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
是奉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2012年的县江东侧
2022年的县江东侧
这十年,
是奉化践行高质量发展、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的十年。
宁波市第一医院方桥院区
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
城市文化中心、未来城科普中心、东门广场等文化场所建成开放,浙江医药高专(浙江药科职业大学)、诺德安达、宁波市第一医院方桥院区等教卫配套全面启用;
邻里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民生设施开门迎客;
奉化首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华侨豪生以及银泰城、万达广场、惠政老街、宝龙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陆续营业。
充分利用道路、水系、边角地等城市空间开展增绿、建绿行动,完成仁湖公园、锦山公园、樱花公园等谋划建设,以及滨江生态公园、凤山体育公园、中山公园等改造提升,完成了大成路两侧、高压走廊、南山路等绿化景观提升,累计新增绿地约205公顷、绿道约260公里。
此外,还打造了“三纵两横一廊多节点”的城市夜景,城市整体景观进一步优化,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这十年,
是奉化城市路网结构不断优化、
交通出行质量不断改善的十年。
南山路
致力于实现弯道超车,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城市道路更加畅通,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对外,实施机场快速路南延、汇诚南路、203省道等重点工程,奉化与宁波市区的距离更近,道路更畅通,基本实现30分钟同城生活圈,同城通道进一步贯通。
对内,完成南山路、宝化路、长汀路、中塔路、大成路、惠政西路等61条干支路的新建和改建,新建道路约52.6公里,提升改造道路约30.2公里,构建出主城区“五横四纵”的骨架路网;宁南片区、中交新城等区域路网骨架体系也基本形成,区内交通便利程度进一步提升,道路形象与宁波中心城区进一步接轨。
这十年,
是奉化加快住房体系建设、
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的十年。
中山路
把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全体奉化市民安居梦的重要任务。
十年来,共完成棚改项目40个,总建筑面积116.69万平方米,涉及改造户数10768户;累计投资115亿元,建成或开工棚改安置房项目15个,供应房源11858套,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使2.1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
商品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绿城、金茂等优质房企纷纷入驻,132个商品房楼盘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1461.73万平方米,住宅品质不断提高。
拆危旧房、建新楼房的同时,积极推进16个老旧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136.6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2936户。
此外,物业管理行业稳步发展,现有物业服务企业57家,其中3A级13家;新成立业委会61个,较2012年增长超6倍,中心城区物业小区业委会覆盖率达到87.5%,近五年物业服务满意度均保持在90%以上。
这十年,
是奉化建筑业转型升级、
项目数量质量同步提升的十年。
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和建筑业“放管服”,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一网通办”,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推动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十年来,累计完成建筑业产值1111.16亿元,工程建设体量从2012年的约188万平方米增长至2022年的约1980万平方米,翻了10倍;总承包壹级建筑企业数量达到10家,较2012年增长150%,2家企业成功入选宁波市建筑业骨干企业。
共荣获“宁波市甬江杯优质工程”13项、“浙江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奖”4项,并实现国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零的突破。
2019、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2021年荣获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考核评估优秀县(市区)。
这十年,
是奉化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美丽村镇建设成效明显的十年。
深入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要求,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共有22个村庄创建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村庄创建为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全面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城镇建设,全区各镇(街道)环境卫生显著改善、城镇秩序不断规范、镇容镇貌明显提升,成功创建5个小城镇整治省级样板镇,省级样板镇创建数量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4个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在“我心中的最美小镇”全省50佳名单中占据4席,数量为全市之最。
荣获2018年度全省小城镇整治工作优秀单位、2020年度全省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单位。
(来源:奉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