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进校园 | 当“小吃货”有了文化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博物馆进校园 | 当“小吃货”有了文化

民俗是什么?应该是过年时女孩子头上的红头绳,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在非遗传人手中的剪纸、绣花,还可能是来自远古的泥土和图腾……“民俗之于国运民心,有如晴雨表,可知天候;又如布谷之鸟,惯作催耕之鸣”,它是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根”的呼唤。

近日,宁波博物院的“阿拉老宁波”特色文化课程走进了惠贞书院。课程一开始,讲解员陈宁就问了孩子们这个问题——民俗是什么?“是过节日”,“是56个民族”,小朋友们似乎对这个概念懵懵懂懂。但是当陈老师把话题转到食物,这个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占据着最大群众基础的部分呼之欲出的时候,一个个“小吃货”豁然开朗:原来饮食也是民俗的一部分。宁波博物院把一场跨越8000年的关于宁波饮食文化的饕餮盛宴带到了校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宁波饮食文化的最早记录是什么时候?

不在汉,也不是夏朝。2021年在余姚发现了8000多年前的井头山遗址,这个考古发现把宁波的历史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又向前推了1000多年。

一个小朋友说:“古人也应该是吃海鲜吧!”没错,井头山遗址还有一个别称,就是史前海鲜市场,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牡蛎、海螺、蛤等贝壳,说明我们的祖先也是大吃货。

在陈老师生动的讲述中,孩子们了解了宁波饮食文化的源头,而跨越8000年,我们依然热爱海鲜、依附海洋,这种神奇的传承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宁波人是如何保存食物的呢?

说起食物的保存,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冰箱”,可是古代没有冰箱,只有冰,而冰又是稀有品,特别是在夏天,平常百姓家是用不起的。智慧的宁波百姓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保存食物的特别方式,民间常称之为“干、腌、酱、醉、糟、霉、臭”。

孩子们肯定是最喜欢这一部分了。陈老师不仅举了很多食物的例子来解释各种保存方式,还把宁波方言融入教学当中。由于每种食物转化后叫法也会改变,孩子们纷纷举手用宁波话抢答,连旁听的老师也直呼“原来是这样说的啊”!

宁波有哪些美食和老字号呢?

宁波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美食也烙印着海洋的基因。陈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咸齑大黄鱼、宁式鳝丝、黄鱼海参等名菜,还有鼎鼎大名的老字号和老字号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从而也知道了“状元楼”“缸鸭狗”名字是怎么来的,“状元楼”最有名的“独占鳌头”是什么菜,赵大有糕团店“三不卖”的原则是什么……

一堂课下来,“小吃货”们成了有文化的“小吃货”,带着“阿拉老宁波”AR绘本回家,说给家里的老人还有爸爸妈妈听。

03

“阿拉老宁波”特色文化课程是宁波博物院自主开发的面向中小学群体的义务宣讲课程,配套的AR绘本教材可看、可听、可玩、可做。孩子们拿到绘本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里面是可以看得到、听得到的老宁波,感受根植于百姓的民俗那种持久而顽强的生命力。惠贞书院的黄老师说:“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乡土文化教育啊!”

宁波博物院始终重视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社教工作,挖掘馆藏资源、拓展馆校合作,向各大校园输送宁博课程。此前,“青瓷进校园”“十里红妆进校园”受到广泛好评,宁波博物院也将不断探索,让博物馆的力量与学校教育的力量形成合力,始于学科,高于学科,源于展览,又高于展览。

来源:宁波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