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智库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在宁波成功举办。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北马其顿教育与科学部国务秘书安妮塔·特佩夫斯卡、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姜瑜、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关定、斯洛伐克经济部竞争力司总司长托马斯·卡库拉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领馆、中国驻中东欧国家使领馆科技官代表,国内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部门、智库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青年科技人才代表约300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论坛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奚明主持。
作为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子活动,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 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围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领域与重点方向、面临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开展研讨,挖掘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潜力,共商创新合作路径,共享高质量合作成果,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张广军表示,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新亮点,此次智库论坛的举办旨在促进各智库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为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建言献策。他建议,要强化战略政策沟通,精准把握创新合作方向;要聚焦前沿热点问题,充分发挥智力支撑作用;要加快智库网络建设,提升创新协同发展能力。
安妮塔·特佩夫斯卡强调了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表示通过国际合作能够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全世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联合攻克科学难关,为世界科学进步,为改善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尤其在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匮乏等挑战。
高鹰忠表示,浙江省不断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合作,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共建创新合作智库网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浙江省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与中东欧国家共享机遇,为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浙江力量。他建议,要强化智库支撑、扩大开放交流、加强科研布局,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浙江样板”。
李关定表示,近年来宁波依托港口、开放、先进制造以及民营经济等优势,积极发挥“主平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在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次智库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为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创新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希望智库单位、高校、研究机构能够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积极与中东欧国家携手深化智库交流,建立宁波与中东欧国家智库、专家以及研究机构的常态化联系对接机制。
托马斯·卡库拉表示,近年来,中斯两国在教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希望未来中斯两国在支持企业创新,尤其是创新创业、人员培训、人才开发等方面互学互鉴,构建完善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对接的机制体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创新中心负责人弗兰·塞尼奇、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教授达姆·迪米特洛夫斯基以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负责人费小琛,分别围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智库建设实践探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数字化创新合作的思考”“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绿色能源创新合作展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现状与发展思考”四个主题作精彩报告,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指明新方向,注入新内涵,打造新亮点,扩展新空间。
高端对话环节,来自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创新中心、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匈牙利马蒂亚斯·科维努斯学院、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理工大学、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斯洛伐克—中国商会、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技术大学、斯洛文尼亚创新中心的专家学者和相关负责人,以及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的重点、难点与痛点展开广泛而深刻的交流研讨。专家学者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挖掘创新合作潜力、加强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的研究与创新合作、畅通智库联动机制、发挥智库作用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
论坛期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今年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十周年。双方聚焦务实合作,已建立起以领导人会晤机制为引领,涵盖科技、经贸、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合作架构,成为跨区域合作的典范。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智库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发展共识,坚定合作信心,对筑牢友谊基石、扎紧合作纽带、深化创新合作、丰富智库内涵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