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应用“北斗+AI遥感”构建智慧河长监管体系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江北区应用“北斗+AI遥感”构建智慧河长监管体系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APP等技术手段逐渐进入了河长制的日常工作中。这些信息化技术在河湖管护、河湖监管中是怎样发挥效用的呢?

今天来看第一个宁波市“五水共治”(河长制)十佳创新案例——江北区应用“北斗+AI遥感”构建智慧河长监管体系

图片

图片

01

基本情况

宁波市江北区现有河道(湖库)240余条(座),日常巡河工作量大,河湖监管任务繁重。江北区创新利用高分辨率、多时相、多谱段的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全域河湖遥感巡检和水质健康评价应用。

全域河湖遥感巡检主要采用国产分辨率最高的卫星数据,通过遥感解译和实地抽样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江北区区级及以上重点河道(河段)和湖库管理范围内的固体废弃物、临时坝基、水色异常和水生植物等要素开展快速监测,摸清其位置、数量、面积及分布特征等情况。

水质健康评价应用的实现是通过在大范围上采用多光谱卫星遥感反演,评价全区河道健康状态,查找宏观问题;在小区域上采用工业级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重点排查区级以上骨干河道,定量反演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多个水质参数指标。

案例中加强了对断面水质上下游、左右岸分析,以及跨区河道交接断面、区内主要河道跨区域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与对比,可以准确定位污染区域分布,动态掌握河道水质情况。

图片

图1 智慧河湖遥感监测业务实施流程

02

特色亮点

卫星遥感技术监测速度快、范围广,能进行长时间动态监测,发现常规方法无法监测到的污染源,还可以对指定区域进行跟踪测量并快速获取与污染相关的全方位信息。与传统调查监测方式相比,具有快速、客观、高效等优势,提高涉河问题“发现-流转-处置-核验”的全流程工作效率。

图片

图2 江北区基于“北斗+AI遥感”的智慧河长监管成果一张图

03

经验启示

开展河湖健康全面监测。利用卫星遥感定量反演技术实现区域内河湖水质健康状况的整体评价,精准定位问题区域空间分布,准确分析问题污染类型,为后续开展污染溯源和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遥感数据深度应用。除河湖监管领域应用外,遥感影像可以同时拓展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土保持监测等领域,使数据资源在部门间形成有效互通,为数字化政府转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信息碎片化、分裂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实现河湖问题闭环管理。借助“江北区智慧河长监管平台”中的“水质监测地图”、“排口空间分布一张图”等功能,各级河长可以详细查询管辖河道水质、排口等信息;利用“智慧河长”小程序,可以为每个涉河问题建立“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完成销号”的档案信息,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

来源:宁波五水共治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