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北:“两大应用” 全域贯通,社会治理开创“智治”新局面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宁波江北:“两大应用” 全域贯通,社会治理开创“智治”新局面

一个个“微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最前沿阵地。如何破解基层治理困境,解决网格员“责大权小”问题,体现着党委政府的能力和水平。3月22日,宁波江北区七街道一镇实现“两大应用”即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与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全域贯通。这也是宁波市率先启动该项省级试点后,江北区深化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又一新举措。

宁波江北:“两大应用” 全域贯通,社会治理开创“智治”新局面

近日,慈城镇慈湖人家小区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小区大门口新出现一个流动水果摊,影响小区车辆出行安全和环境卫生,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教育劝导,但摊主仍不肯搬离。于是,通过专用手机按照规定程序在“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上报事件,街道综合信息研判中心经过分析研判后,确定需要执法部门介人处理,工作人员随即将事件流转到“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街道综合执法队接到任务指令后,立即派队员赶往现场处置,很快将这一矛盾隐患消除化解。

这是宁波市江北区推进“两大应用” 贯通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

慈城镇云鹭湾社区网格长王柳娜介绍道:“两大应用”贯通融合后,我们的网格员一旦在排查遇到解决不了的违法问题,马上通过手机上报镇里,镇里马上派执法队员现场处置,增强了网格事件处理效能。

宁波江北:“两大应用” 全域贯通,社会治理开创“智治”新局面

慈城镇双顶山村在新农村环境整治中碰到一个 “头痛”问题,一处“破烂王”将收购的废品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引起了村民“吐槽式”投诉。虽经过多次整治,但由于涉及部门多,职能又交叉重叠,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经常是整治好了又反弹。慈城镇以“两大应用”的贯通融合试点为契机,通过“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联合会商”功能,快速集结一支由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资规等部门执法人员组成的现场联合整治小组,就经营人违章搭建、非法占地、异地经营、无证回收、排污堆废等问题进行严肃约谈,并要求快速从严整改。这种多部门联合检查执法模式对违法当事人形成很大的“震慑力”,仅仅三天时间,当事人便自行拆除违章搭建 30 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晾晒废旧杂物近 500 平方米,联合整治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宁波江北区 “两大应用”全域实现贯通,共流转处置执法事项 40 余件,类型涉及流动摊贩乱摆卖、废品收购站乱摆放、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等9种,执法模式涵盖“综合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检查” 等,基本实现事件研判交办、流转督办、结果反馈、督导考核的全流程闭环运作,初步探索出一套响应及时、协作有力、运行顺畅的处置机制。

宁波江北:“两大应用” 全域贯通,社会治理开创“智治”新局面

下一步,江北区将继续发挥应用贯通的先行优势,聚焦“数据源于场景,工作基于场景”,深耕细作贯通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在问题破解中不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让改革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通讯员 吴晓琳 韩湧杰)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