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生物航煤完成适航审定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我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生物航煤完成适航审定

9月13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拿到了中国民航局审定的生物航煤适航证书《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证书表明此次油脂加氢路线生物航煤(HEFA-SPK)和3号喷气燃料(含HEFA-SPK)全部通过适航批准,标志着中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产出的首批规模化生物航煤,即将飞向蓝天。

我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生物航煤完成适航审定

中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年设计加工能力为10万吨,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HEFA-SPK生产技术,以餐饮废油为原料,于今年6月首批产出纯生物航煤600多吨。中国民航适航审定标准严格,总历时3个多月。民航审定中心专家克服高温、疫情带来的困扰,多次深入装置及储运现场,对镇海炼化生物航煤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工艺管控、产品储运调合及采样分析检测等各个环节进行符合性验证。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装置若满负荷运行,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

我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生物航煤完成适航审定

生物航煤是可持续航空燃料重要组成,镇海炼化正紧锣密鼓筹备生物航煤出厂,计划首车生物航煤于本月运往空中客车(中国)天津工厂。

“此次拿到适航证书,意味着镇海炼化生物航煤将可以向整个民用航空市场销售。”镇海炼化公司代表、党委书记莫鼎革说,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基础上,镇海炼化下一步将不断拓展市场,拓展供应链,构建生物航煤“全产业链”。此前,镇海炼化已获得亚洲首张全球RSB生物质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证书,拿到了国产生物航煤进入国际市场前一张关键的通行证。

我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生物航煤完成适航审定

我国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的国家。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排50%以上。1吨石油基航煤排放3.2吨二氧化碳,我国目前的航煤消费量约3000万吨,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按每吨生物航煤减排50%算,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超过30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据了解,中国民航局今年印发了《“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推动民航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凤凰网宁波 金佳阳 通讯员 张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