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宁波数智动能系列报道之五:数字应用正当时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聚焦宁波数智动能系列报道之五:数字应用正当时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成为实现动态清零、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针对,本轮宁波各地相继发现本土确诊病例,并呈现人物同传、涉及面广、隐匿性强的情况,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战“疫”神器。对此,在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指导下,宁波市大数据发展协会联合凤凰网宁波频道特推出《聚焦宁波数智动能》系列报道,呈现宁波激活疫情防控精密智控联动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队伍、数据、平台、应用等作用,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甬动力”。

新冠病毒的爆发,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加速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数字经济、健康产业等方面的需求。在此环境下,催生的“非接触式”服务变革,其要义便是通过掌静脉识别以其非接触、高精度、强安全、防深伪等特性,发挥在防疫抗疫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减小疫情传播风险,助推科学抗疫的落地实效。

数控网格,联成防疫“金钟罩”。

作为防疫重难点的建筑工地,如何有效应对当前疫情严峻考验?工人工作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对此,凤凰网宁波走访了鄞州区住建局和辖区所在的工地。深入了解防疫政策下、平静如常工地生活背后的另外一番景象。

严密的保护,往往渗透于无形,优秀的技术,此刻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服务。在本轮疫情发展之前,鄞州住建局已部署建设并投入使用“鄞监汇”工地数字防疫平台,平台全面兼容目前建筑工地所使用的监控系统和数字平台,在汇集整合大数据的同时,无需工地再次投入设备改造和技术开发。为建筑企业升级防疫大大节省了资金和精力。在开工不足的当下,更显难能可贵。据了解,“鄞监汇”平台是浙江迈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姜太公”旗下的平台,目前已获浙江省先进表彰。

“为什么我不用亮码?”当新工人来到项目之后,对工地不扫码亮码特别不理解,因为目前处处都在严查。而真实情况是,平台采用“前端无感通行,后端亮码”模式,系统与工地实名制平台对接,工人入职后由实名制平台推送数据至“鄞监汇”平台进行亮码比对。实现“入职一个,管牢一个”,如有异常则实时预警。

大数据托底,分钟级防护更新。在鄞州区下辖工地现场,陈师傅的工友和老乡木工廖师傅,刚来工地一天,第二天一早就没有来上班,原来夜里是班组通知去做核酸检查了,可班组长并未查看他手机的健康码,已提前知道廖师傅黄码,并通知检查。原来廖师傅在睡梦中,“鄞监汇”系统防疫关口前移,将所对接市大数据局健康码接口、核酸检测接口、疫苗接口等数据资源,仍然在进行分钟级更新,时刻提供防疫服务。下午检查结果出来后,木工廖师傅已更正为绿码,在正常上班。

值得关注的是,现如今,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疫情当前更是矛盾突出。“鄞监汇”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权限,充分做到了知情权和获取授权的告知和保护。数据终端存于宁波市大数据局,使用授权受到严格的审核和权限区隔。让个人信息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非接触式生物识别应运而生。

2020年2月,国务院在印发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中提出“使用指纹考勤机的单位应暂时停用”。由于过往传统指纹等接触式识别技术,在疫情下由于其接触式的工作方式,增加了疫情传播的概率,带来了很大的感染风险,而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属于非接触式生物识别,但是在疫情中面临“佩戴口罩”问题的巨大挑战,摘下口罩会将人们暴露在可能具有风险的环境中,成为疫情的一个安全隐患点。即使少数的系统支持戴口罩识别,识别准确率也大打折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掌静脉识别技术由此而生。由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孵化的芯然科技掌静脉门禁终端,属于活体识别。该系统通过利用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光的特性,采用近红外线感应器获取掌静脉图像,通过定位、增强、特征提取等图像处理算法提取掌内静脉特征值,并与掌静脉数据库中的模板进行比对,从而进行生物身份确认。

自动控制门禁,记录人员进出、流动信息,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掌静脉识别技术对使用人员进行非接触身份认证,建立有效的身份识别机制,伸出手掌即可成功识别,有效地阻断了疫情的传播。

据了解,芯然科技掌静脉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安防门禁、轨道交通、金融支付,也可应用于企业管理、智能楼宇、智慧社区、医疗服务身份认证等多个应领域。目前已在宁波市政府、海曙区政府、江北区某部队、中控科技园区、深圳地铁6号线等场所部署使用。

“一码智控”闭环管理。

近期,宁波市疫情多点频发,余姚市面临外地来余姚人员防疫信息掌握欠全面等薄弱点,宁波恒拓物联网有限公司对标“浙里防疫”跑道,争分夺秒开发并上线“一码智控”场景应用,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码上筛查”,实现来姚人员精准掌控。针对往返余姚人员防疫排查工作中人工登记人员不足、辨识不易、统计不便、效率不高等问题,在余姚市9个高速公路检查站和329国道上虞卡口设置信息核验点,由防疫人员通过“一码智控”掌上端对来姚人员进行基本身份信息识别自动化提取,健康码、行程码接入平台自动显示、并补录入车辆类型、车牌号、目的地、来源地等信息,生成防疫专用二维码,实现来姚人员和车辆关联,和同乘人员关联,实现一证识别、一码分类,方便实现追溯。

同时,把防疫码与卫生和健康局的设备自检的抗原结果捆绑转移至“码上转运”环节。通过打通“一码智控”应用与交通部门转运信息系统、卫生部门隔离点信息系统的数据壁垒,关联防疫专用二维码与转运车辆、转运监管司机、隔离点位等信息,实现人车匹配、点对点流转、系统追溯。

“登记时间从以往的5-10分钟缩短至1分钟以内。”余姚一隔离酒店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通过“码上调度”系统,可提前对余姚市储备集中隔离场所的隔离房间进行快速调度,精准匹配不同类型的隔离人员,隔离人员进入隔离点后,通过扫码即可按高层、次密接中间层、中高风险人员低层自动匹配隔离房间快速登记入住,实现防疫保障精准调控。

据了解,自3月下旬运行以来,已累计核验排查外来司机和同乘人员21200人次,实现了省级精密智控平台从卡口到隔离点的最后一公里追溯,构建了涉疫重点人员从发现、上报、转运到隔离的闭环管理体系。(凤凰网宁波 张恒 通讯员 侯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