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丨宁波这项重要工作“成绩单”出炉!
宁波
宁波 > 产经新闻 > 正文

知识产权丨宁波这项重要工作“成绩单”出炉!

今天(4月2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波市2022年度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图片

现场图。

图片

今天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面,我代表宁波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五个方面向大家通报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一、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实现新突破

2022年以来,我们以获批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强化政策引领,完善制度供给,进一步夯实了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基础。

(一)高规格出台引领性文件。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宁波市建市以来首个以最高规格制定出台的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文件,为我市整体性、深层次、一体化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制度框架。

(二)全方位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继续推进《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重新修订《宁波市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化政策激励。

(三)多举措升级组织领导体系。高规格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市政府与省市场监管局签订《知识产权强市合作共建议定书》,建立局市会商制度。在全省率先调整升格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知识产权工作副市长为副组长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

二、知识产权创新创造激活新动能

2022年,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服务“六个之都”建设,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效,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一)以企业为主体的源头创新创造更具活力。2022年,新认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优势企业93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我市石墨烯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实现浙江省国家级创新中心零的突破。将知识产权产出指标列入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考核指标体系,5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全市最大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群体。

(二)专利、商标等主要指标实现“量质”齐升。全市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以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创历年新高。指导10项专利申报获得第23届中国专利奖,在获奖数量上和等次上均创新高。全市有效注册商标45.5万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61件,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三)版权登记和动植物新品种登记不断突破。2022年,我市版权作品登记量达到10790件,创历年最高纪录。2022年全市新品种培育、登记工作持续推进,获国家级品种审定1个,新品种权33个,国家登记或省级审定52个。

三、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展现新成效

我们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连续两年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并在今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一)高效推进行政保护。市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建立联合调查取证机制,专利行政裁决案件办理周期由120天缩短至70天,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益服务机构海外知识产权观察组织布点工作,国内首次发布涉美知识产权诉讼调查报告。宁波海关开展“龙腾行动2022”,涉嫌侵权货物(物品)查扣数量、案值均居全国海关前列。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共同推动成立全国首家“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二)严格执行司法保护。管辖五地市重大知识产权案件的宁波知识产权法庭,2022年收案1700件,同比下降34.69%;未结案、长期未结案降幅均超40%。公安机关累计侦办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246起,涉案价值14969.8万余元。

(三)全面加强协同保护。市市场监管局分别与市中级法院共建审判技术辅助调查机制,与市检察院、市科技局等签订支持创业创新合作协议,与市公安局、宁波海关等建立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探索杭甬、甬舟跨区域审判联动机制,远程办案实现“异地同质”,并延伸到长三角城市群。

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开拓新路径

2022年以来,我们坚持市场化导向,以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一)先行探索高效运用模式。全省率先出台《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工作方案》。知识产权保险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立全国首家实体化运作的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实现知识产权险种全覆盖,保险服务辐射至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累计为国内887家企业的6396件商标、2551件专利等提供承保服务,累计保障额度8.9亿元。

(二)积极搭建技术转化平台。成立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计划单列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持续推动宁波科技大市场、宁波市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每年服务企业超过3000家。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实现零突破,获批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户宁波。

(三)持续拓展价值实现通道。2022年,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10个,投资金额合计1520万元,引导主投机构投资金额1.24亿元,放大倍数超8倍。宁波市专利开放许可数量和被许可数量共1196项,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有效推动破解专利技术实施“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问题。大力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2022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64.88亿元,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位居全国第六、计划单列市第一。

五、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呈现新亮点

2022年,我们进一步深化数字化集成改革,推进知识产权全链融合,多跨协同,整体智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精准性、便捷性和可及性。

(一)实现主要业务“一楼通办”。充分放大宁波知识产权大厦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构建数智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保护综合示范区,实现177项知识产权业务“一楼通办”。2022年共办理各类事项15582余件。

