽样检验,得出赖酒的“正丁醇和乳酸乙酯”含量明显高于出口茅台(即飞天茅台),并因这一检验结果终获国家发明专利认证,专利号 CN86102779.5。
如今回归赖酒“复窖法”唯一传人赖鼎先生,亲自酿造甲骨文酒,交由贵州首批老字号企业“贵州回归赖酒有限公司”生产,现产地位于贵州茅台镇7.5平方公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每年只专注酿造高品质大曲坤沙酒500吨,仅出品经过2920天以上沉淀的甲骨文酒300吨。
对复窖工艺价值的挖掘和珍视,也凝结着赖氏家族对于诠释英雄酒、传播酒文化的一份执著梦想。作为贵州独树一帜的品牌酱酒,赖酒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文|刘心怡 图|江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