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起,宁波进入“两会时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将聚焦民生热点,积极参政议政。教育一直是“两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来回顾过去一年宁波教育发展的重要关键词。
关键词 · 双减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宁波不仅在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作业改革等方面推出各项举措,同时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也效果显著。
去年9月份开学后,全市各校在原有“校内托管”服务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全链条课后服务体系,不仅把课后服务的对象从义务段延伸至学前和高中,做到能收尽收,面向全体,切实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宁波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原则,紧盯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及寒暑期等时间的校外培训,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成为巩固“双减”成效的重要手段和必要举措。
关键词 · “五中心”
“双减”背景下,呼唤育人模式创新,市教育局携手多个部门成立了宁波市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和体育、文艺、美术、劳动、综合共五个指导中心,统筹全市优质素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这一机制在全国具有创新性。
“五中心”授牌仪式上,奥运冠军杨倩、石智勇,著名体育教练虞利华,全国劳动模范万亚峰,以及宁波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等成为宁波中小学素质教育首批特聘专家。
根据宁波市素质教育领导小组的《联合宣言》,各方将共同致力“双减”工作的开展,把素质教育作为关心、支持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常态议事制度,就政策设计、要素支持、行业资源、指导评价等方面开展联合谋划和设计,建立多方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发挥各方的行业主管优势,全力动员行业成熟平台、师资课程、教学场地、活动品牌等优质资源参与“双减”工作,为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关键词 · 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成立,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提供理想指引、心理教育、生活引领、学业指导、生涯引导等方面的成长指导支持,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寻找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路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
2021年,该中心推出了“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云课堂”“甬心伙伴”微信自助小程序等课程平台,研发了学生成长指导课程等。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还联合宁波市康宁医院合作成立“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开设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绿色通道”,开展“导师制”医教结合跟岗实习项目,对全市200余位专职心理教师进行全员轮训。此外,还组建“润心共情”家庭教育讲师团,为中小学校提供182节菜单式讲座,让家长“教育有方”,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关键词 · 数字化改革
自2021年初以来,宁波市教育局把数字化改革作为“一号工程”,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的广泛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教育理念、制度、技术、应用、模式等各方面创新,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宁波教育高质量发展。
如去年初,“甬信培”即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率先在海曙区试点研发。这一体系通过深度的数据分析和整理,对宁波教培市场进行大范围、全行业的观察与监控,建立培训机构财务状况动态预警机制,受到学员和家长的欢迎,银行托管和划转的流程也很顺畅。
关键词 · 家校共育
2021年全新亮相的“班主任茶座”栏目,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教育学院主办,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宁波市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联合《现代金报·宁波教育》一起承办。自2021年2月至12月,共推出10期,每一期都通过甬上APP、宁波教育直播等网络平台播出,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颇受好评。
同样深受好评的还有“父亲行动”联盟,2018年成立至今,联合鄞州区21所幼儿园、35个园区的1万余位父亲,通过父亲家长会、父亲沙龙、父亲助教、亲子运动会等各类亲子活动,唤醒和指导父亲回归教育本位,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很重要,同时也是教育领域的一块短板,所以国家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家校共育,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系统持续努力的方向。宁波以持续提升区域教育品质为指向,以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对标“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育人方式”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1年,全市新增教共体结对76对,共计156所学校。至此,全市一共还剩52所镇区学校未结对,2022年将实现镇区学校全覆盖。
教共体模式根据结对学校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协作型、共建型、融合型三种。2021年之前,协作型教共体较多,2021年开始,则以共建型、融合型为主,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优质校对薄弱校的帮扶力度也更大,实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薄弱校、到农村校,让所有乡村孩子都能享受到城区的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 · 职业教育新突破
宁波着力打造职业教育金名片,做大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蓄水池。从去年初举行职技融通合作活动,搭建高职院校与技工院校之间的“立交桥”,开启“高职+技师”的新时代;到年中,紧盯企业需求和市场信号,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2021年宁波市中职(技工)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中,增设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等50多个专业方向,增多学生接受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等,职业教育发展寻求新突破。
(宁波市教育局宣传与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