(二)推进数据要素“一网集成”。聚焦知识产权全链条、全场景,打造“知识产权智保”数字化改革应用,获评全省年度数字经济和全市年度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协同12个部门,构建“侵权技术鉴定”、“商业秘密风险预警感知”等跨部门协同业务,实现知识产权事项的“一网通办”。实现全类别知识产权大数据检索,面向优势创新主体提供多样化特色服务超1.2万次。

(三)打造基层服务“一核多点”。发挥保护中心服务创新主体的示范引领功能,持续推进各地产业聚集区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基层保护服务工作站建设,形成“一核、多点、全网”的服务格局。我市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和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1个。推动成立市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并成立全省首个市场化运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

下步,我们将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一号工程”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全面打造创造最活、保护最严、生态最优知识产权发展保护高地,为我市“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做出更大贡献。

答记者问

一、去年市科技局在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及应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图片

王数答:2022年,市科技局持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的决策部署,按照《宁波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工作要求,从健全法制环境,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促进科创成果转化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研发创新、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模式。

一是强化法律保障,保护企业技术秘密。企业技术秘密的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一环。2022年,我局会同市人大常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等单位,对2010年版的《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作了系统性修订,围绕企业技术秘密的定义及适用范围、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的主体责任、政府指导的服务与服务指导、技术秘密被侵犯后的救济途径以及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进行规定。今年的4月10日,由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发布,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保障企业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加大政策力度,壮大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出台《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一方面,持续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截至去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五千大关,达到5337家,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收益的最大群体。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17万件,较上年增长38.4%。拥有发明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80家,较上年增长38.0%。另一方面,《行动方案》增加了企业研发后补助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费用599.3亿元,同比增长16.7%,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增速位居全省第四。此外,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和万亿产业集群,新获批了绿色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绿色石化等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占全省数量的30%;获批了6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新成立了一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孪生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的提能升级为全市知识产权的创造注入了新的源动力。

三是聚焦重大需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始终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市级重点研发计划暨 “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179项。以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引领产业发展,48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在钛青铜合金材料、半导体蚀刻材料、深海耐压防腐材料、工业操作系统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太空荧光显微实验仪、智能塑料注射成型装备、仿蝠鲼智能水下航行器等自主创新产品,应用于生物医药、节能减排、芯片制造等重点领域。

四是促进供需对接,搭建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持续推动宁波科技大市场、宁波市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专业的技术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队伍达到1200余名。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成果交流活动,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重点围绕新材料、关键核心基础件两个产业领域,共征集技术需求260项,通过技术解决方案“揭榜比拼”的方式,最终共有124项技术需求进入发布环节,得到了有效对接,加速了优质科技成果在宁波转化落地。

二、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需要民事、行政方面的力量,还需要刑事方面的“硬拳头”,请问下步公安机关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图片

林国标答:非常感谢这个记者朋友的提问,我的理解“硬拳头”是对公安机关的一种殷切期盼。下步,我们将从以下3个方面来强化专业打击能力。

一是突出主动打击。今年是亚运年,我们将围绕伪造亚运会商标、制造、销售亚运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等涉亚运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行为进行主体研判,力争实现对涉亚运元素类案的精准打击、全链条打击,护航亚运宁波赛事顺利开展。同时,宁波是制造业大市,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我们将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商业秘密保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危害,打早打小、先发制人,最大限度把国内侵犯商业秘密黑色产业链遏制在萌芽状态,护航我市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是夯实基础工作。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技术性很强,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把基础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我们将以实战需求为锚点,持续升级“宁波市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2.0版,扩大甬企的注册率和点击量,全量采集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数据,优化企业安全风险评分值,更加精准地预警企业的商业秘密是否被侵犯。同时,我们今年还将大力以推进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制度建设,并以此为牵引,搭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体系,推动企业落实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主体责任,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畅通警企快速协作通道。

三是打造专业队伍。一支过硬知侦队伍是我们打胜仗的关键和保障。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决策部署,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知识产权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持续举办公安机关“知侦讲堂”。针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适用疑难问题、知识产权案件办理实务、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侦查取证要点等内容,与检法共建同堂培训制度,采取剖析案例、法律解读等以案释法的形式开展培训,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案件侦办民警的专业水平。

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提出明确要求,并提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此,宁波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有什么具体实践?

