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军人大学生风采录 ——原浙江海洋大学毕业生访谈录之一 郭铮: 勇敢面对,青春许国
宁波
宁波 > 教育 > 正文

浙江军人大学生风采录 ——原浙江海洋大学毕业生访谈录之一 郭铮: 勇敢面对,青春许国

凤凰网宁波频道《军人驿站》专栏上线了,在栏目“军旗猎猎”下,首先推出的“浙江军人大学生风采录”,是从原浙江海洋大学毕业的现役大学生、在读退伍大学生、在职退伍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部分代表人物,将陆续编发他们的访谈,讲述他们在新兵连的磨炼和成长的故事。希望对即将应征入伍的大学生们有所启迪。

浙江军人大学生风采录

——原浙江海洋大学毕业生访谈录之一

郭铮: 勇敢面对,青春许国

郭铮,男,河南南阳人,上海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入伍前为准大四学生。

我是大三读完参军的。在读大二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去当兵了,我也想去锻炼一下。我是从上海那边入伍的,那边大学生入伍政策比较不错。我参军就是本着来锻炼的目的,所以两年之后就打算退伍了。

新兵连就是锻炼人的学校

新兵连时间是三个月,学兵连在新兵过后有四到五个月,学的专业不同,时间就不一样。我属于技术工种,适应这里的生活我大概用了一个月。与身边的战友相处适应期要长一点,需三到五个月。

新兵训练印象很深刻,那时候最辛苦的几件事,一个就是练战术比较苦,还有一个是拉练,紧急集合的时候打背包特别紧张,自己手指头扣掉一块肉都不知道,回去之后发现被子上有血迹才知道。但我也没有后悔过,如果让我重来一次可能还是会这么选。虽然艰苦,但是这个苦有意义。

三个月新兵连对我的改变其实并不算很多,真正明显意识到自己有改变的是在学兵连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们在山东烟台一所职业学院学钳工,当时出去看到外面的学生,感觉自己以前可能也跟他们一样比较蔫,精神状态很差,那个时候感到自己确实是改变了。早上起来如果无精打采的,那就要被骂。这个精神状态就是部队比较规律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部队里就要有“精气神”,要积极向上。

待人接物方面也有所改变。我刚开始到部队新兵连的时候特别不适应的一点就是感觉没有共同语言。以前在学校,虽然大家也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感觉大的成长背景还是差不多的,毕竟大家都是学校里面的学生,但部队里就比较不一样了,大家不仅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生活背景、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有的可能上了大学,有些可能是高中毕业,有些可能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有时候就聊不到一起。后来慢慢学会包容,一方面是自己主动这么去做,另一方面也是被动的要去改变,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这是我感觉比以前好的一点。

处理事情现在不会逃避困难。在部队,你不想起床也得起;任务,你不想做也要做,交给你,不能说你不会做你就不做了,而是要想办法去解决。有的时候确实是逼出来的,逼到最后把这个事给解决了,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现在对自己比较满意的就是比以前成熟多了。这个成熟是指思考问题,比如我今年当了一年的文书,整天跟领导打交道。我以前也没什么社会经验,刚开始完全是一个很懵的一个状态,现在感觉做事方面比以前稳重多了,考虑问题,做一件事,能想得周到一些。包括跟别人聊天,跟领导相处,各方面感觉也是进步了很多。这也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体能和精神都获得成长

我觉得自己在部队还是有蛮大收获的,至少体能方面、生活习惯的养成方面有一些改变,如果我不来部队,一直在学校,我觉得我跟现在会截然不同。部队里的单位差异还是比较大,不说兵种之间的差异,就我们这个大单位下面的小单位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有的像后勤单位,平常对训练、体能要求其实不是很严格,一天坐着没事干也是有的。如果说那种管得特别严的,可能就是被迫去成长了,不管你有没有这个意愿。

精神状态是通过体能实现的,成长是通过做事实现的。我觉得成长主要体现在能力、品格这些方面。有些战友我感觉不到他的变化,他回家后他以前同学可能会感觉到一些细微习惯的改变,但我一直跟他们在一起,就会觉得没有特别明显的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使得你在不同的环境里面,可能都能够获得成长,但是只是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先当兵后求学

退役回学校,适应主要还是身边的同学,像我回去,我原来同学基本上都毕业一年了,到时拍毕业照有点尴尬了,而且回去会担心跟同学会完全不是一类人了。学校需要关注“帮助他们跟新同学融合”这个问题,可以举办一些交流活动,发挥在部队成长比较多的退伍大学生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每年大学生入伍都可以举行一些对应的沟通交流活动,分享经历,让退伍大学生把在部队的改变,包括一些见闻跟大家聊一聊,组织退伍的大学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点评

在大好的青春年华,郭铮毅然选择参军,实现了锻炼自己的目的。他在部队调整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学会包容他人,学会面对困难,做事也更加稳重。他认为退伍大学生不必带着军人的头衔,而是需要尽快摆脱标签,继续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