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  象山赋能水稻全产业链机械化高水平发展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 象山赋能水稻全产业链机械化高水平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强国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近年来,象山县以提高设施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政策促进、科技促进、服务促进、管理促进、改革促进和队伍促进“六大举措”为抓手,改革与科技赋能水稻生产全产业链机械化,深入实施特色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

改革稳增长 政策、资金双管齐下

推进“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政策与机制是保障。2022年,象山县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印发<象山县创建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实施方案>的通知》(象政发〔2022〕36号)文件,形成了“政府负责、农机主抓、农机农艺密切配合、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发展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实施“数字农机”应用示范、健全“平安农机”长效机制等途径,全面推进象山县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

政策先行,资金激励。象山县建立创建专项补贴资金,统筹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各相关农机项目资金,支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创建工作。明确对购置列入宁波市新型农机试验与推广补贴机具符合象山本地实际的给予定额补贴1:1追加,对引入象山县的首台先进农业机械和设施装备予以购机价50%的补助。

政策、资金两手抓,助推象山县粮食产业全程机械化持续深入。自走式履带旋耕机、水稻插秧机、谷物烘干机购置量提升明显,在粮食单季生产耕、种、收、烘、植保等方面的保障水平均达到100%。其中,象山现共有农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110余台,可自动记录作业轨迹,上传作业量,真正做到实时监测,高效植保覆盖面可达到98%以上。

融合调结构 农机、农艺相辅相成

为强化机艺融合,象山县组建由农机、农技专家组成的技术小组,引进开发适用农机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和种植模式,进一步健全农机农艺融合协作机制,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通过新建育秧中心、召开水稻穴直播现场会及培训会、建立数字农机应用基地等做法,完成了相关的农机农艺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形成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和作业规范,真正做到机艺融合。

2022年,新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家,农机创新试验基地1家,机艺融合成果遍地开花。开展了水稻穴直播技术示范,编写了水稻穴直播应用与推广技术规范。同时,利用象山县农机企业与农机创新试验基地一同开展研究试验了纯电动履带式旋耕机,并制订了相关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在农机领域上的应用。

服务提质量 安全、效率齐保障

强化体系建设,保障农机安全。完善农机维修体系,规范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忙时开展厂方及农机维修队上门服务,全力保证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建立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制度,加强农机质量宣传和抽查核验工作,针对应用范围广、数量大、新式引进的农业机械开展不定期的走访工作,及时掌握机具使用和售后服务情况。开展免费实地上门检验工作,委托第三方对象山县在册纯农田拖拉机及收割机进行检验,得到广大农户的极力好评。

强化农机培训,完善后备保障。针对农时季节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施教,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培训,对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培训、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带头人、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农机修理网点等开展培训。2022年开展了备春耕培训会、无人植保机技术培训班、合作社理事长素质提升班及相关安全等一系列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410人次。

目前,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现共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63家,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57家,农机作业服务公司6家。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0万亩,涵盖了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为实现象山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  象山赋能水稻全产业链机械化高水平发展

象山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主线,农业机械化发展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水稻生产机耕率达到100%,机械栽植率达到73.5%,机收率达到100%,机械化烘干率达到100%,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

下一步,象山将持续发力,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着力提高农机装备覆盖率、渗透力和适用性、通用性、共用性,推动农业“机器换人”向更大范围拓展、更深程度延伸、更高层次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凤凰网宁波 诸瑗瑗 通讯员 卢志坚 王芬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