图片

邹立群答: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促进对外经济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宁波作为外贸大市、制造强市,加强对外贸易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宁波企业“走出去”的坚实基础。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平等保护各类知识产权,三年来,共审结涉外知识产权案件213件,助力打造宁波开放、公平、公正的贸易、创新发展环境。同时注重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商标协会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

2021年我们组织了“跨境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主题交流活动,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员针对企业跨境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答疑解惑。

2022年11月,我们与国际商标协会共同举办“商标品牌保护•共享合作发展”主题研讨会,邀请了国际商标协会首席执行官、亚太地区首席代表、高级中国代表,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国际商标协会嘉宾,省、市多家单位领导,以及专家教授、《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共同参与。

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向世界传递中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坚强决心,帮助世界加深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了解,积极助力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四、2022年以来,宁波海关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了哪些重点工作?成效如何?接下去,有哪些举措和打算?

图片

梁丹虹答: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是海关的职责使命。宁波海关坚持“规范管理与打击侵权并重”“有效保护与便利贸易兼顾”的理念,推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2022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保持高压态势。我们部署开展“龙腾行动2022”,以海运渠道为主阵地,同时关注邮递、快件、跨境电商渠道侵权情况,保持打击侵权高压态势。2022年,宁波海关共查扣涉嫌侵权货物(物品)585批次、1715.9万件,案值3129.2万元,数量、案值均居全国海关前列。

二是精准助企纾困,激发创新活力。我们重点在服务企业创新,促进便利维权上下功夫,主动对接“浙江出口名牌”“专精特新”企业,有效解决企业因商标被抢注导致出口受阻等“痛点”“堵点”问题。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妥善处理企业来电、来函、来人等业务咨询,全年共3万余次。

三是聚焦社会关切,增强群众安全感。堵截“入口”“贴身”等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儿童玩具、个人护理用品、电子产品等侵权商品,查获侵权“保时捷”打火机、“美宝莲”化妆品、“冰雪奇缘”玩具等约30起大要案,案值约600万元。追踪时事热点,打击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等体育赛事侵权行为,查获案件约50起,数量达24.6万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龙腾行动2023”专项行动,做好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服务企业,持续帮助企业维权解难;进一步深化与宁波市行政、司法机关跨部门合作,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整体效能,助力宁波外贸高质量发展。

五、刚才发布人介绍,宁波正式入选了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请问保护示范区的含金量如何?通过示范区创建,宁波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图片

胡晓峰答:国家知识产权局刚刚在两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宁波市等10个城市(地区)开展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7个部门从64个推荐城市(地区)中择优选定的,充分肯定了示范区城市(地区)在探索制度创新、织密保护网络、创新监管模式、深化执法协作、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和因地制宜。

下一步,我们将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将重点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作有效尝试:

一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知识产权“智保”“联办”。打通行政执法、刑事司法等多部门数据,实现与知识产权出版社数据、“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的贯通,集成专利快速预审、价值评估、侵权监测、风险感知等核心业务,同时依托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知识产权工作“一网联办”“一楼通办”。

二是以差异化保护为特色,进一步深化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依托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力争国家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数据知识产权公共存证登记制度。探索实施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沙盒监管”,创新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跨国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

三是以建设专利侵权风险分析(FTO)中心为抓手,探索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成立专利侵权风险分析平台,加强企业重点出口地知识产权合规指引。建立健全专利侵权纠纷报告互认机制,形成“外国驻华使领馆—宁波市专利侵权风险分析平台”认可制度。推动龙头企业开展创新管理国际标准实施试点。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专利行政裁决案件跨市域处理机制、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机制,并探索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全链条供给。

来源:宁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