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东海,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心,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宁波是中国海洋文化旅游的一颗璀灿明珠。
宁波市文旅宣传推广中心供图
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
井头山、河姆渡,中国先民靠海而生。8000多年前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发掘出的史前贝丘遗址,每一枚贝壳、每一块陶片都展示着中国和宁波地区的先民,如何在8000年前就迈出了拥抱海洋和探索海洋的坚定脚步,是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证。河姆渡遗址的考古证明,宁波先民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开始了水上航行,向海洋索取生活资料,开拓对外交流空间。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发源的重点区域。
划龙舟、造神舟,中国古人踏浪大海。作为滨海依水城市,宁波有辉煌的舟船史。1973年,在和义路江畔淤泥中,发掘出宁波第一艘古船——唐代独木舟。1976年,宁波云龙镇甲村土墩墓中,出土一件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青铜钺”,是宁波地区龙舟竞渡最早的实物例证。1979年4月,在宁波城东海运码头发现了一艘宋代船舶,船体呈尖头、尖底、方尾状,是中国传统名船“浙船”的代表。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修建了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港口城市句章。句章港设置造船工厂,制造战船,兴办水师,同时吸引前来贸易的“海人”。句章港是具有军事和商贸双重功能的重要港口,有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航海活动,它为以后明州港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宋代,宁波造船业在船舶吨位和技术水平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当时宁波制造的舟船形式多样,制作考究,装修设施丰富多彩。其中吨位大、技艺要求高的“万斛神舟”,出使至高丽,引起“倾国欢呼”。
如果说河姆渡文化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句章(今宁波)港则是其发展的历史基础。
“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
宁波古称“明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宁波等古港口是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的著名论断。
宁波市文旅宣传推广中心供图
早期越窑青瓷在东晋时期已通过海路输往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国家。而东汉墓葬中出土的一些玻璃、玛瑙质地的随葬品,都是当时从海道进入的舶来品。唐时,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其中有4次在明州登陆。
越窑青瓷等宁波物产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国家,宁波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向海内外拓展。直至唐宋,随着唐朝设明州,宋朝全方位推动对外开放,明州商贸走向鼎盛,逐渐成为中国与高丽、中国和日本贸易的重要港口。北宋淳化二年(991)始设市舶司,宋元时期的宁波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外贸港口,为我国三大国际贸易港之一。
宁波市文旅宣传推广中心供图
位于唐宋明州子城之内、今宁波鼓楼之东的永丰库,在元代是一座城市仓库。其出土的文物标本既有国内各大窑口生产的各色瓷器,也有来自海外的波斯陶片,还有建筑构件、钱币、唐代“文房之印”铜印、元代残碑等文物。
全国唯一“宫馆合一”的古建筑群的庆安会馆,也是全国会馆类国家级文保单位中唯一的海运业会馆,堪称近代商贸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经典之作。会馆建成时引进了中国第一艘机动船——“宝顺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存。
镇海口的招宝山、安远炮台、后海塘等海防遗址,集中体现了400多年来宁波人抗击外敌的民族气概,象山的海上石林、古沉船以及渔鼓、龙灯、渔歌号子等民间工艺呈现出海洋文化的多样性。
北纬30°最美“黄金”海岸线
地球的30°北纬线,贯穿了青铜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风光秀美的宁波港湾,与佛罗里达、墨西哥湾、夏威夷同处“北纬30°最美黄金海岸线”。
宁波拥有海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共有海岛611个,海岸线总长约1677公里,港口、渔业、旅游、油气四大资源得天独厚。近代中国,宁波是“五口通商”城市之,老外滩也是最早的条约开埠区,其历史绵延百年。著名的“宁波商帮”由此地起航,诞生了“世界船王”包玉刚、顾宗瑞等航运界风云人物。
东方大港,展露雄姿。自鸦片战争开埠到民国,宁波港开始由农副产品转运港向工商贸易港转变,宁波市也逐步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格局。1979年1月,北仑港10万吨级码头主体工程动工,宁波港跨入“深水大港”。经过30年发展,到2009年,货物吞吐量达5.77亿吨,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港;2017年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港口……潮起潮落、船来船往,宁波舟山港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炼,书写着中国航海事业的灿烂篇章。
宁波市文旅宣传推广中心供图
向东是大海。港口犹如一条绵长的生命线,见证了宁波的发展腾飞,影响着宁波人的气质禀赋,推动着这座滨海古城,踏着8000年海洋文明巨浪,走向世界。(凤凰网宁波 朱田文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