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历程 颜鹏飞 摄
中新网上海5月30日电 题:这辈子值了!“他们仨”的青春与航天有关
作者 郑莹莹 马帅莎 缪新培 许帆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简称:“神舟十六号”)转入发射前的倒数30分钟,陈为、沈鑫、韩宇“师徒三代”,作为待发段飞船的最后一批工作人员,顺利从塔架上安全撤离。
八院试验队 颜鹏飞 摄
“60后”陈为全程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六号”这16艘飞船的研制和发射任务,凭借30多年的总装操作技术,收获了“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陈为明年将退休,谈起“一辈子只做了一个型号”时,他感触良深:“这辈子值了,后面就看年轻人了。”
总装高级技师陈为、青年技师沈鑫、“新人”韩宇都是上海航天人,他们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简称:八院)。
“90后”沈鑫是陈为的徒弟。跟师父一样,沈鑫成了总装操作的“资深师傅”。他在发射场的计划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他有时是一位飒爽的吊装指挥,有时又是为飞船“临行密密缝”的细致“缝针人”。
2003年出生的韩宇是本次八院试验队中年龄最小的。参加工作以来,韩宇跟着师父沈鑫学习总装操作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
“在师爷(陈为)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生择一事,一事成一生’的坚守;在师父(沈鑫)的身上,我看到了‘做一件事,就要将它做到极致’的态度。”韩宇说。
他说自己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就想在总装操作的岗位上踏实工作,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像师爷师父他们那样的航天工作者。
在轨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神舟十六号”推进舱是韩宇参与总装的第一艘飞船。在电缆总装敷设时,1.85米的韩宇蜷缩在舱内,或确认固定位置,或绑扎电缆……在三维模型的“加持”下,他谨记陈为、沈鑫两位师傅传授的一个个步骤,在舱内架起一道道牢固整齐的“电缆空中长廊”。
青春总会散场,时光悄然留痕。从“60后”到“00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航天梦,而他们的默默奉献与奋勇拼搏,于中国航天值得,于人生值得,于青春值得!(完)