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背后的浙基金
宁波
宁波 > 文化艺术 > 正文

《狂飙》背后的浙基金

今年以来,电视剧《狂飙》持续高热不退,不仅在内地大火,甚至在港澳台地区以及欧美、东南亚也掀起一股狂飙热浪。与此同时,剧集带来的“溢出效应”正在击穿各类圈层。

这部大火的作品,在浙江立项,出品方有央视、爱奇艺、留白影视、长安传媒等,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此外,《狂飙》还得到了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资助,是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一次成功尝试。

其实,细心的观众可能早已发现,近段时间里,电视剧《县委大院》《狂飙》,电影《独行月球》等热门影视剧的片头,都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字样。此外。小百花的首部越剧现代戏《钱塘里》、风靡网络的长篇小说《剑来》等作品,背后都有基金的扶持。

那么,这个基金究竟是怎样成立的,又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

图片

电视剧《县委大院》《狂飙》片头画面

浙江文艺的繁荣,与发达的民营经济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浙江的文化产业发展包括文化文艺作品创作,特别是在影视剧这些大投入、大产出的艺术门类上,民营资本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形成并集聚了华策影视、横店影视等一批国内头部影视文化企业。

然而,从宏观层面上来说,繁荣文艺事业不仅要有市场的“浇灌”,还需要发挥好文化部门的职能作用,用前瞻的眼光、培育的耐心,让更多好作品脱颖而出。

但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投入处于零散分布、各自为战的状态,文化艺术的创作引导缺乏一根强有力的“指挥棒”,这也催促着政府调整投入结构和方式。

文艺基金的管理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早前,上海、北京、江苏等兄弟省市陆续设立了艺术基金,扶持本土文艺事业。2013年,国家艺术基金成立。在各方呼吁下,2019年,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也正式成立。

基金成立后,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和省财政集中文化艺术财力并加大投入,每年出资1.3亿元,资助范围覆盖广播电视、舞台艺术、视觉艺术、文学、电影、主题出版等六大门类,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可达1000万元。这样的力度,在省级文艺创扶平台中是走在前列的。

基金成立三年来,已收到三千余个项目申报,其中六百余个项目成功立项,累计为五百多文化机构及个人提供资助,目前正陆续迎来收获。

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中,浙江入选的7部作品都有基金的扶持。更不用说鲁迅文学奖获奖数量创新高、舞蹈节目摘得“群星”、纪录片“星光”璀璨,浙产电视剧成为央一、央八黄金档及各大头部视频平台的重要内容供给力量……

对文艺创作来说,基金资助的钱虽是有限的,但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带来连锁反应。

就比如说,疫情三年,院线电影市场阴晴不定,一部作品摄制完成后能否顺利播出、上映,实现收益或回本,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影视公司在创投项目时往往举棋不定、踟蹰不前。基金在这时的“雪中送炭”,不仅带来一定的资金扶持,更代表了党委政府对一部作品的认可,给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增添了极为宝贵的确定性。

像基金资助项目《独行月球》收获超31亿元的票房,成为2022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也给苦苦挣扎的电影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

图片

电影《独行月球》剧照 图源:豆瓣电影

那么,基金究竟怎样运作?

不同于国外艺术基金社会资本参与较多的运作模式,国内基金来源大多是财政资金,政府部门通过激励和奖励的方式,深度参与到文化产业扶持、文艺创作生产中。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在评估一个项目是否值得资助时,首先考虑的是其社会效益。

比如,建党百年之际,基金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红船精神”开展选题和项目策划,创作推出了以歌剧《红船》、电视剧《大浪淘沙》、主题画展《红船颂》、报告文学《红船启航》为代表的“红船”文艺献礼矩阵,向建党百年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定位是:立足浙江、拥抱全国、质量说话。那些具有浙江辨识度、充分展示江南气韵、展现时代气象的作品,自然会进入视野。

比如,越剧现代戏《钱塘里》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突破题材窠臼、对现实题材剧目的一次全新的探索实践,也是浙江这个越剧的大本营,在传统戏剧后继乏力的困局之下做出的一次“突围”之举,难度自然不言而喻。在基金的扶持打磨下,《钱塘里》受到很多观众认可,并代表浙江晋京演出,登上中央歌剧院的舞台讲述浙江故事。

图片

越剧现代戏《钱塘里》剧照

文艺创作立的是精神支柱、建的是精神家园,入脑入心的前提是入眼入耳。作品最终的覆盖面、传播度和影响力,是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最为看中的硬核因素。

2020年,浙江青年文学之星——畀愚携其中篇小说集《叛逆者》向基金提出资助申请。作为一种兼顾主流价值和商业属性的类型,《叛逆者》以其鲜明的主题、精妙的叙事和具有辨识度的语言风格,在评审阶段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获得专门的出版资助经费。之后,小说热销,据作者畀愚介绍,他“光签名用的笔就用掉了30支”。后来小说还被转化为影视作品,成为国产谍战剧的又一经典之作。

总之,基金作用于创作的前期扶持,做的是“潜功”,十分考验评委们的“眼力”,需要综合思想深度、艺术品相、项目成熟度、主创实力、市场环境等多个维度作出判断。而基金的任务,就是尽一切努力把有助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同时又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种子选手”挖掘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申报热情的逐年高涨,基金的资助数量却在逐年下降,这也让许多文艺工作者直呼“获得资助越来越难”。其实这预示了一个导向:政府资助不是搞扶贫,而是要更精准地扶持那些最有潜力、最有绩效的项目,让花掉的每一分钱实现最大的效益。

作为成立才三年多的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与一些老牌、资深的艺术基金相比,要走的路还很长,能做的事还很多。

比如,基金目前主要是对项目整体创作进行扶持,而艺术创作的过程往往是漫长而复杂的,未来是否考虑进行更为精细化、阶段化的扶持,探索出剧本创作、打磨提高、宣传推广、人才培养等分阶段的资助方式?这些都值得继续探索。

特别像舞台剧等门类,往往剧本打磨就要花费好几年,就算历经层层考验完成创排登台演出,也还要根据每一场演出的市场反响、专家意见,不断修改提升、反复迭代。另外,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除了创作本身,宣传推广也是同等重要的。这就要求政府资金在扶持项目时,要考虑到文艺创作的经验规律和实际需求。

再如,基金评审已历三年,也扶持培育了不少“双效统一”的精品力作,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大。未来,如何做好成果的宣传展示,持续生发作品的活力和生命力,仍是长久的课题。

另外,具有近40年发展历程的上海文化发展基金,除财政拨款外,还动员了企业、各类组织、团体以及个人等自愿捐赠,成立了各类专项基金。与之相比,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金来源还比较单一,未来能否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将基金的小火种汇聚成大能量?

图片

文艺精品创作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可以欣喜地看到,温州率先成立浙江省内首个地市级文艺基金,杭州余杭区发布规模达2亿元的区级文艺发展基金,滨江区、西湖区文艺基金也蓄势待发,全省“一盘棋”的格局逐渐形成。

眼下,2023年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申报启动在即。与此同时,浙江正在谋划推出“之江潮”杯文化大奖,对为浙江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重奖,以此吸引一流人才、创作一流精品、营造一流生态。期待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路上,浙江能与更多文艺工作者一起,共同书写中国故事、成就精彩之作。

来源:浙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